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罗修的世界观(1 / 2)
罗修在那天试唱后就再也没唱过歌,他的理由是用灵魂吟唱没什么可以练习的地方,因为每次都是不同的曲子,别说下一首了,连下一句是什么都是随机的,有这时间不如多玩一会掌机。
艾玛对此非常遗憾,那能刻入灵魂的歌声令她深深着迷,但当得知自己也能去梵蒂冈参加新年弥撒后,女孩就立刻把这点小心思甩在脑后,她现在需要时间为为梵蒂冈之行做准备,例如把修道院里的各种宗教典籍都看一遍。
于是女孩在接下来的每一天都变得忙忙碌碌,早上是潘尼沃斯先生的通识课程,下午她会抱着一本厚厚的《教会礼仪大全》陪罗修修行,晚上还要和韦尔斯利主教讨论《哈利·罗》第四部的剧情,学神的万丈光芒晃瞎了罗修的钛合金狗眼。
原本还想节约宅男能量的罗修也被逼着稍微打起了点精神,不过他还是能从这一堆枯燥乏味的日常中找到点稍微感兴趣的事情,譬如《the Goblet of Fire(火焰杯)》的编写。
两人因为要忙《人工智能》的拍摄所以没有参与第三部的编写,这让罗修稍微感到有些可惜,因为他有很多馊主意……不,好点子要贡献出来。不过正因为没有干涉《阿兹卡班的囚徒》的创作,罗修也算是看到了这个世界原版的《哈利·罗》。
与有两人参合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不同,韦尔斯利主教独自写出来的《阿兹卡班的囚徒》与前世基本一致,稍许的出入更可能是因为罗修前世看的是中译版。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干涉,那么这个世界的《哈利·罗》的剧情很大概率会像前世一样从治愈变成致郁。
罗修不是很喜欢这个结果,尽管很多人喜欢更加成熟的《哈利波特》,毕竟无奈和心酸才是社会的写实,美好的童话只是个幼稚的故事。但他还是希望小说能更加美好,尝试改变众人的命运,譬如双胞胎的魔法笑料店不应该只剩下一个老板,最终决战并不需要足够残酷才能升华整个故事,既然是童话,那么大团圆的HAPPY END不应该更好么?
呃,如果弗雷德没死的话,安吉利娜该嫁给谁?
罗修一想到这个问题就开始浮想联翩,他认为光是关于两男一女进行激烈的魁地奇运动就可以写个五十万字的爱恨情仇,当然大结局必需是安吉利娜左拥右抱,这样才能发表到女频骗点起点币……
抛开脑子里打魁地奇的画面,罗修把注意力放回到艾玛正在和韦尔斯利主教讨论的大纲上。
故事从伏地魔回到了小汉格顿并计划袭击哈利开始,食死徒们利用三强争霸赛策划了一场阴谋,疯眼汉穆迪被掉包,哈利成为了第四个勇士。到此为止还是与前世的版本基本一致,但后面的情节就开始变得稍微有点微妙,哈利成功邀请赫敏参加了舞会,所以小姑娘在第二场比赛中成为哈利营救的对象,至于德姆斯特朗的威克多尔·克鲁姆因为和自己的舞伴在舞会上吵架,所以组委会把罗恩分配给他……
罗修不知道艾玛和罗恩有什么仇,居然编出了这个情节,或者说腐国的传统在每个英国人的基因里根深蒂固,但不得不说——太赞了!
另外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小巴蒂克劳奇不仅仅捉住了穆迪,他还在最后一场比赛前把塞德里克软禁了起来,并用复方汤剂变成塞德里克参加比赛以帮助哈利第一个摸到火焰杯。因此塞德里克最后没死,还和穆迪一起剥光了衣服被扔在皮箱里的地下室。
坏消息是塞德里克得稍微牺牲一下色相,好消息是他不用急着转世投胎去当吸血蝙蝠了。罗修对这个结局也很满意,原本塞德里克就是死得莫名其妙,一个完全可以继续挖掘下去的人物就为了给哈利的感情线让路而被强行剧情杀,罗修觉得J·K·罗琳在这里就开始偏离了小说作为魔法童话故事的初衷,将一本充满魔法的童话变成充满魔法的现实。虽然不少人说最终的大结局让童话升华成了史诗,但作为原着党而且还是从第一部中文版发行时就追更的原着党,罗修更希望J·K·罗琳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所有人都能继续生活在美好的童话故事里。
平时生活压力已经够大了,一定非要连童话故事都这么现实么?大家都能在魔法的世界里忘记酱油米醋的烦恼,不用考虑还不清的放贷,不用理会父母的催婚,能够一边露出姨母笑一边看着三小只经历各种小小的冒险不断长大,也许会有点刺激但绝对不是血腥,最后再来一个大家团结起来打败坏人的大结局,没有人失去亲人,也没有人悲伤,这不是更好么?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只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幼稚想法,但前世罗修就是这样的人,他认为一个人过自己开心的生活没有错,希望世界是美好没有错,希望童话变成现实而不是现实变成童话没有错,哪怕被人说这种想法很天真,但他自始至终都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抱着这样的念头,罗修这只小蝴蝶悄悄煽动着翅膀,一些角色的命运因此发生了变化,或许不止如此,更多的东西被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