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对新兴事物的态度(1 / 2)
好在田瑭的劳心劳力是有成效的,经过大半个月的努力,需要他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少,各项布置也终于开始渐入正轨。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肥皂生产。
田璎是个认准了什么事,就会一门心思钻进去的人。何况在她眼中,肥皂事业的成败关乎田家振兴,所以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几乎废寝忘食。
田瑭的徒弟们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当然他们感兴趣的不是肥皂能赚多少钱,而是皂化过程本身。
这是一种肉眼可见的化学反应,恰好匹配他们《化学初阶》的学业。
在陆续解决了碱液澄清、油脂提纯、保温保湿、调配比例等等问题后,田璎终于遇到了最大的障碍:松糕皂。
皂化反应完成后形成的东西摸上去还是油乎乎的,按一下,在留下手印的同时,还会留下细密的裂纹!
完全没有一块肥皂该有的坚实、细腻的质感。
几个人试验好多天,做出来的依旧是松软的松糕皂,有几次甚至做出了碎成渣渣的皂粉。
更让人无奈的是,田瑭整天纠缠在各种问题中无法脱身,没有多少时间帮助他们。当然,他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因为田瑭自己做肥皂时用的是一个小锅做反应釜,量很少,很容易充分搅拌,也很容易控制温度,所以成品率很高。
田璎要的是批量生产,所以用的是一口缸,根本不可能实现充分搅拌,在已经接近零度的环境中,也无法实现有效控温。
不能充分搅拌或搅拌太慢,皂化反应就不完全;不能有效控温,成品中的甘油就析不出来。
这需要花大力气和大耐心,一点点的试验出最好的工艺方案。
确实是要大力气,拿着一根又长又粗的搅棍连续搅拌一个多时辰,能把几个人累脱了力;同样也是要大耐心,到底距离火焰多远才能一直保持合适的温度,合适的温度又是多少,这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试验。
永无止境的搅拌和看不到终点的试验,却没能打击田璎的信心。
因为无论做出来的东西有多恶心,在一堆碎渣的包裹中,总会有一些完成了皂化反应的,剥去松软的部分,剩下再拿刀修一修外形,就勉强算是肥皂了。
一缸原材料,能出三四块肥皂!
随着试验的不断进行,各类可能的影响因素都被充分考虑并逐项验证,到后来成品率越来越高,产出的肥皂质感也越来越好。
有一些已经几乎达到后世廉价洗衣皂的水平。
虽然这离规模化的工业生产还相去甚远,但一天五十块肥皂的产量已经足以支撑一个奢侈品的初期市场需求。
在纯人工的情况下,产出效率再难有大的提升,除非田瑭搞出保温炉和机械搅拌装置。
但只要生产工艺基本固定下来,那效率就不是问题了,因为产量还可以用规模来弥补。
一个缸五十块,十个缸不就是五百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