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舆论是可以杀人的(2 / 2)
比如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就曾经在鱼的肚子里,发现了一块丝帛,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陈胜王。
现代的人都知道,鱼的肚子里怎么会有一块丝帛,这分别是有人塞进去的,但古代的人比较愚昧,相信这是老天的指示,所以他们便跟随陈胜发动了起义。
除了陈胜吴广这样做以外,大汉开国皇帝也曾经这样做过。
所谓的斩赤蛇起义,明显就是舆论造势而已。
而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百姓们相信他们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所以百姓们就会跟随这些人起义。
陈胜吴广,刘邦可以利用舆论造势,他袁尚同样也可以的。
张角以符水救命便可以号召百万百姓起义。
他袁尚以真医术救人,再加以舆论宣传,一下子便可以成为百姓心中的神明,救死扶伤的神明。
到时候,他想要做什么,便可以让百姓们做什么。
然后,他便可以轻而易举的招募到足够的士兵。
之后再以神明的名义,议论幽州刺史袁熙因为不听神明的话,所以才导致了过冬时候,百姓大量的被冻死。
有了舆论的造势,他再发动对袁熙的战争,就变得顺利很多。
至少,他不用在担心招募士兵和物资的问题。
众所周知,凡是大规模战争,基本都需要出师有名。
当年袁绍发动官渡之战的时候,就曾经以曹操杀害天子近臣为理由,让陈琳发表辱骂曹操的檄文,从而顺理成章的开启了战争。
之后曹操发动的赤壁之战以及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都出师有名。
大仗之前,必须要出师有名,必须要有舆论的支持,这样,军民一心,战场之上,军人的士气更高,战斗力自然也就更强。
舆论的价值从来不只是在战场上。
它更大的价值其实是在内部的统治上。
通过舆论的价值,改变普通百姓的想法,让普通百姓按照正确的方向走去。
很多时候,内部的稳定是强于外部的战争的。
一个国家,在面临外界战争时,往往能够做到一心抗敌,即使有少数的投机分子,对大局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但是,外界战争结束之后,内部就会因为争权夺利,出现内斗的情况,一旦让内斗的情况蔓延下去,国家迟早会走向四分五散。
所以,想要稳定内部,就非常需要舆论的价值。
毕竟,总不能用军队对付国民吧。
当然,如何引导舆论,绝不只是新闻传播学一个方面的内容。
它还囊括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的内容。
这些内容,袁尚并不需要一本书一本书的去找。
因为他要找的东西,其实在大学里,都有相关的专业。
而这些相关的专业,往往都会有配套的书籍。
而这些配套书籍,往往都含有他需要的内容。
因为他打开了高校的网站,找到国内最好的两所高校。
从这两所高校中找到了相应的学科,然后找到这些学科在大学四年和研究生三年所需要学习的书籍。
除去一些基础书籍和一些明显用不到的书籍以外,其它的书籍都已经被他找到了电子版,并下载了下来。
十本传播学书籍,五本社会学书籍,六本心理学书籍,整整二十一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