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社会实践(2 / 2)
方书俊觉得柳叔叔对自己态度发生了改变,觉得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柳叔叔提点建议,让柳叔叔看重自己。
在柳晓楠的办公室里,当只有他和柳晓楠时,他说:“柳叔叔,我认为你的养殖场里用人太多,而且有几个年老体弱的,完全可以裁员,减少用人的成本。”
柳晓楠轻轻敲着桌子问:“这就是你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
方书俊说:“按照现代管理的理念,用人应当采取竞争机制,能者上庸者下,不适合者淘汰。”
柳晓楠微笑着说:“那我再教你点书本以外的知识。养殖场里这几位老人,都是当初辅助我创业的有功之臣,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们跟我同甘共苦不离不弃。没有这几位老人,就没有养殖场的今天。我跟你说过,我这里没有管理、没有雇佣关系,有的是相处十几年的感情。现在他们老了,仍然在尽心尽力地工作,就算是给他们养老,我也心甘情愿。所以,你的那套理论,在我这里根本不适用。”
方书俊坚持自己的观点:“柳叔叔的人情观,跟现代的管理理念是相悖的。”
柳晓楠说:“你认真琢磨琢磨我在那块礁石上写的三个字,琢磨透了再跟我谈你的管理理念。”
过了几天,方书俊又跟柳晓楠建议说:“柳叔叔,你看海边有很多人建起了农家院渔家乐,招揽城里外地的游客。你这里有地理环境上的优势,完全可以建一处大型娱乐休闲场所,肯定会盈利的。”
柳晓楠说:“你这个建议很对路,很有见识,我也相信一定会盈利,可我不想这么做。你想想看,如果我这里建一处大型娱乐场所,那些农家院渔家乐还会有客人吗?只会产生恶性竞争。我不想把事情做绝,给别人留一条生路,也是给自己留下一条生路。”
方书俊说:“看来,我要跟柳叔叔学很多很多书本以外的东西。”
十几天后临近年关,养殖场里的河蟹销售一空,忙碌了一年,该放假准备过年了。
柳晓楠给大家发放了奖金,每人准备了一份年货,依然是留下沙万里一家看守养殖场。他也给方书俊准备了一份年货,大多是新捕捞上来的海鲜,另给了两千块钱,作为这一阶段社会实践的报酬。
方书俊毫不客气地收下钱,兴致勃勃:“以后放寒暑假,我还来柳叔叔的养殖场,不仅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还能赚到一笔小外快。”
柳晓楠说:“只要你不怕吃苦,叔叔随时随地欢迎你来养殖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方书俊回家后不久,柳晓楠接到谷雨的电话。谷雨说:“你太小气了,我儿子在你那儿吃了那么多的苦头,才给两千块钱,你也好意思拿得出手。”
柳晓楠说:“按劳分配,这已经是最高的工资。你嫌少,以后别让你儿子来我这里。”
谷雨说:“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到你那里去打工,你能支付我多少工资。”
柳晓楠说:“快过年了,别说这些没意思的话。提前祝你们一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谷雨说:“我当然要心想事成。”
柳晓楠不爱听这话,果断地挂断电话。他把养殖场所有的事务安排妥当,开车回到家里,准备带家人回柳子街过年。
当天晚上,孟想想来到楼上,把自己亲手织的一件橙黄色的毛衣,作为新年礼物送给胡丽雯。
胡丽雯穿在身上一试,十分得体合身,颜色与花纹也是她非常喜欢的。她不知道未来的婆婆是什么时候为她织的这件毛衣,可她能感知到那份体贴那份温暖那份温馨。
她拥抱着孟想想:“谢谢阿姨,我知道织一件毛衣是很费时很辛苦的,这是一件珍贵的礼物。”
孟想想说:“不过是一件毛衣,没什么可珍贵的,阿姨只会这点手艺,你喜欢就好。”
其梦端量着胡丽雯说:“嫂子穿上这件毛衣,更显身材更漂亮了。哥,你说是不是?”
柳其宇赞美着:“手艺精湛,气质高雅,堪称完美的结合。”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两台车,前往柳子街。柳其宇依然和胡丽雯一台车,胡丽雯穿着那件橙黄色的毛衣,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一路上说啊笑的。她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到农村过年,而且是跟所爱的人在一起,心中充满了幸福感新鲜感未知感。
柳其宇开车率先驶进柳子街,两个人同时发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高高地悬挂着国旗,迎风飘扬,整个村子火红的一片,无形中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再仔细一观察,村子里的街道路口,竖起了一排排的太阳能路灯。长方形的太阳能电池板,如同一顶平顶的帽子,戴在路灯的灯罩上。
胡丽雯让柳其宇开慢点,她用手机将这一场景拍摄下来,实时发送给父母。农村人能有如此高的觉悟和境界,实属罕见。柳其宇也深感惊奇,柳子街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让他也颇有自豪感。
胡丽雯一边拍摄一边感叹:“好美、好壮观的村子,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靓丽的色彩。我一定会过一个难忘的有意义的年。”
柳其宇提醒说:“很多传统的习俗,只在农村里保存,非常的琐碎。到时候,只怕你会厌烦。”
胡丽雯自信地说:“怎么会厌烦呢?我会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兴趣的。”
柳晓楠开车跟在后面,虽然事先知道,见此情景也觉得赏心悦目。他告诉孟想想和其梦,这是关得玉三叔提议的,村委会利用这几年蔬菜水果集散中心的收益,为村民集体制作了旗杆购买了国旗,为村子安装上太阳能路灯。
孟想想说:“这说明村集体也富裕起来了。”
柳晓楠说:“从我记事起,这还是村子里第一次拿出来的大手笔,他们总算懂得为村民办一些实事了。”
自家的院门口也竖着一盏路灯,院子里的上空飘扬着国旗。村子的夜晚不再是漆黑一片,村民也以悬挂国旗为荣。
仓廪实而知礼节,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在发生着变化,柳晓楠欣慰之余不胜感慨:这变化来的太晚,可惜父亲没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