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1 / 2)
年底的时候,夏及己把在心里放了十几年的打算说了出来。
“牧之,明年春天,我们带上儿女回扶都看看吧。”
十几年前他们南下的时候,那时候她就说过以后要和牧之一起回他的祖籍扶都看看的。
如今儿子快十三岁,女儿快六岁,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好,我们开春就去。”李牧之将及己拥住。
回扶都也是他心里一直想要做,却又有些犹豫的事。
去扶都路程遥远,夏及己早早就开始准备了。
家里双马拉车的马车有两辆,她列了张单子,把要带的东西都整理了出来,一样一样清理好。
另外她让人打了两个做饭的炉子。
他们在途中的时候可以偶尔像十几年前她和牧之去南央那样,在途中用炉子做饭。
带着儿女们,他们还可以在路边野餐。
两辆马车由两个小厮驾车,年年带着他的书童坐一辆马车,夏及己夫妻带着女儿坐一辆马车。
阳春三月,一家人告别夏二郎夫妇,南下去了扶都。
这几年他们家每一年都会到京城去,途中见识过不少风情地貌和不同的人文。
扶都在最南边,这沿途的风情地貌和人文又与去京城途径的那些地方的情况不一样。
年年对这些风情地貌和人文的特点,差异很敏感,他总能透过这些不同看到很多常人不曾意识到的涉及地理,经济,人力发展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夏及己和李牧之以往每年去京城的时候都要换路线,甚至绕很远去的原因。
读书不是闭门造车,多出去走走,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体会不同的人文风情,体会人间冷暖,人间辛苦,增加对于各个城市的了解,对于祖国的了解,对于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这些都可以塑造年年的性格,加深他的感悟,也为他以后从政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到达戚枫镇,夏及己在酒楼吃饭的时候和儿女们讲起了十几年前,她和他们爹在这遇到刘楚才姐弟以及那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县令的事。
年年和思夏竟是不知自己的爹娘还遇到过这种事情。
哪怕只是听他们娘说起,两个人都气愤不已。
夏及己于是趁机将她之前说过的那翻话再说了一遍。
“如果你觉得朝廷失力,官员不作为,那你就去考取功名,自己做一个好官。
如果你觉得人民没有素质教养,那么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高修养的人。
如果你觉得旁人愚昧,那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国家不好,那你就去建设它。”
兄妹两个将母亲的话深深记在脑海里。
夏及己这一个故事和她的一席话在她一双儿女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后来李槿年位极人臣,深得百姓们爱戴,他深知他能走到那一步,和父母的教育脱不了关系。
夏及己他们不着急赶路,一路上走走停停,看到了不少风景,遇到了大大小小的一些事。
等到他们到达扶都,已经是两个月后的事了。
“这就是扶都呀。”夏及己曾经在脑海里幻想了很多种扶都的样子,真真看到了,发现和自己幻想的样子都不一样。
“爹爹就是在这城里长大的。”思夏对城里的一切都很好奇。
“是,爹爹还有你们的祖父祖母们从前就是生活在这里。”李牧之站在城门口看着街道上的房屋和行人,竟是生出了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夏及己紧握住了他的手,李牧之侧头,夏及己朝他笑了一下。
李牧之回握住她的手。
马车先去了福来客栈,李牧之牵着妻子女儿,和儿子一起走在大街上。
因为到了城里的时间较晚,他们在城里稍微逛了一下就去客栈休息了。
第二天上午,李牧之才带着妻子儿女去了他们以前的老宅。
李牧之看着眼前的牌匾上的李府二字。
时过境迁,此李府已经非彼李府。
李牧之在门外看了良久才和一家人离开了。
后来的几天,他便带着妻子儿女将他儿时走过的巷子都走了一遍。
每走到一个地方时,他还会和他们说起,他以前在这里发生过的一些趣事。
到达扶都的第六天,夏及己说要送李牧之一份礼物。
李牧之看着妻子和儿女的神情,不知道他们悄摸摸给他准备了什么礼物。
他回想了一下,这些天他们基本上都在一起,只有三天前,及己说陪年年去买笔墨纸砚,让他在客栈带思夏。
他们应该就是那个时候给他准备了礼物。
当李牧之再次站到李府门外时,他发现门上的牌匾已经被摘了。
夏及己将一张房契递到了李牧之手里。
“你竟是将这宅子买下来了?”李牧之这一刻十分动容。
他心里也曾生出过一种想要把宅子买下来的想法。
可是如今他们已经在北边定居,这扶都以后怕是也难再来了。
买了也只是让它空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