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授课(2 / 2)
随后,柳叶把范本放到了,坐在第一排的,最左边的孩子桌子上,让那两个孩子先临摹,等他们临摹好了,在往后传阅,临摹。
柳叶打算交给孩子们两种算术,一种是阿拉伯数字的加减法,另一种当然是古代文字版本的加减法。
拿到范本的孩子,便开始临摹起来,有不懂时,柳叶便从旁指导。
而没有拿到范本的孩子们,柳叶便让他们温习之前学过的三字经……
一上午很快便过去了。
柳叶在下学时,要求孩子们,每人下学回家后,准备一百颗干的玉米粒,让孩子们找一个小荷包,把玉米粒装上,带到教舍来,明天开始用玉米粒教他们数数。
孩子们听明白后,都点点头,同柳叶和青山打过招呼后,便高高兴兴回家去。
见孩子们都回家去了,柳叶和青山才走出了教舍,把教舍门一锁,慢慢的走回家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柳叶笑道:“哥,你很有当夫子的潜质哟!给孩子们授课,授的相当不错。”
“是吗?其实我好紧张,生怕讲的不好,孩子们把我轰下台。”青山开心的说道。
嘿嘿嘿……兄妹俩相视的笑了笑。
兄妹俩边聊边走,不一会便走回了家。
孩子们下学后,回家把今天柳叶和青山,给他们授课的事情跟家里人说了说,村民们知道后,都挺担心的,怕柳叶和青山知识浅薄,教不好孩子们。
村民们打算明天都去村塾,围观柳叶和青山授课。
柳叶和青山,当然并不知道,村民们有这种想法。
兄妹俩回到家后,叶氏已经把午饭准备好了,二人连忙洗好手,同家人们一起,开心的吃起午饭来。
午饭后,青山和柳叶都去了自己家地里,青山负责去大湾河担水,柳叶则负责给野山椒苗浇水。
兄妹俩打算把家里的野山椒苗、野花椒树苗、八角树苗,都给浇一浇水。
今年柳叶家种了不少地,担水、浇水可是个体力活,兄妹二人打算一天浇几亩地,分几天,把家里的地给浇完。
柳叶家在忙碌的同时,大湾村里的村民们,都在忙碌着,大家都发现今年开春后,雨水少,都很注意自己家种植的野山椒的生长情况,今年大湾村,村民们的最大一部份收入,都得靠野山椒了。
*
第二天早上,柳叶同青山照样去村塾给孩子们授课。
兄妹二人来到村塾后,看见不少村民,都站在村塾教舍外,兄妹俩觉得有些奇怪?同村民们打过招呼后,兄妹俩便走进了教舍,仍然向昨天一样,先由青山给孩子们授课,其次便是柳叶给孩子们授课。
青山和柳叶给孩子们授课时,村民们都站在教舍外的窗边围观者,柳叶这才明白,原来村民们对她和青山不放心,怕他们教不好孩子们。
青山和柳叶见村民们,都在围观自己授课,虽有些诧异,但很快便把心态调整好,认真的,给孩子们授起课来。
村民们都没想到,“原来青山和柳叶都挺有才学的,尤其是柳叶,居然会教孩子们算学,这样自己家的孩子,以后都会算账了,以后都好找活计了。”
村民们知道,柳叶正在教自家孩子算学后,都开心不已,同时也很感激柳叶。
下学后,柳叶见村民们都还没有回家,忙走出教舍,告诉村民们,让他们多留意自家地里的野山椒苗,勤到地里看看,给野山椒苗浇浇水,今年务必要把野山椒种好。
村民们听后,都点点头,告诉柳叶,让她放心,他们一直都很注意野山椒的生长情况。
柳叶、青山同村民们闲聊了一会,大家才各自散去,回家去。
*
林伟在家休息了两天后,精神好了不少,只是这两天,他都足不出户,闷在自己房间里发呆。
林强和林氏见了,仍然担心不已,都不知道还要怎么劝慰林伟才好?
林强想了想,觉得时间可以冲淡一切,等叶子成亲了,林伟就会好起来,到时候,他应该可以放下对叶子的感情了。
*
叶氏这些天正准备给柳叶办嫁妆,见柳叶和青山回家后,忙对兄妹俩说道:“叶子,你不是想要买下小湾山当嫁妆吗?下午,你和青山一起去,问问小雅她爹,看买下小湾山,需要多少银子?”
“喔,好的!我这两天太忙,居然把这件事给忘了。”柳叶笑了笑道。
“嗯,我和叶子,下午就去找我岳父,问问买小湾山需要多少银子?”青山笑道。
“嗯,好!”
随后,柳叶忙走进了厨房,帮着叶氏张罗午饭。
午饭后,柳叶和青山便直接去了村长家。
村长见柳叶和青山来了,有些意外。
柳叶见到村长,忙关心的问道:“林叔,林伟哥的身体好些了吗?”
“嗯,好一些了!”林强无奈的点点头。
“喔,那就好!我和我哥,想去看看林伟哥,可以吗?”
林强不想让林伟再见到柳叶,怕他继续伤心下去,忙阻止道:“叶子、青山,林伟刚喝了药,睡下了。”
“喔,既然林伟睡下了,我们就不去打扰他了。”青山微笑的说道。
“林叔,我和我哥今天是专程来找你的,想让你帮忙去镇上问问,买下小湾山,需要多少银子?”
林强听完柳叶的话,挺吃惊的!心想“叶子他们是要干嘛?去年才买下大湾山,今年又要买下小湾山?”
“叶子,你们买小湾山来做什么?”林强好奇的问道。
“林叔,我们买小湾山,是想买来种果树。因为小湾山的土质挺好的,山上长了不少野生的果树,所以我想把小湾山买下来,种果树。”柳叶没有隐瞒,直接说道。
“喔,是这样呀!好的,我明天就去替你们打听,等打听好了,再告诉你们结果。”
“好的,谢谢林叔!”
“不用客气!”
柳叶和青山同林强闲聊了一会,便告辞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