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造福于民(2 / 2)
别说加一千,你就算每月加一万,也不在你这里干了!
哪里都不如老家好,还是回老家。”
黑心的老板傻眼了。
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公司缺人了,生产率降低了,才知道工人重要了。
可他们嘴上还说着硬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
事实却不然,如果工人都走了,老板一个人是条龙,也撑不起一个公司。
附近村庄干建筑队的农民工,上下班来回要坐公交车。
前来报名面试的要坐公交车,还有到山上游玩的也要坐公交车。
公交车司机也忙不过来了,他们只好向老板求助:“我说领导呀,快点加班车吧?我们实在累的受不了了。
这几天来回几趟客人爆满,人靠人、人挤人,客人们挤得连气都喘不过来。
如果再这样下去可真要了命了。
“好好好,加班车,再加五班车。”老板高兴的笑了。
那一些私包队也在不停的活动着,请客送礼拉关系:“我说哥们儿,我听说开发区要建一个大型广场,给你们的领导说说,把这个工程承包给咱们,少不了你的好处。
我看你这两天有点上火,我给你送点三七片怎么样?”
“哎呀、大哥,开发区建宾馆的工程被人抢走了,真可惜,这么肥的一块肉到了嘴边又让他溜走了,我听说马上又要建学校,这回咱可不能疼钱,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就算送出整个家业,也要把这工程给拿下。”
“怎么样兄弟,还是有人好吧,因为俺老表是大辛庄的人,这个幼儿园已经承包给我了,你别看工程量不大,他可是块肥肉,到时候可不能忘了俺老表的好处。”
各行各业的人都往山里奔。
昨天还是荒山野岭的大辛庄,今天却变成了金山银山的开发区。
当年老祖宗曾经在这荒山野岭中开垦荒田,那可是一稿头一铁锹的,把丘岭变成了粮田。肩挑手提的用石头块垒成了堰坝,整成了梯田,用他们勤劳的汗水养活了一辈又一辈的子孙后代。
直到9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地,偏僻的小村庄也沸腾起来。
年轻人都向往城市生活,出门打工到城里买楼房,永远离开贫穷的山村。
村里无人种地了,这才使老祖宗开垦的田地荒废掉。
当年的粮田,如今杂草丛生,变成了废墟。
现在却又变废为宝,大辛庄的每一寸土地比黄金都珍贵。
施工的机械所到之处,挖高垫低,整成了平地,然后挖地基建楼房,改河道修水渠,绝对不会浪费一寸土地。
这一天,辛光明正在办公室埋头办公,辛鹏程、刘计业、辛祥争他们走了进来。
进门后没等坐下,辛祥争急不可耐的说到:“我说光明,(这是他第1次对辛光明这样称呼)刚才俺们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想把咱们大辛庄村再给搬回来……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辛光明说到:“不行,咱们刚搬走才几天,再搬回来,来回折腾,这不是卖了儿子招女婿——找麻烦。”
辛祥争说到:“这你就不懂了,等你们建的工厂一竣工,咱们村的年轻人都要到厂子里来上班。
阴天下雨无法回家,他们就要住宾馆旅舍,有的人甚至还在这里买楼房,与其那样还不如咱们建上几座高层,再给大辛庄的村民每户盖1栋楼房。
辛光明说到:“你说的轻巧,建楼的资金谁出?”
辛祥争没有思考,没有犹豫,张口就来:“咱们村的土地补偿款还没有分给大家,我想用这笔资金建高层。
我也问过几个村民,他们都同意用钱来建楼房。
只要咱们勤俭节约,这笔钱应该够建高层的了。
只是关于土地,那还得你去找李书记,因为只有你才能说服李书记,才能给咱们批建楼的基地。
辛祥争也是个退伍军人,他的脑壳比其他人都灵活,只是没有用到正道上。当他看到辛光明一次次的为村民谋幸福的时候,他被感化了,也决定为村民做件好事。
当他看到他们村变成了开发区,城里的人们都到农村搞建设,他又想把全村人给搬回来,所以就找辛鹏程,刘计业商量。
因为建房的资金不成问题,这次建工厂,政府给了他们村一笔相当多的补偿钱。
只是要钱就不能要地,要地就不能要钱,钱已经转到村委会村会计的账上,建房的土地就成了问题。
辛祥争绞尽脑汁,最后想到了辛光明,他知道辛光明和李书记有着一层亲密关系,只要辛光明能出面,李书记肯定会给面子。
并且他向辛光明保证,只要能帮助把土地要回来,关于建楼的事情,一切有他一个人承担。
他说他有个表弟也是承包队,只要把工程交给他表弟,大家就请放心住楼了。
辛光明费尽周折,最后终于又要到了土地,辛祥争的表弟也开始带人动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