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兹无为而治(1 / 2)
紫禁城,毓德宫。郑贵妃伺候万历皇帝用完御膳,且净面净口净手以后,万历皇帝手里晃着根龙香木金杖,懒洋洋的开始办公。
此套“金杖敲磬,磬响准奏”,不上朝,只听奏的办公方法,是万历皇帝从他的爷爷嘉靖皇帝那里“偷师而来”,爷孙俩的办公方法,颇有些道家的“无为而治”,其实,精髓只有一个字,“懒”,提了裤子就“上朝”。
啥是无为而治?楚箫翻了翻手里的《道德经》,无为而治的由来,说的是战国时期,七雄相斗,战争连续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面对动荡的社会局面,思想家们纷纷提出治国安民的大政方略:名家福导礼治,儒家则主张以德治国,唯独道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以法治国,而非人治;人过多的干预,社会秩序则乱,法治则井然有序。对于帝王而言,即是清心洞察、知人善任,将合适的人才摆在合适的岗位上,具体事情分摊给臣下去做,不必事必躬亲。
楚箫放下了手里的《道德经》,揉了揉脑袋,这些个繁体字,真是看得他,头发胀眼发花。他之所以看《道德经》,看“无为而治”,是因为早膳后,水玉给了他一张新得来的《万历邸钞》,是今年三月份的,也就是六个月前的。
《万历邸钞》上说,三月份,万历皇帝主持了三年一大考的丙戌科殿试,考题就是“无为而治”。《万历邸钞》上,一甲二甲三甲,状元榜眼探花,零零总总,罗列了三百多个进士的姓名,没有一个是来自四百年后的楚箫认识的。
楚箫琢磨“无为而治”,也只是想琢磨一下当朝这个万历皇帝,了解一下自己身处何情何景,以免大的方向走偏了。
万历皇帝琢磨的“无为而治”,显然与楚箫琢磨的“无为而治”,意蕴不同。万历皇帝之所以出“无为而治”这个耐人寻味的考题,其实是他这个大宅男的一种隐秘心理动机,说得直白一点,万历皇帝在为自己深居内宫过宅男生活,找一个漂亮的理由。
这是万历皇帝“懒政”的一个内因,还有一个内因是,九月份万历皇帝得了一种怪病,经常会感到“足心疼痛”,特别是直起腰来的时候,这种怪病大大地影响了万历皇帝的起居出行,尤其是后宫的生活质量。
由此,开始了万历皇帝长达三十年的“不上朝”,成为“旷古烁今”的“懒政”皇帝,楚箫能不能治治万历皇帝的“懒”病,现在还未得可知。
合上《道德经》,收好《万历邸钞》,楚箫摇晃摇晃脑袋,有些感慨,得亏自己学的是理科,没学此咬文嚼字的文科,光看兹些文字,怕是也会像万历皇帝一样“足心疼痛”。还是学理科好,三招两式就能弄到大把银子,在满地都是银子的万历王朝当个尖商,楚箫感觉还不是太难,他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哱依,端些南瓜子进来。”
万历皇帝很斯文,他可不会像楚箫这样扯着嗓子喊。皇帝拿起手中的龙香木金杖,敲了一下座前玉磬,咣的一声,几个太监在奏折上连忙朱笔批红“照准”。这份照准的奏折,可是关于松江府太丰郡主的。
前些时日,楚箫和喻均联合上奏的清明上河图加燃灯佛玉雕画卷,让皇太后非常高兴,皇太后一高兴,就把郡主被废的封号“太丰”重新恢复了,太丰郡主重新纳入皇家体制。这个事情被万历皇帝,拖到今日,才来“照准”,往下还要经过皇宫司礼监,朝廷礼部等几个部门来回来几个回合的流程,郡主看来还是在松江,玩着跳棋,慢慢等着吧。
可叹皇太后,她手下都人,按她的意思起草的恢复“太丰郡主”封号的奏折,同样会被她这个“懒政”的儿子皇帝,拖拖拉拉,不知何日想起来,才会去“敲磬”办理。
书案上的奏折堆积如山,顺着书案的桌子腿又堆到地上,四个太监轮流朗读奏折,读的口干舌燥,可是没有水喝,皇帝面前,太监哪有喝水的资格。
垂帘后,龙椅上的万历皇帝,有些乏了,已然是在打盹,想是空格回笼觉时,与郑贵妃有些用力过猛。大理寺和刑部,松江府喻均和太监孙隆,关于“葛成之祸”的各自奏折,太监们读了,万历皇帝迷迷糊糊之中,没有听到。没有听到是好事,楚箫的好运气就是从“没有听到”中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