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游山玩水遇故人(1 / 2)
话说陈子云总算是还了偷窥林家《辟邪剑谱》的人情,这心头没有了人情债自然是一身轻松。
来的时候为了赶时间救人,这福州到衡山城的一路都是策马狂奔,根本就没心思在意别的事情。
如今事情办妥,自然也就不着急回去,本来跟福伯交代也是出来要一个月为期的,现在还不到一周就把事情处理了。
剩下的日子,自然要好好的游览一番。以前他只是一个窝在陈氏家族周边,一心读书的书呆子,如今有机会出来看看福州以外的世界,当然不会浪费这么一次好机会。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来朝廷也鼓励中了秀才的生员能主动去游学增长见闻的。要不然以后考取了功名当了官,却对地方上的风土人情一点都不了解,这官怎么能做得好。
既然来了湖南,陈子云作为一个读书人,传承千年的岳麓书院自然是一定要去的。
与现代被当成一个旅游文化景点不同,此时的岳麓书院依然发挥着他教书育人的功能,而其中每年为朝廷贡献的人才也是不胜枚举。
陈子云在拜访书院的时候,还结识几位同样身为秀才的青年才俊。
陈子云欣赏他们那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能见到的风流才情,那几位也是被他别出机杼超人见识所折服。
一行人趁着春光还好,相约携手同游洞庭湖。
泛舟湖上,当庭对诗,煮酒楼中,静看岳阳。
陈子云也是体会到了,远离那些腌臜的江湖事情之后的舒爽享受。
可惜,春光再美也留不住行人。
在几位友人的一派惜别声中,陈子云乘船沿江而下,一路又到了江西。这次陈子云没有再去游览鄱阳湖或者滕王阁,只是在路过九江的时候,登了一次庐山。
可惜那庐山瀑布终究只是诗仙的夸大之词,不过总算也是领略到了苏子瞻的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怀。
庐山的雄、奇、险、秀果然是非同一般。
进了福建之后,陈子云反而倒是没有了继续游历的心思,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现代思想影响,对于那些在家门口的景色总是习惯性的视而不见。
因为那些东西总觉得太近,而现代的交通又过于便利,总觉得什么时候去都可以。
可实际上,如果不是有外地的朋友过来,不得不带人去找个地方玩,估计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选择去就近的景点玩。
似乎有一种魔力,总是吸引着人们奔赴远方,似乎只有那里的景色才是迷人的。
陈子云这趟出门,直到回到福州境内却也将近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这一趟虽然多半是在游山玩水,可心里难免也乘积了一些疲累。
这次回去,他计划基本就是足不出户的安静读书了,为了即将到来的人生第一次“秋闱”做好准备。
可有些东西,往往都会在人们做好计划之后才出现,比如此时的陈子云,他刚从马上下来,正准备入城,却是有人直接迎了上来。
“恩公,恩公慢走。”
陈子云一开始还以为不是在叫自己。
直到那人直接挡在了自己面前,还向着自己深深的鞠躬行礼。
陈子云疑惑的看着这张有些脸熟的面孔。
“恩公,在下米为义,是刘公的二弟子,我等众人皆在等......”
“你先等等。”
陈子云此时也想起了这个在刘府见过一面的衡山弟子,可万万没想到这人竟然能找到福州城来,自己是哪里漏了马脚,还是这一路都被人盯上了。
既然米为义能找到自己,是不是意味着嵩山派也一样能找过来,可随即又想到,嵩山派找过来又能如何。
在这福州城里,要对付几个来路不明的江湖人士,自己甚至都不用亲自动手,只要招呼一下官府的差役,这些人根本就在城里待不下去。
“你怎么找来的,其他人也来了?”
“是的,恩公,自从您巧计救了我等,我们就一直在衡山城外等您,可是您久等不至。
我们又怕嵩山派的人追上来,就根据您的口音判断,一路朝着福州而来。说来也是奇怪,我们沿路打听您的名讳,这FJ省竟然无一人听说过。
起初我们只是觉得您真人不露相,后面才反应过来,您可能用的不是真名。
所以到了福州城后,我们就轮流安排人在城门口守着,我们没有您的其他信息,也就只能用这种笨办法。
好在天见可怜,今天终于是等到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