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不靠谱”的小先生们(2 / 2)
对此,他是这么说的:“都是半大小子,放在农家就是半个壮劳力,女院那边的小姑娘们更是七八岁就能帮着料理家事,若是连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都不懂,还活着干什么?浪费粮食!”
秦卿觉得他的话过重了,毕竟中学招生的最大年纪也才十二岁,在前世也就小学六年级,还是小孩儿呢,但容昱坚持,她也只能同意。
此时瞧着众人似乎都没在意,秦卿也就放了心。
第一年只有国文、算术和体育三门大课,第二年就要根据兴趣分班了,目前中学共开设木艺、铁艺、匠作、农科、养殖和医学六个班。高昇在此也明言道中学学习的都是入门级,要想更深层次的学习,就要考入大学。至于教授这几门学科的先生,除了医学是由吴太医带来的一个弟子方杰教授,其余五科都是容家自己人,像木艺班的先生李想,就是云罗村村长的侄子,之前在云建筑跟着老木匠学习,此次台澎缺人,他自告奋勇地来了,然后在完成了学校的建设后就被秦卿安排了先生的差事。
男院这边介绍完毕,就轮到了女院,杨秀不擅言谈,便由高昇代为介绍。
与男院那边稍有不同的是,女院头一年有四门大课,体育不必说,自然是杨秀出面教导;国文则从容家跟来的下人中选了一个能读会写的丫鬟,名唤芙蕖,由她教授小姑娘们基本的读写;而算术一科,又是一个十岁的小先生,叫郭佳,不过与容萱不同的是,她是被继母发卖,好在小姑娘没有因此怨天尤人,学习十分认真刻苦,虽不及容萱,却也能胜任先生一职。
按理两人应该互换,但郭佳性子有些腼腆,就算小学都是一群六七岁的小娃娃,她依然害羞,这般下来,只好让她留在女院,让性格更为爽朗大方的容萱去了小学。
最后便只剩下礼仪课,这门学科只有女院有,负责教授的先生却是陈师爷的妻子赵氏。
赵氏带着儿女来台澎也有月余了,每日除了伺候一家子的一日三餐便是教导儿女,不过陈师爷的一儿一女,长子今年十三岁,已经过了童生,小女也十一岁了,能让赵氏费心教导的地方实在不多,又听丈夫说了九月将会送儿女进校学习,她便想着找些事情做好打发时间。秦卿在赵氏带着儿女来台澎的第二天就见过了人,然后完全被赵氏身上散发的大家闺秀气质所折服,正好女院缺个礼仪先生,她便极力邀请赵氏出任。赵氏想着女儿也要进校,而且学校还是封闭教学,一月也只四日假,平时见一面都难,而礼仪课虽然是大课,却也不是天天都有,只每三日的下午一个时辰,下了课就回府,倒是不耽误家里的事,于是在与陈师爷商量过后就应了下来。
至于第二年的兴趣班,那就简单的多了,同样是从各铺子和作坊抽人,纺织、刺绣,甚至是曲艺类都稀松寻常,只医学和护理,却是惊掉一票人下巴。
高昇道:“如今世上,医者多是男子,女子就医多有不便,县令夫人感念女子不易,特意拜托了太医院妇科圣手吴太医亲自教导,日后学成,倒是岛上女子、妇人们的福音。”又道:“另外女院还开设有护理班,不仅教授传统的护理知识,还会教女学生们产前产后的护理,日后诸位家中有妇人生产,也有专人伺候。”
此话一出,男人们还没什么,前来观礼的各家夫人却是激动不已,妇人生产就是一只脚跨进了鬼门关,更别说生产后还要坐月子、照顾孩儿,若是有懂得生产的专人伺候,省了多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