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红巨星(十)(2 / 2)
“戴森球是曾担任爱因斯坦助理的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一种理论,他认为,地球这样的行星,本身蕴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足以支撑其上的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而一个恒星-行星系统中,绝大部分能源——来自恒星的辐射——都被浪费掉了,目前我们太阳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阳辐射能量的极少数。
戴森认为,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将太阳用一个巨大的球状结构包围起来,使得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被截获,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支持这个文明,使其发展到足够的高度,这就是所谓的戴森球。
它们当然可以提供巨大的能量,但也会辐射与之相当的热量。这种热量可以在许多光年以外在光谱的红外范围内探测到。
还有一些人把这种想法发挥得更进一步,他们主张比我们的文明先进几百万年的文明可能利用整个星系的能量,甚至整个星系团的能量。我们在宇宙深处看见的许多类型的能源中有些是这类过程的废弃产品。这就使研究人员把潜在的文明分成三种类型。”
林归晚一口气解释道,实际上只要稍微对科幻或者物理感兴趣的人都知道戴森球理论。
“是哪三种类型?”李烨问,在见过了恒元星文明以及这个舰队文明过后,他对宇宙社会学产生了兴趣。
“首先是I型文明,他们能够开发利用自己栖息的那个世界的自然资源,人类目前为0.73级,还没有达到Ⅰ型文明。
然后是Ⅱ型文明,应该能够建造像戴森球那样的东西,并且能够处理他们那个恒星的全部能量输出。文明发展到这个水平几乎可以肯定有能力进行星际旅行。这样的文明也许已经研究出使物体运动速度超过光速的方法。一种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文化要比我们先进几千年甚至于几万年。
最后是Ⅲ型文明,领先我们成百上千万年,并且已经掌握利用它们星系的全部资源的技术,这种能力对我们说来就像是属于上帝却又在物理定律允许的范围内。
在宇宙的意义上,这不过是一种生命形式之开始进化相对来说比我们稍早一些而已。在我们看来,这样的生命似乎具有神一般的力量,其实,他们也是在某颗遥远的行星上,在单细胞有机体的泥浆里形成的。只不过他们发展的时间比我们更长而已。
这种分类最初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们很快就被国际上接受成为标准。这个时期也是苏联寻找地外文明的研究工作最活跃的时期。”
林归晚将看过的百科一字不差地念了出来,至于一些其它的文明分类方法并没有那么主流。
“那么,这个文明能够进行星际旅行,似乎也能够建造戴森球,这就说明他们是Ⅱ型文明?”楚风说。
“有趣的就在这里,一个能够利用恒星能量的II级文明,为什么要不辞辛苦来到太阳系作客呢,从根源上来说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对外扩张,这个我们在前面讨论过了并不实际,二是……他们本来的生存区域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而且只能是来自比他们还要强大的文明!”
李烨推测道,一个无比残酷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
即便是看起来强大无比的舰队文明,很可能也只是其他文明的猎物!
众人一阵沉默,他们再一次感觉到了人类的渺小,为什么舰队文明没有破坏地球?因为他们不屑。甚至很有可能,宇宙中许许多多的文明早就知道了地球的存在,只是压根没有兴趣侵略而已!
在他们看来,地球就跟地上的蚂蚁,或者海中的蜉蝣一样微不足道,不是不杀,是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