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兵马调配 应对敌踪(1 / 2)
在孟乔芳看来红娘子这支军队在民间很有声望,很得人心,百姓包庇他们,一定会帮着隐瞒踪迹,且提供给他们粮食。
而且红娘子也不是将所有的士绅地主都全部针对,他们会在百姓之间调查,对于那些良善之人从未有过骚扰,再加上抵抗建奴的行为。
这就使得不只是普通百姓,还有很大一部分被建奴欺压的士绅地主支持红娘子,导致云妙音部总是粮草充沛。
所以孟乔芳就提议道,尽量不要用清廷主力兵马前去追杀红娘子,此举只是浪费时间、浪费物资,围追堵截半天什么也不会落到,毕竟人家熟悉地形跑得更块,在听闻了大军赶到之后,只会躲得远远的,难道主力兵马还真要在红娘子活动的范围手上几个月?那西边的战事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因而最终还得用上这些开封府、汝宁府当地的势力,要用到厌恶、极度仇恨红娘子军的地方豪强、士绅、地主来对付起义军,让云妙音也试一试这些地头蛇的威力。
毕竟红娘子本就喜欢劫富济贫,这些囤积着大量粮草的土豪劣绅全都是云妙音的目标,那些良善之家只是占据了一小部分,这就导致红娘子遍地都是敌人,只是苦于没有人将他们联合起来,各自为战。
更何况,在开封府境内,左正茂担任开封防御使的时候,他的精力全都放在了扩充军备、招募兵马、对外扩张的行为上,根本就没有管别的事儿。
没了军队的支持,河南巡抚吴学举、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郑泉、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曾迁这三员主政官员,在打击中原土豪劣绅的行动中十分缓慢。
基本上只在河南府与开封府西北部完成了对地主、士绅、豪强的整顿与清洗,这都是建立在李自成曾经清洗过的成果之上,可想而知这些地方势力是多么的顽固。
如此行为自然大大加深了开封府其他地方土豪劣绅的害怕,再加之红娘子的到来,他们很容易便会被清军给招揽过去,充当打手。
介时豪格便可以用到这些本地的士绅、豪强、地主来对付流贼,也就是红娘子部,让他们用自己的乡勇、团练与起义军对抗,将会有很大的成效,这些土豪劣绅与其麾下乡勇团练,在对付外人的时候全都是软脚虾,可是让他们对付农民起义军,那还真没有选错人,他们比谁都卖力。
并且,此举还能消磨掉这些地方势力手中掌握的兵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了,孟乔芳与李国翰还提出了更为严厉的打击计划。
在他们看来,那些支持云妙音的全都是恶民,完全没有存在的需要了。
只要被清廷查出来有蛛丝马迹表明某些村镇窝藏云妙音与其党羽,则全部格杀勿论,不管是谁,收留红娘子或者赠与他粮食、物资,不管是士绅、地主的庄园还是平头百姓的村庄城寨,全部没有好话说。一次机会都不给,将之全部屠灭,以杀鸡儆猴、以儆效尤,震慑那些对起义军与凤翔军抱有好感的人,让他们老老实实别胡思乱想。
只要能立下几座京观,留下许多残破的村庄痕迹,敲山震虎下来,一定不会再有人敢收留云妙音,甚至于连红娘子自己都不忍心再去打扰那些好心人,这样就完全消灭了起义军的生存空间。
然后再由肃亲王豪格派遣两支兵马,堵在红娘子北上的道路,逼迫她不能继续前进,骚扰清军的粮道。
毕竟此时此刻,最紧要的事儿还是眼前的凤翔军,因为就在刚刚,据西边内鬼的透漏。
吴师麟已然带着关中援军抵达了洛阳城,并且对着整个河南府,都做出了一番安排。
别看河南府同样属于中原,却与开封府的地形是天壤之别。
开封府处于大平原上,周围连一些高一点、广一点的山脉都没有。
而河南府位于豫西地区与东秦岭褶皱系,其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还有黄河、洛河、伊河、涧河、汝河等河流,在加上数座扼守关键的雄关,可谓是铜墙铁壁。
因此豪格对此地十分重视,他不能再在红娘子这里耽搁时间了,没耽搁一些时间,河南府的城防便更加固一些,更加不好攻打。
于是豪格立马采用了孟乔芳与李国翰的策略,开始积极拉拢开封府与汝宁府的地方士绅豪强,又派遣了贝勒锡翰率领两千蒙古骑兵驻扎在长葛县。命总兵李国翰率领五千汉军驻扎在洧川县,这两军互为犄角、依靠,且刚好钳制在红娘子的西北方,再配合着地方士绅豪强的兵马,足以将其挡住。
若是红娘子那里有什么变故,他们两军还可抓住时机夹击过去,一举消灭红娘子这支起义兵马。
这般安排简直是将云妙音的进路全都堵死了,可红娘子十分坚韧,她又怎会被这一点点挫折打败呢?
既然鞑子不愿意她从这里北上开封威胁到大军的后路,那么云妙音便选择立刻转移,逃出包围网,试图从别的地方杀进开封,反正中原这么广阔,你豪格再怎么堵,都有路走。
况且她只是前来策应凤翔军又不是来送死,将全部兵力折在鞑子手中是为不智之举。
“唉,看来鞑子此番西征,是下定决心要将张大郎消灭掉,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守住河南府,守住洛阳---”
最后看了一眼开封的土地,云妙音摇了摇头说道,自她收到了敌军赶向长葛县之后,便立即准备从此地迅速撤离,先去许州,再北上石固镇,看看能不能从禹州吴三桂部与长葛鞑子的空隙中潜入开封府,向西前往河南府。
她很是担心河南府的守将会扛不住压力,甚至于背国投敌当汉奸,造成整个中原局势的崩盘,毕竟乱世之中人心叵测,这些年,云妙音见过太多表面上忠肝义胆的将领投敌了。
然而云妙音的担心,岐国公若是知道了,一定会笑着摇头否定。
他不是自傲,而是真的放心。
你要问岐国公都信任哪些人,他一定会回答非常信任自己麾下绝大多数将领与文官。
因为这些人可不是他从哪里接受过来的或者说招降的人才,在凤翔军中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基本上都是由岐国公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全都算得上他的嫡系。
尤其是出自蓝田老营的将领,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苦难与低谷之后,仍旧留在军中,一路与岐国公熬了过来没有选择背叛的,他们无疑是张鼎信任的人。
只不过,要是再深入一些,问他最为信任的人,那在岐国公的心中也只有柳锦城、吴师麟、王虓三人了。
他们三人是永远都不会背叛张鼎的,哪怕张鼎死了,他们都会继续存着岐国公的遗志,坚定不移的继续与鞑子抗争到最后一刻。
而且他们三个也不单单是忠心,能力也非常的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