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逐鹿北朝 > 第41章 借计回国

第41章 借计回国(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我的斗气能冲天  快穿:当星际大佬成了女主  瑞阳公主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阳光很暖你很远  摊牌了我是路明非  归来已是花甲身  开局把焰灵姬拐到霍格沃兹  皇后这个职业  弱水三千漏勺饮 

连年干旱,外忧内患,中央力量越来越弱,各路军阀割据土地,开始了藩镇割据,大唐被四分五裂。

最后朱温灭了唐哀帝定都洛阳改国号为梁,开启了五代十国,一个混乱的年代。

等到了宋超,华夏仿佛看到了曙光,商业的崛起使朝廷富裕,可以养得起几十万的军队,可也拖垮了国家。

随着内忧外患越来越多,宋朝也难逃灭亡的命运,被北方鞑靼趁虚而入,建立了元朝。

少数民族的统治,建立在武力的基础上,贵族阶级的残暴比此时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注定短命。

等明朝开始,华夏的各方面文化已经成熟,而土地兼并也愈发的明显,再加上明太祖朱元璋的锁国政策,重农抑商,让华夏大地不断的内耗。

清朝吸取前人的经验,凭借完备的统治制度,窃取江山两百余年,每个朝代的问题它都有,却因为百姓的观念根深蒂固,而持续下来。

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狂傲自大,不思进取,使中华民族落后于世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而开启这条路的根源,也许就在朝廷的制度上,虽然治国的政策一直在进步,可始终没有达到完美。

从藩镇到州郡,从州郡到郡县,从郡县到道府,从道府到府县,又从府县到省县……

地方划分越来越完善,可治理手段却进步不大,帝王的存在有利有弊,一旦皇帝昏庸无能,帝国也面临风雨凄凄。

而选拔人才的制度,也存在的很大问题,科举制度看似公平,看似给寒门弟子一个机会,但科举的内容,却也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儒家学说,虽然可以用来治国,却不适合发展,那些读书人通过科举,只能去当官。

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框架和束缚也愈发的明显,读书人除了当官什么都干不了,然而他们读的书也不一定适合当官。

所以高顺想到过科举,又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办法,他来自后世,如果还像隋唐一样推出科举,必定会走历史的老路。

而在军事方面,齐国现在的军户制度,就是府兵制的雏形,唐朝的强大来自藩镇,但唐朝的灭亡也与藩镇脱不了干系。

所以高顺不想要藩镇,他要又一支强大的军队,但养军队需要钱,前提是国家的财政可以支持。

这样一来,就必须发展商业,与此同时农业也很重要,如果没有粮食有再多钱也没用。

而粮食就涉及到土地,而大多数的土地又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再加上民族并不单一,所以齐国的情况可以说是盘根错节。

当然,最大的世家就是高家,基本上没得宗室都有封地,宗室们是土地的主人,高顺想收回并不容易。

剩下的大臣们,大多也与宗室有联系,高顺要动他们的蛋糕,势必会受到很大的阻力。

从白天想到晚上,高顺觉得头都疼了,掀开车帘看了看外面,发现使团在一个村落停下。

高顺从马车上下来,活动一下僵硬的身体,吸了一口寒冷却清新的空气,让头脑变得清明一些。

“公子,你怎么下来了。”

马嗣明走到近前,递给高顺一碗汤和两个饼子,高顺接过晚饭笑道:“下来活动活动。”

马嗣明闻言看着高顺欲言又止,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发现高顺的忧国忧民绝不是装的。

高顺喝了一肉汤,咬了一口饼子,嚼了两下咽下去道:“想说什么就说吧,何必吞吞吐吐的。”

马嗣明闻言身子一阵,望着眼前的篝火道:“公子这次回去,可是想做一番事业?”

“哦?将军此话怎讲?”

马嗣明却不回答,只是微微摇头,眼里的火焰在跳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大明:舞弄乾坤 人皇殿 异界城堡时代 三国寻宝 鹰霸九霄 甲午崛起 戍边五年,震惊南下巡视的朱元璋 拯救全世界 我是倒斗天师 精灵宝可梦之蔚蓝彼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