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朝堂上(1 / 2)
从府门到皇宫,并没有多远距离,约一刻钟时间,杜江便站在了大殿外的广场中,静静等待早朝来临。
天色还未大亮,带着一丝慵懒的睡意,一路上早有兵士醒来,在两侧站立,十步一人,皆披亮甲,持刀枪,一言不发,看起来威严无比。偶可见有宫女太监弯腰而行,小步快踱,略显忙碌。霞光下,将这一整片皇宫都应的金灿灿的,富贵华丽,威压无比,白玉石阶,琉璃瓦顶,金龙绕柱,青砖铺路。当杜江踏出殿前广场时,早有文官到来,三三两两聚在一切,显然在谈论这一些什么。
“乱搞,简直是乱搞,张相公自诩圣人,却是连这些道理都不懂得?南三州大灾,干旱三月,听说已经有了易子而食的惨剧,他还一味的只知推行他所谓变法,迂腐啊!”
“就是,自他极为这些时日中,虽见到了一些成功,更多的却是对异己的打压,现在便是民间都有了传言,真真的成了笑话了咱们。”有三五人聚在一侧,低声交谈,见杜江靠近后立时警惕,只是瞥了一眼,所有人都发现来人并不认得之后,便自顾自的交流,不再理会。
“你们看。”
远处,又有几人聚在一起,其中一人指着杜江之前见到的人群大声说:“那群狗东西聚在了一起,定然又是在暗中辱骂张公。”
“这群蠢货,恐怕除了辱骂张公之外,也就在没任何作用了,一群废物,真正的不知民间疾苦,活着是他们知道,只是不想改变自己奢侈的生活。大赵这些年的民脂民膏,都被这些人刮到了口袋里,贪官污吏啊!却表现都这么清廉,简直笑话。”有人应和。
“就是,陛下省吃俭用,一再的减免赋税,最终也只是便宜了这群东西,可悲啊。”
几人大声交谈,也不避讳,杜江在一旁闭目,对于两帮的人不去在意。
天色越来越晚,有无数官员走入,进入后,却自觉地选择了两方站定,而不同的是这些人在选择了立场之后,依旧站出了无数个小群,三三两两,低声交谈。
“铛。”
钟声响起,卯时到来瞬间,宫门外有两顶大轿进入。大轿富贵,披幔布锦帘,或红或绿,或青或紫,轿身上,红木镂空,其上雕刻无数花鸟祥瑞,叙叙如生,顺纹理而刻,一刀一丝,仿若鲜活一般。大轿前后,各有四人抬红漆大扛,头戴青帽,腰缠红绸,一身锦袍,身子健壮,看起来威风凛凛。走步间,平稳异常,如同一人一般,无声无息。
“王相公。”
“张相公。”
大轿至广场前落下,其上走出两人,一个正式张启年,另一人须发花白,老态龙钟,是前些年被赵皇贬落的前首府王忠书。见两人下轿,有人上前迎接,张启年点了点头,在人群中看了一眼,突兀见到场中杜江,心中稍一思绪便明白了。王忠书见杜江后,向他一笑,轻轻点了点头。杜江含笑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张启年正要上前交谈时,大殿上有小太监快步走出:“陛下有旨,群臣觐见!”
‘呼啦啦’人群让出两条道路,张启年和王忠书走在最前,其余有人根据自身官职跟在后面,泾渭分明站在两侧,丝毫不显得混乱。
“侯爷,一同?”张启年问。
杜江摇头拒绝:“不了,还要等一等,许多老兄弟多年未见了,看看能不能碰到熟悉的面孔。”
张启年笑了一下向前走去,身后人,看向杜江若有所思,显然已经通过称呼明白了他的身份。
“哈哈,杜小子!”王忠书不似张启年一般,来到杜江身边后大笑一声,上下打量道:“一晃时间,十几年没有见面了,不想还能活着见到你一面,不容易啊。”
“世叔说笑了。”杜江笑着说:“这些年间,我也经常让人打探世叔消息,只可惜北关遥远,不能归来,前些时日听说世叔辞官回乡,还惋惜了许久,真没想到能够在京都中再次见到。”
王忠书与杜江父亲辈分相同,自他年幼时也曾走动频繁,只是自武勋没落之后,就变得少有交流了。
“一同?”王忠书问了张启年相同的问题。
“不了,再等一下,看一看能不能等到一些老兄弟。”杜江说。
王忠书微微皱眉,也不知心里想了什么,很快的笑了一下,和杜江说了一声,迈步向前。
人群整齐向前,毫不显错乱,没有什么闲言碎语的交谈,耳中只有‘踏踏’的脚步声,可直到百官全部进入,杜江也没有见到任何一张自己想要的面孔。
“哎……”
他叹息一声,转身进入。
大殿中,百官站立,整齐有序,皆闭目不语,赵皇坐在皇位声同样没有任何的话,手指轻轻的叩打着台案,显然心中正在思量这一些什么。
‘踏踏’一阵脚步声传来,在寂静的大殿中无比刺耳,脚步铿锵有力,而伴随着脚步,似有一股血腥的气息正在蔓延,如身处尸山血海,让人恐慌。
“臣,杜江,未经皇命无辜返京,还请陛下责罚。”杜江单膝跪地,行了一记军礼。
直到此时赵皇才微微睁眼,间杜江模样,心中一颤,到了一声‘终于老了’后,才挥手:“杜侯是我大赵柱石,何须多礼?北关的事儿,我听说了,已经下旨意训斥了太子,还望你莫要见怪。”
说着,他挥了挥手,对一个小太监训斥到:“还不给杜候赐座?”
杜江起身,口中连说不敢,可当那小太监将座椅拿来后,却毫不犹豫的坐下。赵皇笑了一下,大殿下,张启年,杜江,王忠书坐成了一排。三人身后有无数文人面上不平,许是觉得这神圣的地方有粗鄙的武夫坐下,有辱斯文,可却终究没有蠢人开口。在刚刚等待中,即便是再笨的人,也都嗅到了一丝不同于以往的气息。
待杜江落座后,赵皇终于开始了今日朝会,想张启年和王忠书分别询问许多问题。那些问题大多关乎民生国计,在北关期间,杜江也曾经处理无数,虽依旧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可终究是能够听出那么一个大概,可古怪的是,在两人说完之后,身后文臣立时喧嚣起来,不待赵皇询问,便开始了乱糟糟的争论。
张启年,王忠书两人意见向左,身后的那些人,更似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赞同而赞同,毫无逻辑,毫无立场,似这满堂的争论都与民间存亡无关,为的就只是斗上一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