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并行(1 / 2)
只要有足够数量的人接受现代教育,他们便能够互相学习,将这些基础教育全部弄懂。
如果是一个人,从小学读到大学,可能需要12年的时间。
但如果是一群人,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些人互相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互相问。
一个人遇到问题,只会束手无措。
但一群人遇到问题,只要有一个人解出来,其他人便可以站在他的肩膀上继续向上攀爬。
况且,这些教科书上都会有参考过程,所以只要学生足够的多,掌握这些基础教育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也就是说,根本就用不了12年,就有大量的学生已经将这些基础教育全部吃透了。
原本,他担心以三国时期的学术水平,想要吃透小学到高中的知识,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他都已经老了,早就已经放下了肩头的重担。
但是,通过刚才的思考,他才明白。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只要参与教育的人足够多,教育的发展速度就会足够的快。
而且聪明人会更快的掌握基础教育,追求更高的教育。
因此,十二年的时间,也许他还算长了。
假设他三十岁的时候,开始在全国范围普及教育,十二年后,也就是他四十二岁的时候,早就有很多人将这些基础教育全都掌握。
而四十二岁的他,也正是中年时期,难道就开始养老了吗?
可以但没必要。
在思考了许久之后,袁尚决定,还是要将大学的书籍带回去。
相比于小学,初中,高中,各地的教材大同小异,所以他可以直接选人教版的教材回去。
大学的教材就比较五花八门了,除了高数这种基础课本一样以外,其它的教材几乎都不一样。
这些大学基础课本,他都会将其带回去。
因为所有的大学都在使用,说明它的普适性是最高的,是最适合高等教育的书籍。
至于不同的专业教材,他不可能全部带回去。
因为那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他需要先进行一波筛选。
我国高等教育共分为十四个学科门类,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交叉学科。
这十四个学科门类又有112个一级学科。
而袁尚的筛选,就是从这112个一级学科中,挑选出普适性最高的一些大学本科。
说白了,就是挑选那些大概率可以用到的学科。
经过袁尚的一番筛选,最终他选择了三十个一级学科。
这个筛选的过程是相当难受的。
因为他感觉,所有的学科都是有价值的,但他又不得不抛弃一些学科。
这就很像他大学时候参加的一个活动。
当时主办方让他们写下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五件东西。
然后将五件东西,一个一个的丢弃,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东西。
而那个东西,才是你最重要的东西。
说实话,丢东西的那个过程是真的痛苦。
但是他还是按照主办方的要求去做了。
最后剩下的那个东西,他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后来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意识,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放弃的过程。
小的时候,什么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