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攻受互穿第五十七遭:(1 / 1)
闻道成不让长乐王独自去调查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看出了顾乔不想让长乐王这么做。
至于顾乔为什么不想,如今还有外人在场闻道成也不好问,但闻道成相信顾乔这么做总有他自己的理由于是闻道成问也没问就直接让顾乔如愿了。
“我们不是要把您彻底排除在外”顾乔与闻道成配合默契在闻道成快把人忽悠瘸了之前对长乐王进行了一些更加委婉的补充“毕竟这件事还是您最先发现并告诉我们的我们只是觉得与其让您什么都不知道地独自去涉险,不如先派人打探一番再做打算。”
温篆迅速跟上了频道,虽然他也不一定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跟着太子殿下和自家妻弟一起说,总是没有错的:“至少我们要搞清楚这个张叔为什么在您小时候就跟在您的身边,并对您说了那样一席话对吧?他总不能这么有前瞻性在那个时候就料到了未来的某天我们这边会出现旗帜问题这伏笔埋得未免也太早了一点也很没有必要。”
最主要的是张叔怎么会知道犼的?这在前朝应该也是很少一部分人才知道的东西。
长乐王是个真傻白甜特别甜对于他喜欢的人总是特别相信,他目前就比较喜欢顾乔,温篆其次,太子……
也是个好孩子,就是看上去凶了一点,但是和三皇子护国一样。
祖传的别扭。
长乐王终于点了头,给顾乔一个他绝对不会一时冲动的保障,他也确实觉得顾乔和温篆说的有道理,如今可不是逞英雄的好时候,还容易打草惊蛇,不如从长计议。
“我这边再回去想想,看能不能再回忆起什么,会随时继续告诉你们的。”
顾乔已经习惯了应付种种自主意识很强的刺头,冷不丁遇到长乐王这么一款老实的,简直快要感动哭了,赶忙对长乐王保证:“我们也是,在打探消息的过程里出了任何问题,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与您进行沟通。”
顾乔不想长乐王参与是怕长乐王像话本里那样遇到生死大劫,但顾乔也不会打着为了长乐王好、要保护长乐王的旗号,就剥夺长乐王的知情权。
事实上,有时候往往正是因为什么都不知道,才容易酿成悲剧。
长乐王最好的状态就是掌握全局,又不至于意气用事去做什么傻事。长乐王对于这种安排也很满意:“所以,我也应该去找护国说一下?”
“别让老三知道!”
“请一定要让三殿下知道。”
闻道成与顾乔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脱口而出了截然不同的内容,两人诧异对视,然后又齐齐改口。
“让老三知道也不是不行,告诉他,别瞎掺和。”
“也可以不让三殿下知道,但请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很好,再次同时说出了不同的内容。
长乐王喷笑出声,他就说吧,老闻家是被统一发放配置的别扭,都是好人,就是嘴巴不饶人。未免继续闹乌龙,长乐王拍板决定:“行了,我会看着办的。”
“麻烦您了。”顾乔还是那么客气。
等长乐王走远了,还能依稀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太子教训顾乔的声音:“你对他那么好做什么?你到底搞没搞清楚你和谁是一伙儿的?”
嗯,周叔辩酷爱拉人站队的小毛病,就是从太子身上学来的。
闻道成看上去无坚不摧厉害得很,其实私下里最记仇的还是自己人不站在他这边,这也是他在最一开始和武帝闹矛盾的根源所在。
年幼的闻道成无法接受他母后就这么离开了他,觉得是有人下毒害死皇后,要彻查后宫,不论是宫妃还是皇子公主,乃至是命妇宫人,只要能有机会和皇后接触的人,一个都不放过。反正他是不会相信他母后会这么早早地撒手人寰。
但武帝却只轻轻地对闻道成说了一句:“别闹了。”
对于武帝来说,这有可能只是在伤心之时的寻常一句,皇后是他的家人,其他人也是啊。但在闻道成听来的感觉却是天崩地裂,他的父皇也不站在他这边了,他们再也不是一国的了。
太子丧母后过于极端,武帝也不懂得好好解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幸好,闻道成看着眼前一个劲儿和他保证他俩才是天下第一好的顾乔,他有顾乔了,再也不是一个人了。
“幼稚不幼稚啊,还天下第一好。”闻道成嘴上嫌弃,眼神却在威胁顾乔,你敢停下来试试?
