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万历尖商 > 第233章 才可扭歪风

第233章 才可扭歪风(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完美人生  霸道丹帝  金属前线之逆袭之路  全球神祗:百倍暴击奖励  救命喵!谁说国师大人禁欲又眼瞎的?  [综]寒江雪3  史上最强帝师系统  神豪:看小说,躺赚钱  贞观卖纸人  我真的不是魔神大人 

皇帝已经不耐烦了,楚箫知道要加快言语速度,毕竟前首辅张居正是被万历皇帝抄的家,现在自己对张居正如此高歌颂德,岂不是打皇帝的脸。

楚箫仗着酒劲加快语速:“前辈居正还充分估计到,在各种堂皇的议论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阴私诡谋,掩盖着某些极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派系门户利害,甚至有些权势争夺和爱憎恩怨往往都会首先在议论中宣泄,甚或利用议论以制造舆论,用以作为政争的手段。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官场常态,是多发性的常见病。”

这段话万历皇帝听起来好像还比较受用,他的目光与楚萧的目光对了个正碰,手停在抓住的增高鞋上。

“前辈居正之所以将“省议论”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又是与他一贯的政治思想密切相关的。居正强调“一号令”,主张“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其实是法家主张的明代版。管仲曾说:“蜚蓬之问,明主不听也;无度之言,明主不许也”。认为这种“不听”、“不许”,乃是“明主”正确运用权威的必要表现,是由乱入治的必要措置。故此,坚持“威不两错,政不二门”。居正如同他的法家前辈一样,主张为治不在多言,更不能政出多门;权力必须集中,否则,其政必衰。”

楚箫终于抢喜说完,故意醉眯眯的看着皇帝,皇帝举起了手里的增高鞋:“你们三个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半天,与攒银子有何关联,与广州经济特区有何关联?”

皇帝只想着攒银子,三人无话可以应对,楚箫故意装傻发呆,不过万历皇帝想了一下,放下了手里的增高鞋,“你们说的也有些道理,张居正说的也不错,朕最烦朝廷上这些个文武权臣,满嘴跑火车,所以朕不爱上朝,朕今天高兴,尤其是吃了小婉姑娘的宵夜,更加高兴,索性今天就听你们议一议张居正的陈六事疏。”

哈哈,小婉姑娘的宵夜还有如此妙用,也不知此时万历皇帝心里是打的什么鬼主意。

在《陈六事疏》中占第二位的,是“振纪纲”。居正力言:事有所枉,虽疏贱必申”,其实不过是韩非“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理论的延伸。

不论韩非、商鞅、王安石、抑或张居正,他们在发动改革的时候,总是要照顾到“微贱”者阶层,以至匹夫匹妇的利益;总是声称要制裁“强梗”者,以取得社会上更广泛的同情;总是呼唤社会正义、反对特权,以作为制订政策的出发点。

第三事疏是“重诏令”。

这不仅是为了恢复皇权威望,而且是为了以诏令推动全副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务期达到令行禁止的目的。在本议中,既建议严厉责成各级官僚衙署重视和认真执行诏令,也含蓄地要求皇帝应该郑重地使用诏令,注意自律。

诏令文书具体反映皇帝的统治意图,直接体现皇帝权威,在理论上,对所有臣僚士庶倶有强制服从和遵守执行的功能,应该是不容漠视曲解,不得敷衍延搁,更不许阳奉阴违或打折扣的。

可是当时的情况是“朝廷诏旨多废格不行”,其所以如此,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长达六十年以来,正德和嘉靖两个皇帝曾颁发过一系列“内降”、“中旨”,相当一部分只反映着他们的任性妄为和倒行逆施,诏令内容极端荒唐谬误,无法取信于人,也实在无法认真贯彻执行。

诸如正德诏授自己为“大庆法王”,“总督军务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朱寿”,诏禁全国官民食用猪肉,以避朱、猪同音的忌讳。

又如嘉靖手谕礼部,强调“擒叛销氛,俱朕祷玄之功”之类,外表上似乎皇言赫赫,实际上所表达的不过是发昏的胡话,完全是“乱命”。

臣工们不得不随口称颂,实际上是口是腹诽,视为笑料。这样的诏令,焉有真正威望可言?焉能受到认真的重视?

隆庆御极两年,又曾相继颁下苛责言路、屡索金银珠宝、多收宫人的诏书,实际上也是自我贬损,自毁威信。

更有甚者,隆庆惟知“拱默”,既不亲裁章奏,又不主理政事,一切交由“阁臣拟令代答,以致人心生玩,甚非事体”。

在这样的情况下,诏令之不受尊重,乃是势有固然的。

第二、是由于当时官僚政治的积弊已深,官司猥多,浮冗严重,职、权、责、利四者之间,或重叠不明,或互相牵制,互相抵消。

勇于任事、勤于职守的反多招怨得罪,而敷衍塞责,但善于事上者,却捞取到循吏能员的好名声,不次得到升擢。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人在大明:开局获得上班打卡系统 大唐之逍遥侯爷 开局成了二世祖 汉时明月何时归 明祀 三国之开局投奔曹操 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 奋斗在盛唐 大唐:我在长安开酒馆 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