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劝帝的风险(2 / 2)
还好一杯酒,还不至于让楚箫醉成死狗,三杯就难说了,大家都知道他的三杯极限。
至于要不要把他放倒,那就看他高不高兴,愿不愿意了,他面前的碟子里很快被姑娘们夹满了蔬菜,喜兰体贴地端过来了一杯蔬菜汁。
面红耳赤过后,楚箫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又喝了一杯蔬菜汁,人觉得精神稳定了许多,便缓缓言道:“魏忠贤,你倒是说说潞王的八家店铺,其中一家为何经营不好?是哪家经营不好?”
魏忠贤还未来得及说话,潞王倒先开了口:“楚兄,我觉得没有必要责怪魏忠贤,八家店铺,七家都经营的非常良好,就有一家经营的不好,这已经是莫大的功劳,楚兄没有必要责怪魏忠贤吧。”
“潞王,我没有责怪魏忠贤的意思。”
魏忠贤现在是越来越机灵了,毕竟跟着楚箫这么长时间,又是一路从松江府跟到京城。
听了楚箫的话,就明白了意思,知道楚箫一定是要有所借题发挥。
借他经营不良的店铺说些别的事情,因为那家经营不良的店铺,他曾经详细向楚箫作过汇报,楚箫当时并没有说什么,此时提及,必有深意。
所以他就开口言道:“爷,经营不好的那家店铺,是粮食交易所,小人一直经营不好,一开始,不是非常熟悉粮食的经营,等到熟悉了来往客商,又把握不了价格,开始价格非常高,总是买不到好的粮食,而且粮食也非常少,后来粮食多了,买到手的粮食,其价格又在再往下跌,小人就犯了头痛,卖也不是,不卖也不是,卖的话,就面临着亏损,不卖则粮价还在往下跌,再卖的话可能亏损更大,所以只好忍痛出手,于是就亏了不少银子,这样赚赚亏亏,经营了几个月才勉强持平。”
楚箫由着魏忠贤信口开河,由着他说,由着他说给所有人听,特别是你说给皇上听。
也不知道皇上听没听进去,可能听进去了,也可能没听进去,表面上却是在和几个姑娘斗酒,兴头依然是好的不能再好。
等魏忠贤停下了话头,楚箫才缓缓接言:“魏忠贤,你知道这其中粮价为何涨涨跌跌?这是因为有人在暗中操作,利用粮食供应量的变化,粮食多的时候压价收购,而粮食少的时候又囤积居奇,一压一抬,他们能自然收获颇丰。”
“而你驾驭不了其中的奥秘,自然只能随波逐流,亏亏赚赚也就正常。”
魏忠贤很会说话:“爷,那是谁在其中操纵粮食价格呢?难道小人就没有办法学到其中的奥秘吗?小人要如何做,才能像他们一样稳操胜券呢?”
皇帝脸上的表情依然没有变化。
楚箫淡淡的问了一句:“魏忠贤,你也在粮食交易所混了几个月,你觉得在潞王的粮食交易所里,你熟悉的,最了解的,经常见到他晃来晃去,出现在眼前的大粮商,是谁?”
魏忠贤接口道:“小人倒是认识几个大粮商,出手都很阔绰,粮食买卖的交易量也很大,其中,小人印象是最深刻的,就是晋商张四象。”
听到张四象的名字,万历皇帝的眉毛跳动了一下,张四象因为贪墨了30万两军饷,而被皇帝操了家,之所以引起皇帝注意,估计是皇上也没想到张四象还是个大粮商。
“魏忠贤,那你倒是说说,身为大粮商的张四象,他手中能够掌握多少粮食?一年的粮食交易量几何?”
“爷,这个小人倒不是十分清楚,有时和朋友一起喝个花”,花酒的酒字硬生生被魏忠贤吞了下去,“喝茶的时候,倒是听说,像张四象这样的大粮商,一年粮食的交易量,起码都有上亿石,数量极为恐怖,也不知他们说的是真是假。”
万历皇帝的眉毛又跳了跳,这回终于是眼睛直视到楚箫这边来。
一个被抄了家的贪官,粮食的交易量达到了上亿石,不可能不引起皇帝的关注。
楚箫捕捉到了皇帝眼中的疑惑,又缓缓言道:“没什么奇怪的,张四象还不是最大的粮商,像那些个大粮商,一年粮食的交易量达到几亿石,实属寻常,所以这些大粮商,其行为是否正义,确实关乎国计民生,他们可谓呼风唤雨,如果心中没有朝廷百姓,只想着赚银子,粮食价格自然提高,则百姓苦不堪言。”
万历皇帝放下了手中的酒杯,端正了一下坐姿,很耐心地听着楚箫讲话。
“爷,还有比张四象更大的大粮商吗?”
“当然有”,徽商汪拱干就是个大粮商,好在汪拱干算是个有正义感的粮商,所以还能造福一方百姓,其他的粮商就难说了。
“魏忠贤,我来教你简单的算一笔账啊,粮食是朝廷的根本,朝廷的粮税是三十取一,换言之,三十之中的二十九,则不在朝廷控制范围以内,那就二十九都去了哪里?”
“现在我们假设其中一半,粮户留了下来,用于果腹和满足来年耕种,那么还有十五去了哪里?”
“应该就是流入了这些大大小小的粮商手中,朝廷一共十三个行省,所以由此估算,大明疆域内,像张四象这样的大粮商,应该有10十多个,每个行省一到二个。”
“就是他们掌握着巨量的粮食,全疆域内的粮食产量,他们少则三十居一,多则三十居五,都有可能”,楚箫停住了话语,这番分析,皇帝应该有所反应吧。
果不其然,万历皇帝肉乎乎的眼睛增大了,抹过一丝惊讶:“如此说来,他们岂不是富可敌国?”
此言一出,楼堂内瞬间安静了,“富可敌国”呀,很严重吧,此话是出自皇帝口中,自然是极有分量,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楚箫,等着他的作答。
“皇上圣明,这些个大粮商,确实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他们手中握实的粮食数量,每个人都可以与朝廷户部看齐,基础数量都是二千万石起,徐光启曾经统计过这几年朝廷户部两季粮食收入,均在二千万石到三千万石之间”,楚箫停顿了一下,他没有忘记往徐光启脸上贴金,时时刻刻想着在皇帝面前推荐徐光启,他之所以停顿一下,是在想下面的话,可能有些措辞激烈,适不适合在这种场合对皇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