顾乔只能继续说。
等说完了,才把目光转向了自动隐形了的温篆,这才是顾乔真正想要倾尽一切去保护的人,他还等着温篆和他表姐成婚呢。
温篆还不知道自己此时此刻在自己小舅子眼里已经是个易碎的珍惜物品了,见顾乔看过来,觉得玩闹结束了,他们终于可以继续讨论正事了,积极参详,小心筹划,想要在这件事里贡献出一份属于他的力量。
温篆比长乐王要知道更多与长乐王有关的事情,但必须得等长乐王走了才能说。
准确地说,是与东海王有关的事情。
“我从我祖父那里听说了一些当年的事情。”好比东海王为何在即将划江而治的关键时刻,毫无预兆地就转而选择了带部下向归顺,这件事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至今还在被人津津乐道,衍生出了无数个版本。
类似于“东海王倾心于太后”“太祖对东海王下了降头”的混账之言都有,但总之就是这事根本没办法用常理去解释。
这些是哪怕对皇室的小辈都三缄其口的历史,温篆能够知道,完全是托了他有一个活得够久,又不管在何时都消息灵通的祖父。这也是在出了犼的事情之后的同一晚,温老爷子写给温篆看的,都不敢用说的。
这无疑是一个十分之正确的选择,因为当天玄铁卫就在温府书房门外的树梢之上,温老爷子但凡暴露了这件事,他大概就没什么安生日子了。
“当然,我祖父知道的也只是一个大概,与事实也许还会有一些出入。”温篆又打了一剂预防针,“但大体上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温老爷子之所以告诉温篆,也是希望温篆找个合适的时机转告太子,帮助太子能够有一个判断。
从答应了周皇后,送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嫡孙去给太子当伴读的那一刻起,温老爷子就已经是再铁杆不过的太子党了,屁股决定脑袋,他对太子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温篆也不敢直说,继续学他祖父,用手沾着水,缓慢地在桌上写了起来,一点点还原了当年的真相。
其实故事说来挺简单的,并没有大家猜的那么玄乎,只一句东海王娶了前朝的公主。
东海王一生只娶了这么一个发妻,敬重异常,又爱如珍宝。夫妻感情极好。东海王妃也不知道自己是前朝公主,她的身世具体来讲就是个典型的“渣男一夜风流不认账,伤心的世家小姐带球跑”的悲伤故事。只不过在一般带球跑的故事里,最后会是渣男看见孩子,幡然醒悟,追回母子,大团圆结局。
但现实是,前朝末帝是打死也不认,因为他不会要一个世家小姐给他生的孩子,一心守着寒门出身的皇后,希望她能生一个嫡子,气死所有世家。
世家小姐生的是个女儿,而不是儿子。
这女孩一出生就被世家视为耻辱,草草送到了乡下的庄子里,没把她送人,只是觉得也许未来可以从她身上再图一点什么。
可惜,前朝末年这天灾人祸的,养东海王妃的乡下庄子就不幸遭了灾,据说她在被转送到其他地方的时候不幸中了流矢,死了。
东海王妃当然不会死,她还很戏剧化地被英雄救美,结识了尚未婚配的东海王。
王妃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只一心想要逃离那个不断拘禁虐待着她,也从不会有人关心她的庄园地狱,在和东海王成婚后,也一丝一毫都没有想过要去探查自己身世。
她不想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可东海王妃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故事体质,她大概也没有想到,在她万分摒弃的身世里,竟还掺杂着前朝公主这么坑的身份。
或者可以这么说,参与逼死了前朝末帝起义的东海王,娶了前朝末帝仅剩的遗孤。
是太后最先知道的这件事,她从没有想过要用这件事要挟任何人,甚至是准备把这件事烂在自己肚子里的,所有相关的证据都已经被太后毁了。东海王妃前二十几年没有父亲的人生也过得很好,她并不需要去知道一个根本不负责任的渣爹的消息。
可是,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不透风的墙的,太后不去主动说,她也根本藏不住秘密,因为她有说梦话的习惯。
太祖与太后同甘共苦几十年,一直都是夫妻同床共枕,也知道老妻这个忍不住说梦话的毛病。事实上,不少妻子受过的又不想让他知道的苦,他都是通过这种渠道知道的,他甚至知道妻子已经知道他藏私房钱的地方了,夫妻俩经常玩这种“我知道你知道,但我什么都不说”“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我只是假装不知道”的奇怪游戏。
总之,太祖知道了这个秘密。
太祖与前朝的仇实在是太大了,早已经是不死不休,根本没有办法化解的局面,这也让他无法坐视还有前朝皇室就活在自己的眼前。
东海王妃柔弱无辜没有错,但只要她和她的孩子流着前朝皇室的血,就已经足够让太祖寝食难安。
太祖与东海王算是英雄惜英雄的关系,没多大仇恨,但也没多大友谊。
反倒是太后一直挺同情东海王妃早前的遭遇的,爹不是个好爹,娘也不是个好娘,落了一身病根,若不是东海王,乱世之中以她的倾国之姿指不定还要再遭多少罪。
太祖直接就拿着秘密去找了东海王,他也不是那种会用这种东西要挟的性格,他当时的打算是拼着与东海王撕破脸,再打一仗,也不可能让前朝血脉活下去。前朝末帝所有的后嗣都已经死了,东海王妃是唯一的漏网之鱼。
东海王妃是什么都不知道,但前朝血脉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了,只要这血脉一直在,前朝的人就不会死心,天下早晚还得乱,他们辛辛苦苦争取来的就什么都没了。
太祖之所以选择先告诉东海王,只是希望东海王知道,他撕毁马上即将和谈的条约,不是他这个人多么不地道,枉顾天下百姓的安宁,实在是他也没有办法。
若他赢了,他就永绝后患若他输了,他也认了,秘密还是会烂死在他们夫妻的肚子里。
太祖是个敞亮人,东海王也没有多么卑鄙,事实上,若不是前朝太不是个东西,让大家真的活不下去了,又有谁会想要反抗呢?
他们都是从小学着天地君亲师的道理长大的人。
在利益还没有彻底熏瞎了他们的眼的时候,他们都还是讲道理的人。
谁也不知道太祖和东海王是怎么谈的,但结果就是,他们各让一步,太祖也不知道是妥协亦或者是心软了,他最终也还是没有想尽办法去杀死东海王妃,也没有把这件事捅出去。东海王则主动拱手认输,带着王妃偏居了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