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高句丽的使节团(1 / 2)
自入秋以来,天气就一天天的转冷,几场秋雨下来,那冷风便开始‘嗖嗖’的,身上的单衣,立刻就成了摆设。
整个关中的麦子,也已经在秋雨后泛黄,到处都是金黄的一片,于是,渭河两岸的麦田里,便都是忙碌着秋收的百姓。
然而,即便是秋收的季节,却依然无法阻挡,商路的繁荣,无论是官道,还是水路上,都是一片繁忙的场景。
舟车源源不断的往长安运送羊毛,有时候你都会感到诧异,这些源源不断的羊毛,究竟都是从哪里来的,好像总也没有运完的时候。
这天正是晌午的时候,渭水的灞桥那里,来往的船只,依旧穿梭在渭水上,不过,就在这些忙碌的船只当中,却出现了一艘奇怪的船只。
之所以会奇怪,是因为,整个前来长安的船上,都装载着满满的羊毛,却独独只有这艘船上,却显得有些空落落的。
船只在灞桥码头停下,随之,便从船只上下来几人,穿着与时下的大唐,有些格格不入的服饰,从船上走了下来。
那为首的一人,生的人高马大的,目光偶尔转动间时,双目中,甚至有精光闪动,从船上下来时,那人的目光,立刻便望向了远处的长安城。
“总算是到了啊!”望着远处的长安城时,那人便微微的仰起头,活动了下僵硬的身体,而后,使劲的深吸了口气,不由的喃喃说道。
那人在说这话时,旁边刚好有一名船夫经过,听到那人说的话,不由好奇的微微皱起眉头,显然,这还是他头一回听到这样的话。
完全不像是大唐话,也不像是突厥话,听起来时,倒是跟城中,那些前些日子来的倭国人,说的话一模一样。
如果徐毅在场的话,大概就能听得出来,此人所说的,乃是一口流利的高句丽话!
没错,此时从船上下来的人,正是刚刚从高句丽来的使节团,而为首的那人,正是可以左右高句丽王室的渊盖苏文!
徐毅前不久,才在安市城大闹一场,几场大火下来,让高句丽损失数千人马不说,好不容易,才花重金打造的水军,也被一把火之下,彻底毁于一旦。
高句丽上上下下,简直都要被徐毅的这几场火,吓得有些魂不附体,高建武甚至都觉得,这是大唐突然动兵了,当场都没被吓尿了。
然而,却只有渊盖苏文心里清楚,这哪里是大唐动兵了,只不过是一小撮人,过来毁掉京观而已!
但这种话,自然是不能说出去的,高建武跟一群老臣们,都已经快被吓破了胆,他要是再说,这一切,都是一小撮人干的。
渊盖苏文便估摸着,高建武能直接给大唐写请降书,一小撮人,就可以将安市城,闹得天翻地覆的,要是整个大唐的人来了,那高句丽还能有好处?
现在的高句丽,上上下下都有点人心惶惶的,朝中更是流言四起,渊盖苏文实在没办法了,便向高建武主动请缨,跑来大唐出使。
那数千高句丽士卒不能白死,花重金打造的水军,更是不能被这样白白的毁了,他倒是想来问问大唐的皇帝,到底这是准备要高句丽怎样?
一行人离开灞桥,前往长安的路上时,远远便看到,一座规模很大的书院,隔着很远的距离,便能看到书院里面,那许多的学子。
渊盖苏文的眉头,便不由的微微皱起,将几百名学子,同时放在一个书院里教授,这还是他头一回听说。
然后,问起身旁的向导时,听那向导一脸骄傲的说,这书院竟是出自新丰侯徐毅之手,里面据说还有皇家子弟时,渊盖苏文脸上的惊愕,更是显而易见了。
他其实在来时的路上,就已经听说过,徐毅这个大名了,据说乃是大唐的红人,很受皇帝的器重,本身又是个传奇式的人物。
想到这里的时候,渊盖苏文便不由的皱起眉头,从书院那里收回目光时,便用高句丽的话,对身边的随从说道:“处理完了事情,咱们便去拜访一下这位徐毅!”
这次渊盖苏文来大唐,为的就是跟大唐皇帝,讨要一个公道,一下子烧死数千高句丽人,他不知道,这事儿是否出自皇帝的授意!
但这显然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帝就算不承认,也得必须交出领军的那个人,并且,让那人为死去的数千高句丽士卒赎罪!
不过,现在却又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结交这位徐毅,这一路上,渊盖苏文已经听过徐毅太多事了。
所以,在渊盖苏文的心里,能够结交到徐毅这样的人物,何尝不是对高句丽一个好处呢!
昨晚徐毅睡得有点晚,好像这段日子,他几乎都是这样,每天来府上的客人很多,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徐毅还都得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