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遇上难题了(2 / 2)
而粮价更是个敏感问题——民以食为天,要是由着奸商们一日数涨,那不只是损害了京城百姓的利益,对于大魏整个朝廷,甚至是明宗本人影响也特别不好。
天子脚下、京城之中,你一个当皇上的,连着文武百官,就看着奸商盘剥百姓,你们,都是只吃粮不干事的吗?那得多无能啊?
明宗下令让大臣们一起在殿前商议,就是说今儿必须拿出个章程来,否则谁都别下班儿!
大殿里于是又开始一通嗡嗡。很快又分成了两派,霍老丞相为首的一派力主先救灾民,至于粮价按以往的办法有两个,一是由朝廷出银子去平定,二是朝廷开仓以平价售粮,打压粮价,可介于现在朝廷既没有钱也没有粮,那就暂时,先这么挺着吧……等新粮运来了,再慢慢想办法平定。
另一派以中书令卫贤为首的主张先平定城中粮价,理由是京城是国都,京城百姓的生活必须先得到保障,如果京城内搞得人心荒荒怨声载道,那大魏的国体何在?
况且辽使虽然走了,但还有各国使节、外邦商人积聚于此,京城内如果闹了粮荒,或是因粮价起了纷乱,那不是让这些人看扁大魏,笑话大魏吗?那多丢面子?
这一回,站卫贤的人多。连开封府韩海桂也站在卫贤一边,倒不是他想要倒向晋王一派,而是就事论是,职责所在。仅昨天一日内,京城粮价就连涨了四次,还有商家在暗中散布京城缺粮,朝廷没粮了之类的谣言,作为京城的地方官,万一这事儿引起民变,他担不起!
卫贤等人占了上锋,又进一步提出不仅不应该给城外灾民施粥,而且应该尽快将他们驱逐开来。大魏国都外围着一大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这成何提统?而且奔着京城来的灾民越来越多,他们每天就躺在露天地里晒身上的虱子跳蚤,然后等着朝廷一天三顿的给派饭,朝廷就不应该这么惯着他们!
明宗原本听了大臣们的启奏态度已经有所松动,倾向于先平定城中粮价了,听了卫贤最后这一番话,他怒了!
腾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明宗指着卫贤的怒道:“你这话,与何不食肉靡何其相似!你去城外看过吗?我告诉你,从灾民到了京城外之后,联曾三次微服暗访,到实地看他们的情况。他们那是躺在露天地里晒太阳?你当是在你们家的后花园里?他们那是饿得动不了了!一天三顿的管饭,那都是粥!是粥!几乎清可见底,只够维持人不被饿死!而且还有许多老弱争抢不到!”
说得太急,明宗急喘了两口气,又道:“联曾亲眼看到一个做母亲的得了两碗粥,却被青年力壮的都抢了去,她绝望地抱着自己病弱的孩儿坐在地上痛哭,说是再没吃食,就要割了自己的肉喂养孩儿!那都是联的子民,那都是联的子民啊!”说到最后,明宗的声儿都打颤了,眼里也带出了泪光,收回手捂住胸口,别过头去……这位仁慈的帝王,竟是当殿哭了起来。
一众大臣也都面有戚戚焉,包括刚才那位“何不食肉靡”的卫中书,也都默默无言。作为大魏的官场中最顶级的存在,凭心而论,不管平时都站在哪个阵营,大魏的百姓受苦,也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可问题是,现在,没粮没钱,这事儿,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