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计(2 / 2)
九江。
宁王大军乘船平平安安的进入九江城中。
九江已经成为宁王控制最大的城市,特别是在南昌失陷之后,就成为宁王的大本营了。
宁王听着下面的人汇报情况。
“如今,九江,南康两府各路官员都愿意奉殿下为主,再加上半个安庆府,人丁百余万,钱百余万两,粮食数十万石,可以粮草充足。”
李士实将宁王的基本盘全部说了出来。不过李士实比任何人都知道,这只是纸面上的实力了。
什么官员的拥戴,什么钱粮多少,都是建立在宁王数万大军的基础之上,只要这数万大军一旦失败,剩下的再多也是别人的。甚至是平叛领军人物的私财,这都是潜规则了。
宁王也知道这个道理,问道“刘先生,现在军情如何?”
刘养正说道:“殿下,许泰所部停留在马当山,现在还正在清理拦江铁索,他们最少需要数日的时间,所以殿下要南征,不得不先将追兵处理好?”
“刘先生有什么意见?”宁王问道。
“请殿下留一位大将,镇守九江,特别是湖口。鄱阳湖水面广阔,并不是长江可比。适应海船航行。所以,镇守九江的大将,必须小心封锁南湖嘴,不能让许泰的海船进入鄱阳湖。”
刘养正对宁王做出了整体的战略规划。
南湖嘴是长江与鄱阳湖之间的分界线,是一个堆积起来的沙洲慢慢的与西岸相连,将长江与鄱阳湖之间,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缺口,就南湖口,让湖口成为了兵家争夺的要地。
只是在湖口封锁了鄱阳湖与长江之间狭小的水道。不管长江之中有多少船只,也进不了鄱阳湖之中。
当初石达开与曾国藩在鄱阳湖大战的时候,石达开就在这里做手脚,一下子给曾国藩一个狠狠的教训。可见千载之下,英雄所见略同。
宁王微微沉吟一下,他要考虑人选,留谁镇守九江。最后,宁王说道:“涂钦。”
“臣在。”一个战将站了出来。
宁王身边的武将也是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就是宁王府的家将团,他身边的侍卫。这些人都是宁王府从小培养出来的,最得宁王信重。
只是可惜的是,这些人都被荣华富贵给养残了,根本没有多少人成才,也就一个王纶而已。
而另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宁王从草莽之中,招揽过来的人。
而涂钦就是这一派的首领。如果其他时候,宁王还想安排自己心腹之人,但是这个危机关头,他不敢有一丝怠慢,所以选定的人,就是涂钦。
“九江就留给你镇守了,几乎特别关注湖口。不许一艘船从湖口进入鄱阳湖之中。”宁王说道。
涂钦大喜,他终于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说道:“臣如守不住湖口,自当提头来见。”
宁王安排了九江镇守之事,将目光看向刘养正。
刘养正说道:“南昌之战具体消息已经传过来,宜春王擅自出战,于樟树镇被伏击,万总管是被城中大族里应外合出卖的,纵观王阳明两战,从来不敢以堂堂正正之战,临敌,只能说明两个问题,就是王阳明手中的兵力相当有限。王阳明在南赣剿匪的时候,只有不足五千人马。即便汇合南方各府县兵力,也不会超过三万,而且都是没有怎么训练的乌合之众。如果堂堂正正之战,自然能一战破敌,唯一担心的是南昌坚城。”
南昌坚城到底有多坚固,这些人都常年生活在南昌城中的,对南昌城最为了解不过。他们之前所想的不过是是如何守城,但是现在将自己换成了攻城一方,立即觉得脑门生疼,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了。
刘养正郑重其事的说道:“我们不能重蹈覆辙,再现在安庆城下一幕,必须尽快击败王阳明,扫平江西全省,再以江西全省之力,与正德相抗于湖口。故而必须引王阳明离开南昌城。”
宁王前倾问道:“如何引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