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边城乱(2 / 2)
过了一会儿,门吱呀一声打开,老孙的父母与两个八九岁的孩童都走进了家门。
“爹,阿爷阿婆今天带我俩去东门外一个园子里转了一圈好有意思!”
“对啊,娘,你不知道那人竟然能将自己的头摘下来,还能一伸手便爬到高空之中,很是神奇。”
两个半大的小子一进家门便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
“快洗洗手,吃饭。”早就额的前胸贴后背的老孙双手叉腰将这两个淘小子逼到座椅上,之后一家人便吃起了午饭。
老孙头趁着吃饭的功夫,左手又不老实了,可是就在他暗笑之时,突然从外面传来了非常响亮的锣鼓之声。
【当当咚咚】的声音不绝于耳,惊得一家人饭也顾不上吃了,老孙赶忙冲出去查看动静。
“诸位乡亲父老,请将大门插好,不要随意走动,关外有敌踪来攻,若有随意活动之人,毕竟被当做奸细诛杀!”只见一名骑兵在街道上缓缓骑马过去,他大声说道,吓得街坊邻居都回到了家中。
原来正是苏里唐大军终于抵达嘉峪关外,这些天守关的将士担惊受怕。
他门不知道敌军到底何时才来,或者说一开始那自称稽查营探子之人便是欺骗众人,为了将嘉峪关的守军逼降。
故而在这段时间,未知感让他们备受煎熬。
现如今,当诸军士卒看到地平线出现了一团黑影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嘉峪关守将也将心放了下来,他朗声吩咐,将早就准备好的措施安排了下去。
就这样,当苏里唐带着五千骑兵、五千驼兵、还有两万步卒杀过来之时,却发现嘉峪关早已准备充分,将他堵在关外。
就连关墙西门也被石块、木柱堵得死死地。
由于嘉峪关前没有什么丘陵、山坡、丛林,导致一眼便能看过去,苏里唐根本就没有想过能攻个措手不及,趁着守军来不及反应,杀进城池,而是准备稳扎稳打,以人数优势压倒嘉峪关。
苏里唐骑马行至关前,他看着雄壮的嘉峪关,挥了挥手,命部众先将投石车、回回炮等物在关前搭建。
军营也在苏里唐的亲自监督下,很快的便搭建了起来。
吐鲁番军先是在城外休息了一晚,等第二天早上还怀着一丝思侥幸心理的苏里唐,又派了几个精通汉话的士卒前去喊话,看能不能招降嘉峪关守将,轻松地进入河西走廊。
那几名说客,骑着马儿悠哉的抵达了关墙之下,朝着上首之人喊道:
“诸君,我家大汗乃是为了援助你家总兵而来,请打开关门,放我大军进去。”
由于苏里唐获得的最后消息是左勷正在与凤翔军于甘州激战,所以他想碰碰运气,先尝试能不能诈开城门。
“荒谬,左勷叛逆已败亡于岐国公手中,尔要去支援他,莫不是与大顺朝作对?我等一直都是大顺朝的戍边将士,与左勷这种叛逆不怎么熟。”守将根本不吃他们这一套,连声怼了回去。
“小子,别不识好歹了,我家大汗此次东征,集结了整个吐鲁番大军足足十万余人,尔妄图抵抗大军,今后必死于葬身之地!哼,你要知道我家大汗是为了救你们的命才派我招降,区区两千多人,你们以为能守多久?别不知好歹了,快打开城门吧!”
说客大声的朝着城墙之上的守将说道。
“不必劳阁下费心了,我家岐国公现在正在甘州一带整编军队,他的麾下足足三十万兵马,只要消息一传回去,不出三日必能来援,倒时尔等才是不自量力,被我家国公轻松歼灭。”
守将说到这里,从一旁的将士手中夺过弓箭,就是一箭,射到了说客的脚边,以此表明自己的立场。
说客被吓了一大跳,他恶狠狠的看向了城墙之上,放了几句狠话,随即便返回营中。
而嘉峪关的守将却有了一丝后悔,他刚才太过于意气用事,要是装模作样与苏里唐谈谈条件,可能还会多拖延一天,只是守将害怕自己这番行为会使得岐国公误会,毕竟他才刚归顺大顺,还是得小心点。
“大汗,那守将太过可恶了,他说咱们吐鲁番汗国就是一群小娃娃在玩泥巴,根本没有什么威胁,让您别白白在此地耗费时间,不如早早撤回吐鲁番城,不然等大顺朝什么岐国公带五十万大军过来,便是我等死无葬身之地之时。”
说客不满守将的态度,他添油加醋的说道,却被苏里唐狠狠扇了一个耳光。
“狗东西,少给老子在这里乱说。”
“不过,本汗也不会阻止你们,这群人如此不知好歹,那么等嘉峪关破关之后,城内任由尔等处置,只要将劫来的财物交上来七成即可。”苏里唐为了提升部下的士气,直接将嘉峪关许诺了出去。
要知道嘉峪关可不是个小城,包括东部依附在周围的百姓,足足有三四万人。
这些情报消息,他们吐鲁番汗国早就打听清楚了,于是账内的诸将纷纷欢呼了起来。
“大汗,末将愿意带兵先上!”苏里唐激励之话一出,立马便有将领站了出来。
“大汗,请派末将!”“大汗!”“大汗--”“……”
一时间人声鼎沸,苏里唐拍了几下桌子才将众人制止。
“别争了,都有机会。”苏里唐镇住了场面,之后便准备正式下令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