第一百三十三章 难猜(1 / 2)
次日清晨,鸡鸣阵阵。
岑子衿从床上起来,小心地避开蜷缩在床尾熟睡的阿碗。
乡间野地,这个时辰赶路的人也少,岑子衿走到床边深吸一口气,扑鼻的草木芬芳。
每天这个时辰,都是她起床晨练的时候,在马车上的几天虽没有下来锻炼,也尽可能地在车里伸展腿脚,这会儿睡饱了一觉活动,更觉得精力充沛。
只是这里到底不比在三房,所以也只能原地活动一下身体。
官道上一个黑点渐渐靠近,是个年轻人驾着一辆骡子车在赶路,速度不快,赶车的人甚至还能握着一卷书。
对这样勤勉的人,岑子衿心怀敬意。
勾唇下腰,转动手腕,等再抬头时,骡子车上的人已经能大约看清样貌。
岑子衿失笑。
阿碗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看到她已经起床,连忙披上外衫去唤小二送水,青瓷也随之醒来,房间里脚步声不断。
“去外面吩咐一声,让掌柜的做上一些好的烙饼和容易存放的小菜,再去车上取一些我们的肉干,等会儿一并包好带上。”
青瓷一边穿衣,一边回道,“咱们后面那辆车上可装了好些吃食呢,大爷不放心,还亲自检查了两边,说足够到京都的,不用在这里买。”
半晌没人回话,青瓷便随便抹了一把脸,噔噔噔跑下去找掌柜的。
张云守在门外,自然之道她们都起了,跟岑敛的随从说了一声,众人就在大堂里用早过膳,准备随时出发。
马车的脚程到底是比骡车快上许多,更何况岑子衿他们本就是急着赶路,很快就遇见了早晨从客栈门口经过的年轻人。
“张云。”
岑子衿看着前面不远处,骡车上躺着一个瘦小的老太太,因为早晨天冷,这会儿还用被子严严实实的裹着,年轻人依旧是之前的姿势,不时看一眼前路,又低下头看一眼书卷。
“等会儿找个机会把东西还有这一百两银票给前面的人送过去,就说,多谢上次的救命之恩。”
江湖儿女不拘小节,但是在三房生活了这么久的张云自然不会像原来那么莽撞,从阿碗手里接过包裹,不着痕迹的落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等到渐渐与前面的人拉开了距离,张云调转马头奔袭到年轻人面前,把岑子衿的话重复了一遍,便留下包裹和一张银票重新去追马车的队伍。
白黎看着眼前的包裹,想着刚才那人说的话,下了骡车,对着前方躬身一揖。
母亲的虽有好转,但时好时坏。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夫说她的身体不适合在南方养病,若是想要彻底治愈,恐怕要去北方干燥的地方。
北方何其大,白黎迷惘何去何从。
不过看到放在桌子上的四书五经,他就不再彷徨了。
京都有庙堂,有名医,有那么多文人志士,那里才是他该去的地方。
辞了水乡梨园,拿上班主给的分红做盘缠,买下一辆驴车,母子俩简单收拾了行礼就朝着京都而来。
他们出发已经一旬有余,不曾想经在这里碰见了岑三小姐。
原本以为绣庄门前那一次,恩情已消,自此那样嫡仙一样的人不会再和他有瓜葛。没想到现在再次得她救助——他确实没银子了。
因为赶路,母亲又病了两回,行路途中,宰客这种事情终是屡见不鲜,大夫几乎榨干了他身上的所有盘缠,才开了十副药让他带上。
好在那大夫人虽没有医德,治病的手段倒还不错。
可是这样一来,他连带着母亲住客栈的银子都没有,只能日夜栖息在这露天的骡车上。
有这一百两和这些吃食,他们母子两不仅能坚持到京都,或者还能剩余一些,在京都租个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