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东安(2 / 2)
他还真下不去这个手。
君睿自然不会追着穆家的人不放,他这边还要打发朝廷的使者。
人家被耽搁在福建,恐怕便是这个年都只能在福建过了。
使者是礼部给事中孙文,人家倒是很谦逊,能不谦逊么,他这差事就是个要命的,傻子都知道这东南是林氏的大本营,是荣亲王的根基,人家在这里如鱼得水,林氏也因为林海的关系得以壮大发展,他却要把人家的靠山弄走,谁会乐意啊?
反正他到了这边就净挨人白眼了。
好在他是读书人,读书人么,敬重的自然也是读书人,林海在东南创立心学,他拜读之后很是佩服,便是被林海这边以要解决心障为名晾了近一个月,他也不觉得被人冷落。
反倒在林海出关后,立即封了拜帖过来,表示要拜见林先生。
林海是知道这些文人脾『性』的,便邀请了武夷山人等人,与他讲经。
孙文自然是大喜过望,这一掉进去,便论了大半个月,反正都是过年,他即办不成公事,自然就紧着私事去了。
在林海的安排下,他参观了阳明学院,又看了那些课程设置,还有教材。
然后又因为教材内容,又与留院的先生们激辩良久。
这么一磨蹭,一个正月就过完了。
各人有各人的过法,今年已经是黛玉在南方过的第四个年了。
她已然适应了南方的生活,现在听了孙文的来意,心中不能不恼,“我们在南方过得好好的,干嘛要去北方?我不喜欢那边。”
她不想去长安,尤其是那边还有贾家一帮人。
林海皱眉:“当日十九说已经与陛下交涉好了,不管我们在南边做什么的。去年君睿才回了长安,结果这才过了多久?就又变卦了。”
贾敏是知道元朔帝的『尿』『性』的,“这做皇帝的,除了他自己,还能信谁?君睿在这边发展得越好,他越不放心。哪怕君睿年纪还小,只怕他心里也是慌的,就想搁眼前看着才放心呢。”
黛玉叹气:“他都在想什么啊,难道十九哥哥不是他儿子?”
贾敏揪了揪她的小脸蛋,嗯,真滑,“你当皇家是普通老百姓家啊,皇家,有许多不得已,很多时候,大家都是身不由己。”很多事,他们也不想做的,只是,到了那一步,也只能身不由己由着形势来推动了。
君睿端着茶杯过来,“放心,我不会回去的,我回给孙大人一份折子,舅舅你也写一份折子吧,把这边的情况说一下,我会帮你在父皇面前解说的。”
黛玉欢呼一声,拍掌道:“好啊好啊,能不回去太好了,我一点儿都不想回长安。”
林海不无担忧,“十九,你确定你能说服陛下,要知道,陛下一旦起了疑心,就很难再相信一个人的。”
皇帝么,总觉得人家要夺他的皇位,尤其以他儿子为最。
君睿笑了笑:“无妨,他还是挺明理的。”不明理也没关系,大不了就打一仗,拳头才是硬道理。
人吗,就是这样的,想不明白,就打一顿再说,打一顿都还不明白,就再打一顿。
只要明白自己打不赢,就再不会东想西想了。
那么大的年纪了,不说修身养『性』,还成日家胡思『乱』想,那样对身体不好。
黛玉心事一放,顿时就活泼起来,伸手去拉君睿,“十九哥,十九哥,咱们去看花灯。”
福建这两年『荡』平了海寇,大家生活平稳,且因海贸的缘故,大家的收入都不错,也舍得在过年的时候花销。
大家一高兴,那花灯在大年三十就开始往外挂了。
一家挂,百家跟风。
于是这个年,当真是过得热闹,一到了晚上,就见这地上的花灯与天上群星争光。
小孩子们手上提着灯,互相追逐,挨家挨户的上门拜年,讨糖果,这个才是他们最喜欢的,一年到头也才一次呢,他们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吗?
肯定是不可能的啊!
一路欢声笑语不断,大家互相显摆自己的战绩,这新年的气氛越发的热闹了。
君睿地位高,虽然是小孩子,他也不过就是到林海家拜望一下。
至于如黛玉那般,他是不要想了,估计一上门就会把人一家人都弄得战战兢兢的。
跟君睿的清闲比起来,黛玉是极忙碌的,比之君睿母子和林海夫『妇』,她要亲民接地气得多,真真是走东家看四户,忙得脚不沾地。
这个年,她过得是极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