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惊险的交易(2 / 2)
所以分级汇率才是规范不同货币存在的标准。而递增汇率只能是当成面板数额来方便看看罢了……
贺豪重新定义了属于自己的货币,看似比新民币还要繁琐,不如新民币实用,但它的意义却截然不同。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势力不能拥有自持货币与金融根基,所有物资价格完全由其它势力把控,那么这个势力还算是独立的么?
相反,如果一个势力的货币能够得到其它势力的认可,并成为制衡的存在,那么这个势力的任何金融变化,都能拉住所有势力的同时,轻易的打破甚至瓦解某一个势力。
这就是货币的可怕力量!它是一种没有硝烟的战争!
铜币,银币,金币。这三种货币有了实质的物品与虚拟的汇率以后,基本就能真正定义它的存在了,而最后一个重点就是——发行量!
发行量是一个很可怕的理念。把控好,一切能正常运作。一但超量,哪怕是一点都能引起蝴蝶效应式的失衡。通货膨胀就是发行量失衡的最终结果。当然造成通货紧缩也是不可取的——总而言之,发行量要慎之又慎的选择。
所以,贺豪决定先以‘辉煌要塞’作为实验地。进行首次试发货币。
贺豪用贵重金属储备量的6%,拟定熔铸——
待流通金币:1万枚(等值5000万商品):2级制衡基础,等值预产自持商品的总额。
待流通银币:10万枚(等值5000万商品):1级制衡基础,等值预产自持商品的总额。
流通铜币:5000万枚(等值5000万商品):制衡品,等值预产自持商品的总额。
因为面额差,所以不同面额的货币,必须都熔铸出等额商品的数量——然后先流通出铜币,再流通出银币。一但市场成型。最后注入金币,形成完整的货币流通循环。
当然,贺豪也必须在流通出5000万枚铜币的同时,生产出价值5000万的自持商品。流通出银币的同时,自持商品需要提升至1亿。待最后流通出金币,自持商品的就需要达到1.5亿了。
总之,货币不是自己造就造的,想要制衡它则需要更大的精力……
贺豪要走的路还很长,真的很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