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商谈2(2 / 2)
现在身为华亭县令,也就必须为提高华亭百姓的生活,而去想方设法为自己治下百姓谋福利。
眼前的制盐,不就是一种方法吗?
这个问题,李泰还真是想过,回道:“其实不是本王不想在华亭晒盐,主要是有两点考虑。”
“其一呢,一旦本王将盐田做好了,拿到第一桶金,最后肯定会交给父皇,到时马先生,你说这华亭的盐田,本王是交还是不交”。
“交的话,这期间的利益也只能是父皇的,我们华亭只是给父皇提供一个晒盐的场地而已,收入是微乎其微。”
“不交的话,能不能保住,本王也不是很清楚。”
马宾王点头,明白了越王的担心,盐铁这一块不是一般人能沾的。
越王敢制盐,不也就是占着自己的身份,即使如此,早已想好将之送出去的打算。
也许有人会说,世家不就有很多制盐或者炼铁的吗,看长孙家就是大唐头号的铁商。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将制盐送出去?
因为世家在大唐根深蒂固,联合起来能有跟皇帝相抗的实力。
一个年幼的皇子,还不是任由李二揉捏。
马宾王轻叹一口气,一个发财致富的路子就这么没了,言语中还是有些沮丧:“那殿下的第二考虑呢?”
李泰看着马宾王笑笑道:“这第二点考虑,就是放在马先生身上了。”
马宾王愣了一下,不解道:“马某现在确实是华亭县令,可不明白殿下的意思。”
“第二点嘛,说简单点,以后本王就看不上精盐的收入,当本王的制盐法出世后,经营妥当的话,必然会导致精盐跟粮食价格相当,马先生觉得会发生什么情况。”
不待马宾王回答,李泰接着说道:“只要本王能顺利的从今年的精盐中,获得足够的利益,本王的很多计划就能提前施行。”
“这华亭就是本王试验地方,希望马先生能助本王,本王不需要马先生做其他事情,只要能顺利的让本王完成计划就好。”
马宾王苦笑,一个制盐就耗费那么多的脑细胞,不知道呢后面的计划,会不会出现比制盐更繁琐的事情。
“好吧,马某尽量吧”
“说实话,一个县令对马先生这样的人才来说,起步太低,不过马先生放心,本王的封地还有三个州”。
“只需三年,本王保证给马先生一个刺史位置”。
马宾王苦笑拒绝道:“殿下,亲之方知其难,这官位马某希望步步为营,不想操之过急”。
李泰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本王倒是莽撞了。没想到马先生目标远大,那升官的事情本王就不提了。不过三五年后,你要是还想在华亭,怕是到时父皇也不会愿意。”。
给自己三五年的时间,或许不能将华亭发展成扬州和苏州那样的繁华,但也不会相差太远,如果事情格外顺利的话,也许还能进一步发展。
真要是在马宾王的治下,华亭县来个华丽的转身。
即使现在还不是后世的经济发展论,也会被李二看在眼中,那是必然之势,到时这升官发财,还真不用自己操心。
脚踏实地,能挡住外来的诱惑,这也许就是马宾王后来能成为宰相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