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一切的开始(1 / 2)
各个藩国的人只知道自己是这个藩国的人,而不是什么日本人,丰臣秀吉整合偻国的时间太短,各个藩国之间还没有融合,明和华的征服以及严格划分对待边界的做法,加剧了这种分别。
让偻国各处始终不能捏合为统一的力量,治安军的升迁规定连偻人自己都是赞叹,只要积累军功到了程度,马上就有擢升,但不会在自己的营头,往往会调往他处。
如果获得两次提拔之后,并且汉语等同于汉人,那就会被调往大华本土,驻守在建州行省或者海西行省,在那里他不会被当做偻人,而是被当做汉人对待,如果愿意,这个人可以将家眷搬到建州或者海西去,在那里获得一块世袭的土地。
如果不愿意,他会在偻国某处地方得到一个文职的位置,总体来说,大华对偻国的控制有强有弱,九州最强,一方面有海军和海商的协助,一方面有岛津家的帮忙,在本州岛上,大阪府和江户府两处的控制也不错。
因为两处都有海港,也有驻军真正让偻国在百年后成为海东省的政策不是以上那些条,而是“说汉语,写汉字,穿汉服行汉人事者为汉人……”的政策,原本就是对华夏文明极为敬仰的偻国士民对这伞政策并不怎么抵触。
这个民族虽然凶悍暴戾,喜欢走极端,却对强者臣服的很彻底,也就是在实行这个政策三十年后,偻国已经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达到了这个标准。
而且大多是豪商、公卿、僧人和原来的武士阶级,这是这个民族的中上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偻国改海东省的建议被提出,“蒙古、女真、朝鲜、偻国,除却言语习俗不同,相貌什么的都和华夏子民没什么区别。
应是古时飘散四方的华夏苗裔,这样的民族彻底同化之后,就是汉人,十年,五十年,百年之后,都是华夏的子民。
至于那些高鼻深目、碧眼白肤的番人,那就是非我族类了,这个长久来看,必定要你死我活的,以大明万历二十一年的入朝开始,一直到万历二十二年中的大战结束,尽管倭国还有烽烟,但朝鲜彻底平定了。朝鲜国王李盼一行人在去往汉城的时候,半路上遭到了“倭寇残余”的袭击。
当地明军“救援不及”导致朝鲜国王李盼一行人死伤惨重,王族以及大臣都是死伤殆尽。好像是个信号一样,平静了没有多久的朝鲜全境突然变乱处处,朝鲜许多残留的文武官员和曾经聚众抗倭的乡士们。
有的被倭寇残余袭击,有的被“女真盗匪”袭击,都是死伤累累,损失惨重。万历皇帝“震怒异常”此次统制文官徐广国罚傣半年,辽国公楚箫罚傣三个月,同时命令辽宁三镇兵马火速入朝稳定局面。在京师的鼻鲜几名残留贵族,有感于局面艰难,仅凭朝鲜自己已经无法维持局面。
所以联名请求内附为天朝府县。内阁六部激辩多日,又有言官上疏参与,万历皇帝也是犹豫再三,朝鲜在京勋贵哭求叩首于大明门外一月有余,万历皇帝终于是下诏允许朝鲜内附,设立八府两州,由朝廷派兵驻守,派官治理。朝鲜归属于辽宁治下,专设辽宁朝鲜行都司。
辽南总兵孙守廉专镇,现在辽南总兵孙守廉所管辖的地方等同于一牟大省之地,在辽宁三总兵中的位置已经是最高,朝廷已经在议论给辽南总兵加“镇”字的将军衔。差不多在王通登基的十东前,朝鲜就已经是稳定了下来。
不过朝鲜旧族中一直有怨言说朝鲜上下最为忠心也归化的最为彻底,为何中枢对朝鲜远不如对倭国,亲疏远近怎么是反过来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个倒也不假。
而且朝鲜和辽宁接壤,若有事大军顷刻及至,倭国隔着大海,自然不同。所以倭国汉化士民最先有等同于汉民待遇,而朝鲜人则是低了一等,要专注明为朝鲜这个政策实行了很久。归化、建州、哈密等地,都被认为是大明的固有领土,门g古人自从太祖成祖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在大明效力,上上下下都不把他们当外人。
他们自己也是如此,但朝鲜和倭国,却是新征服的领土从万历二十二年,一直到大华年间,国家上下都是另眼看待,说一桩,总要提起另外一桩,当然倭国和朝鲜比起南洋土着们的命运还是好的。
如果你只看朝廷的公文,甚至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南洋只有汉人,并无其他。也是今日王通召见李顺,谈的又是对倭政策下面的shi从们难免会有些议论,他们接触国政不少,有些自己的见识和见解这也正常。楚箫对李顺的恩宠的确让人咋舌吃了早饭。
午饭和晚饭也是一起吃的虽说如今皇宫的规矩不大,皇帝经常和臣子们一同饮宴,可对一个参将这般,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各家的年轻子弟在天子身边,一方面学习知识,接受培养,另一方面,也有给家里打听消息的职能。
按照规矩,楚箫贴身shi从有三十二位,各有职司,有的是机要秘书,有的则是武装保护,还有的人负责处置琐事。能送孩子做这个的人家,在大华富贵序列中,也都是排的上名号的角色,自然要对宫中的风吹草动有个把握,家里也好判断站民今日的事情算不得什么大事,随口一提就是。
在皇帝王通身边伺候的人下值,也不忙着回家,他们是富贵子弟,傣禄不少,手头也宽裕,随便寻个酒楼饭庄,就将晚饭解决了,天子身边的shi从吃饭,讲究去振兴楼和美食馆,这两个饭庄都是京师第一等的气派所在,东西南北各有分店。负责琐事的两个shi从平素交好,一同去了振兴楼西城的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