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血战大名府(三)(1 / 2)
第四十营,很容易记忆的番号。营长李庚年是所有营长里最年长的一个,今年已经三十五岁的他脸上皱纹不少。然而头戴着有护脸保护的清军头盔,倒是极大减少了这种暴露年龄的特征完全展现在众人面前。
中年大叔用中年人的声音喊道:“大伙就跟着老兵学着,别怕,只要听令,咱们都能活!”
第四十营的普通士兵们听着大叔的战前动员,都听得很认真。与第四到第十的营不太一样,四十营组建时间非常靠后,成员中新兵比例高很多。霍崇让四十营这样的新兵部队承担最轻的工作。譬如留守根据地的就是四十三与四十一营。作为佯攻济南的则是第十六与四十二营。
由于番号是从第四营开始,到四十三营。四十营是这个战场上敌我双方中的最年轻的营。
营长李庚年的呼喊让全军新兵都感觉好了很多,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参加了与岳钟琪的战斗。那时候李庚年的要求和现在没什么分别,只是让他们学习老兵,跟着老兵的动作学习。
四十营里头的老兵们都感受到了压力。所谓老兵,也并非是参加了全部三次反围剿战斗。不少只是参加过歼灭济南城外两万清军而已。自己还并未完全摆脱恐惧,就要成为别人学习的对象,要在纷乱的战场上以身作则,老兵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李庚年则继续喊道:“咱们得活下来。霍先生说过,咱们不用追住人杀,就按照说过,练过,能够听令放枪。就这一条,别的没有。都只用这样!新兵看老兵,老兵看班长,班长听排长,排长听连长。连长听我咧!”
整个营从营长李庚年的喊话里头再次接受到了完整的信息,关于整个营的目标,作战模式,以及运行模式的信息。
大家知道了自己身处在何种级别,应该怎么做,就有了主心骨。加上李庚年又强调,大伙只用放枪,不用追击。这就更轻松了。
新兵们尤其感觉轻松。与老兵们相比,新兵们加入霍崇军队的目的更少是报恩之类的。若是想实现自己加入大汉军队的目标,当然要活下来。不管对战争理解了多少,新兵们起码相信,自己尽可能不与清军进行近身战斗,就更能够活下来。
若是战斗和上次一样,新兵们只用跟着老兵一起放枪,那就是安全的。
李庚年大叔的做法在很多营里面进行,尤其是番号数字在十六以以上的营,尤其是如此。
第十六营作为在济南城下佯攻的两个营之一,是要负责各种移动作战的责任。霍崇本就没有想要十六营真正作战,所以番号里面数字比十六要大的营,霍崇并不期待他们能够奋勇杀敌。或者说,这些新兵数量更多的营,他们只用能够如城墙,如森林般站在原地放枪,就已经满足了霍崇的要求。
第四营到第十五营,这十二个营才是运动作战部队。至少是现阶段的运动作战部队。
这边的士兵们也不是大无畏的革命战士,霍崇还没来进行将阶级斗争彻底讲透的政治教育。准备倒是准备了,对剥削阶级的某种揭露,当然也进行了。但是霍崇并不想现在弄到天下皆敌。
倒不是说霍崇害怕自己人被残酷的社会真相吓到,令霍崇苦思冥想的是另外的事情。如果自己进行了全面的阶级斗争的教育,自己人的理解真的会比地主阶级们更深刻么?
如果这种教育没能让自己人觉醒,反倒让敌人先警觉起来。那么这样的教育策略就是失败的。
即便是十分短暂的合作,现在霍崇也有一条‘统一战线’,以反对雍正为何核心的统一战线。京城里的那些人之所以肯提供消息,很大一部分原因如丁举人所说,他们认为霍崇是有可能投奔八爷,在以后的战争中能够为八爷的事业添砖加瓦。
要是这帮人知道霍崇的目标并非是追求个人光宗耀祖,并非是要成为满清大臣,封妻荫子,公侯万代。这些人与霍崇的合作意向就会大大降低。
如果这些人知道霍崇的目标竟然是完全推翻满清,并且摧毁地主士绅阶级,用霍崇期待的全新社会制度替代。这些人大概会立刻投入到雍正这边,与主角死战到底吧。
以前霍崇完全不明白,也没兴趣明白‘统一战线’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霍崇在为了这支由山东百姓组成的军队能够存活,而不得不苦心孤诣寻求路线的时候,就很自然的明白了统一战线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只是不吵吵,就能获得来自京城内的情报,霍崇愿意接受这样的代价。只是在内部高层进行阶级斗争的教育,在中低层不断揭露地主们恶性,并且保证,霍崇治下的地界,地主们想活下来,就决不能再干这些‘生孩子没X眼’的坏事!
同样,霍崇也进行着宣传,对面这些清军就是满清皇帝的走狗。而满清皇帝则是代表着地主士绅的利益,因为满清皇帝就是这帮地主士绅们的‘带头大哥’。
带着这样的认知,大汉军队与满清军队在大清河以北的地区开始依次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