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瞎掰是项技术活!(2 / 2)
......
“这位小兄弟,你因何说这本书是假的呢?”听见声音,顾天心回过神儿来,想起这些,也仅在刹那而已。
随即,弯身作揖,道:“回中直先生,昌黎先生文集存世极少,原本更是珍稀。
我见此书对当时民间环境与朝堂生活描述的极为详实,确是注释本。
又因此书的纸张印刷方式与蜀都天府、眉山地区颇为相似,而昌黎先生乃是河阳人,断没有去外地印刷的道理。
再者,虽说两地印刷风格相似,但是雕刻排版确是存在细微差别的。
我家祖上曾在河阳当过书坊学徒,因此判断此书乃是后人注释本,并非原本。”
顾天心这瞎话是张嘴就来,还学徒?她祖宗要是知道这话,估计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她能知道这个,全赖自己那个大哥,少年解元总是有些特殊爱好的,大家应该包容!
......
她大哥就偏爱这些古籍孤本,有一次在他书房里正好看到他在保养这本古籍。
她大哥好为人师,顺嘴解释了这么一句,要不今天装逼都装不起来,知识就是力量啊!
话落,张耀与蓝袍文士便仔细翻看并探讨起来,少倾,感慨地道:“士贞,你我二人在翰林院多年,竟不如一少年。”
“非也,非也,光正兄不必自责,昌黎先生文集,所存本就甚少,更何况此书还有昌黎先生私章。
可能是其门下弟子所作注释,先生读之甚好,故而印章以示嘉许吧!真的不怨你。”
张耀闻之,摇头苦笑,道:“不管如何,是我集贤堂疏忽了,此书还是我亲手收入的,没想到,唉!还好尚未售出,不然,唉......”
话未了,大有庆幸之意,看着顾天心,诚恳地说道:“这位小兄弟,今天多亏了你,不然,我们这百年老店可就名声不保了。
只是,张某还有一问,不知小兄弟师从何处,怎得知道的如此清楚?”张耀不解地问道。
......
对于比自己强的人,张耀一直秉承着一颗谦虚的心,不懂就要问,心态那是没说的。
正巧这时候,人群中有个人背着一个包袱也在围观,他也想知道顾天心为啥知道的这么全!
顾天心想了想,该怎么编瞎话合适呢!想了半天,说道:“中直先生,在下这点儿眼力价,算是家传的吧!
一直以收藏古籍为生,见的多了,眼界自然就宽了,今日是在下冒犯了!”
顾天心假模假式的还道了个歉,看着周围这么多人,她也有些发愁,这要是那个海盗没看见,这不白演戏了吗?
“不,幸亏你给我提了个醒,要不然我这集贤堂的牌子不就砸了吗!是我还要谢谢你才对。”
张耀十分认真的说道,他这人轴,一是一,二是二,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