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参观学习(1 / 1)
记者只是粗略地把周小军说的记在了本上,本来他还认为周小军的话有夸张的成分,在他看来,他这些年采访过的名人也不少,哪有一个人能像周小军说得那样,扎根异乡,为了三河村完全不计较个人得失。
可是当他采访赵春梅的时候,没想到赵春梅说的话和周小军如出一辙,他又采访了张国柱,张国柱也表示,三河村能有今天,全是因为孙良才。
记者这次是彻底信服了,他把采访得到的信息认认真真地整理好了,在报纸的头条刊出,一时间三河村成了整个东川县茶余饭后闲聊的热门,而孙良才自然是热门中的核心。
当时,不少乡村教师都是外地人,自从恢复高考,那些老师虽然人在东川县,可是他们的心却早已飞走了,导致他们把教书育人当做一种沉重的负担,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中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辍学率很高。
教育局长曾保民天天为此头疼不已,他明知道这样对孩子们不好,但又不能阻止外地的老师去参加高考,一时间竟然想不到好的解决办法。
这天在县里的会议上,曾保民再次提到了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李连胜沉默良久,他缓缓地抬起头,对着曾保民说道:“要不把老师们组织起来,到三河村去实地考察一番,我认为从那回来,这些年轻的老师们肯定会有所收获的。”
秘书小方非常赞同李连胜的提议,他附和道:“李主任的这个提议非常好,我只去过三河村一次,但孙老师的人格魅力却深深地影响着我,我相信各位老师和我差不多都是同龄人,大家肯定也会被深深感染的。”
说做就做,由县革委会出面,找了两辆军用卡车,把辍学率高的地区的老师请到教育局,由局长曾保民亲自带队,坐车到三河村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卡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偏僻的三河村,张国柱带着大家来到了孙良才破旧的家面前,大家都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地震撼到了:破旧矮小的茅草房,孙良才一个来自大城市的年轻人却能以此为家,拒绝参加高考回城。
正在这时孙良才跛着脚从屋里走了出来,他竟然是个残疾人?所有人心里都是一惊。
张国柱看看大家,把孙良才舍腿救粮的事迹讲给大家听,不少人听完,都偷偷地开始抽泣。
曾保民也被深深地感动着,他紧紧握住孙良才的手,感慨地说道:“孙老师,以前就听说过你,没想到今天第一次见面,你留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课,你真是我们所有人的楷模啊!”
“曾局长您过奖了,我还得感谢您当初破例给三河村小学分拨了两个篮筐。”孙良才心怀感激地说道。
“支持你们的工作是我的职责所在,要是所有老师都向你一样,那该多好啊。”曾保民含沙射影地说着。
那些参观的老师一个个都羞愧地低下了头,在孙良才面前,他们显得非常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