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人心难测(1 / 2)
在解决了对大西军残部应对的问题之后,张鼎又与一众幕僚谈论起了凤翔军主力走后,留守川蜀的问题。
若是按照最基本,不掺杂任何因素的话,本身最适合镇守四川的大将当为贺珍莫属。
此人今年四十岁出头,正是当打之年,他极其熟悉山地作战,对于大西军的作战方式很是了解,大西军现在的主帅孙可望便是他的手下败将。
贺珍曾经三番五次挫败了大西军北上的意图,将汉中经营的固若金汤。
在原轨迹中,鞑子入侵陕西,他同样不惧也,不像某些将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打起自己人来十分骁勇善战,可一打起鞑子就如同软脚虾。
并且哪怕是面对着鞑子这样的强敌,贺珍都没有畏惧,待在汉中死守不动。而是率领精兵两万出连云栈,翻山越岭一举攻占凤翔府。
在他如此迅猛的攻势之下,凤翔府的驻军武大定、石国玺与宝鸡驻军高汝砺等曾经贺珍的残部都举兵反正,响应贺珍。
他们集合之后连续攻下陇州、固原等地,杀鞑子总兵何世元,开创了大好局势,使得静宁、灵台、关中各地义军群起响应一同反抗建奴的暴政。
后来大军更是攻破郿县,贺珍、孙守法等人与大顺军刘体纯部在陕南会师,建立了抗清政权。
哪怕在优势清军的围攻之下,孙守法遇难,贺珍等人最终失败,他却仍旧没有就此投降建奴,享受荣华富贵。
面对着鞑子十分优渥的条件,贺珍没有答应,只是杀掉来使,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并带兵退到川东继续坚持抗清斗争,与刘体纯、袁宗第、塔天宝、李来亨、郝摇旗等人率领的大顺军余部,还有当地抗清武装相结合,组成了着名的夔东十三家。
至此,贺珍在此地安家足足抵抗了鞑子二十多年,一直到了自己病死之前都在为驱除鞑虏奔波。
试问这样一个有民族大义、忠心耿耿、文武全才的大将,张鼎怎能有猜忌的想法呢?
然而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人心是非常复杂的,在不同的情况之下,很多事儿不可同日而语,有些时候,随着局势的好转,大家不会变得越来与团结,同甘共苦的人反而会变得疏离起来,以往的矛盾显现出来,这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要知道,此次大战贺珍虽然立下功劳,证明了其忠心,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此战其麾下兵马的损伤极其之小,连一千人都未损失。
足足两万大军,再加上赵光远的一万人马,汉中留守的一万多兵马,贺珍若是镇守四川,哪怕张鼎将蜀中门户汉中府收回来,可是他在川蜀仍旧掌握着四万大军。
哪怕他对于岐国公是真心效忠,可其兵马的独立性质,不被朝廷掌控是不可忽视的。
张鼎不能赌贺珍的良心、忠心,若是他架不住麾下那些将领的蛊惑割据四川,那此次损失如此之大,耗费人力物力众多,不全都白费了吗?
因此对于贺珍的功劳,张鼎直接代替西京城内的天子,封他为河间王。
王爵,对于一个古代武将来说是有着致命诱惑的,贺珍受封之后简直是非常高兴,没有丝毫不满,且对于岐国公也是万分感激,十分干脆的答应了与岐国公一同北上援助中原的要求。
这下,张鼎也算是解决了贺珍有功而不能赏的问题,放心的将同样立下大功的罗正武叫了过来。
其实罗正武才是张鼎属意镇守四川的不二人选,毕竟他乃是岐国公老友的儿子。
曾经罗云将罗正武托付给张鼎,张鼎这些年来一直将其视为己出,全心全意的教导罗正武,使其成为了一个比他父亲还要优秀的将领,这样的恩情,罗正武自然不必多说,他视张鼎如兄如父,甚至甘愿为其赴死。
这样忠心且有才能之人,张鼎自然会将重担交给他。
更别说此次大战贺珍与罗正武都有着决定性的大功,甚至罗正武击杀张献忠的功劳还更大一些,只不过碍于贺珍的身份,张鼎还是将第一大功给了贺珍。
如今贺珍既然已经领了赏赐,那么罗正武这个第二大功的将领自然而然被张鼎任命为了建威将军、提督四川诸营事,定南侯等位。
并且为了他手中有嫡系兵马看管四川,张鼎没有新建一军安排罗正武,而是直接将蓝田营调出直属营,扩充为蓝田军。
授予其五营、四万兵马的建制,以蓝田营残余的七千多兵为基础骨干,再加上俘获的大西军精锐与征召的四川新兵,作为张鼎在蜀地的军事直属力量。罗正武只掌管军中大事,与四川巡抚吴心远分别负责文武之事。
定南侯带领蓝田军坐镇成都府,镇守范围包括了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的保宁府、龙安府、潼川州、邛州、眉州、雅州等地。
这些地方近日在当地投靠凤翔军士族的配合下,已经被全部攻占,都是蜀地最为富庶之地,因此不能交到其他人手中,必须得由张鼎完全掌控。
除此之外,张鼎还升都指挥使王铎为顺庆防御使,下辖三营、两万四千人马,镇守顺庆府、夔州府西部、重庆府西北部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