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奇礼物(五)(2 / 2)
千古传颂深深爱,
山伯永恋祝英台
。”
云儿的歌声是那么的圆润、婉转、甜美,在小提琴的伴奏下更加婉转、动人。
福晋忘情地抱住云儿:“你个丫头成神仙了,学什么像什么!”
院子里走动的侍卫、太监和姑娘嬷嬷们都停下了脚步,侧耳细听他们从来没听过的歌曲,一个个的面面相觑。
“妹妹,还有别的吗?给王爷和姐姐再唱个听听。”
“云儿这个上面学两句,那个上面又哼几句,囫囵半片的。”
“没关系,挑你会的。”
“云儿再唱一段《摇篮曲》:大家可别睡了啊。这个曲子云儿可不会拉琴唱了,就清唱吧。”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小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声啊,
琴声儿轻,调儿动听,摇篮轻摆动啊,
娘的宝贝,闭上眼睛,睡了那个睡在梦中啊。”
这首歌云儿只唱了一半,宝宝贝贝就睡了。看样子云儿经常唱这首《摇篮曲》,宝宝贝贝也很喜欢听。
唱歌不是云儿的强项,虽然她的嗓子很好,却是很少唱歌。这是在福晋房里,如果在老爹房里,云儿是断不敢唱歌的。先生绝对禁止云儿写诗,虽然云儿有的时候很有诗情画意,但是写诗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因为是汉人的读书人,是朝廷最忌讳的人。先生不是不会写诗,是深深领略了统治者的**是多么残酷。本来不是那个造反的意思,却很有可能被人一口咬定是反诗。就那么一两个字眼或者是几句话,就还得人家破人亡。
陈先生常常教导女儿做事要瞻前顾后,凡事三思而后行。他自己不写诗也不让云儿往这方面发展,而且写诗的人往往春恨秋悲的感情太丰富了,不但容易惹事非还可能身体不健康。但是女儿爱好书画他是非常赞成并且大力支持的。书画书画,画上没有题跋怎么行?题诗是画上经常出现的,题诗不题自己写的就要题古人的,所以在云儿呀呀学语的时候就开始背唐诗了。以后涉猎的就更广了,《诗经》、汉赋、晋文、宋词不知背诵了多少,画画过后题诗随手就来。所以云儿的古典文学功底也是相当深厚的,云儿对很多事的理解也是非常明了的。只是她从来不显示自己有多高深,越是有学问的人就越谦逊。
福晋被云儿的歌感动得泪水涟涟,太好听、太感人、太亲切了!正是唱给宝宝和贝贝的。她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就是看着云儿。
“福晋,云儿也是跟着许老师学的,正好哄着两个孩子。您见笑啊。”
“妹妹!真不知道你还有唱歌的天赋,唱的这么好!”
云儿最害怕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夸奖,感觉是成了众矢之的。岔开话题说:“福晋,这些个乐器是全套的洋玩意儿,什么长笛、手风琴、萨克斯的,您自己琢磨着怎么弄响它们吧。云儿给您介绍介绍都叫什么名字,然后教给您识谱,先识简谱,然后识五线谱。根据五线谱拉琴好象容易一些,这方面的书云儿倒是给您买了一些。”
“还有书哪?那可太好了。不过呢,这些乐器都给了姐姐,姐姐太不过意了,现在你对音律上的事也明白很多了,手里也应该有几件乐器,你要是喜欢哪样就拿去
。”
“云儿就喜欢那个手风琴,您舍得吗?”
“原是你给姐姐的还问姐姐舍得不舍得?哪个是手风琴啊?”
“就这个大的,云儿也会摆弄几下。”
“快给姐姐是吹是拉的弄响了。”
云儿笑弯了腰,手风琴有吹的吗?她把手风琴挎在胸前,给福晋拉了一首欢快的秧歌调。手风琴音量大,外面很远的地方都听见了。
云儿笑道:“福晋您真的舍得手风琴给了云儿?”
“瞧妹妹说的,你喜欢就拿了去。”
“云儿和您玩笑呢,以后啊,云儿的事会很多,哪里有时间……”
“不管有没有时间,这个手风琴妹妹也拿了去,你一样都没有姐姐很不过意的。”
王爷说:“那你就拿了去吧。不过呢,可不准一大早的就开戏,要么就到南外府去拉,要么就到小山背后去拉,这个动静太大了。”
众人就笑。
“妹妹,乐器中间那个好像一朵立起来的大牵牛花是什么东西?”
“哎呀,忘了给您介绍这个。这叫留声机,云儿给您摆弄响了。这个东西刚刚出来的时候还是高层社会的人才能有的稀罕东西,你要听的时候先用这个摇把往前摇,别过于用力,然后把唱片放在这个位置,它就转了,再把唱针放在唱片的外沿,它就唱歌了,这可是人家那边知名的歌唱家唱的。这个留声机在那边已经算古董了,包括唱片都是市面上不大好买的。这部留声机是教给云儿拉提琴的那位许老师送给云儿的。哦,开始唱了。忘了告诉您,这个牵牛花就个喇叭,能把声音扩大了。”
“我的天哪,一张薄薄的片片能唱歌,奇怪死了。”福晋兴奋得不行,不错眼珠地跟着云儿看留声机。
这是金嗓子周璇唱的《马路天使》中的一段,声音软糯、委婉,情意绵绵:
“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哎呀咱们两个是一条心。”
郑嬷嬷的好奇一点也不输给福晋,心里纳闷极了:“唱歌的这个人怎么钻到那个薄片里去了?还转着唱,头不晕吗?”
云儿就是不喜欢郎啊妹的,觉得肉麻,就那点破事,自己心里明白就好,非得说出来。好不容易等周璇大姐黏糊完了,赶紧放一张京剧《贵妃醉酒》。云儿喜欢京剧,京剧的唱腔、唱词都是极有文化底蕴的,不像流行歌曲那么直白。
“海岛冰轮初转腾,
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
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
福晋太喜欢这个曲调了,听得如醉如痴。顺治时代,京剧还没有成型。所以,无论里面的锣鼓、胡琴、琵琶和唱腔都觉得特别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