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对策(2 / 2)
朱友建听了半天,大臣们说的这些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想着怎么节约银子和粮食,可省出来的那点钱根本无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就一个说募捐的,估计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这可不是后世,大明从上至下就没有任何人会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想法。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些官员们不是没有捐点钱的打算,但他们最多也只会拿出自己明面上的那一点俸禄。想要他们割肉,那是不可能的。朱友建心里很清楚,其实这些个大臣还是在盯着自己的内帑呢!虽说朝议开始时朱友建就一口回绝,不答应再发内币,可百官们都知道只要大家坚持,皇上到最后还是得妥协,同意发内币解决问题。
可是发内币不就等于是小太爷一个人捐钱?MDZZ,凭什么你们扣扣索索,掏个千八百两就肉疼的不得了。可小太爷一掏就得几十万上百万的往外出钱?真当大明是小太爷一个人的?
所以这个缺口如果不堵住的话,自己再发内币去解决问题,那以后但凡出现点事情,那么大臣们就肯定要齐声恳请自己发内币了。到了那个时候,就真的成了负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局面了。
因为朱友建很清楚,不光是陕西的大旱,大明现在正值多事之秋,以后的几年,各种各样的问题会纷至沓来,自己的内帑可不是聚宝盆、摇钱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就现在剩下的那点钱,这么用下去,要不了两年就会被挥霍一空的。即使加上别院的收入,那也是不够这么用的。
况且陕西的旱灾可不是就这一次,从崇祯元年开始,之后接连几年内,可一直都是这样的情况。陕西的问题若是解决不了,光是这一个,就会让自己慢慢走上崇祯皇帝的老路。
可这些话朱友建又没办法和大臣们明说,不然这些臣子们不是把他当作神棍,就是会觉得皇上这是得了失心疯吧。这两样哪一样对于一个皇帝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坚决不能这么做的。
可事到如今,问题必须要解决啊!思来想去,大臣们也说了这么多能用和不能用的办法,朱友建也确实没有太好的法子了,叹了一口气,打算就先按照大臣们说的这些办法先去做,能节约一点是一点,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实在不行,自己再发点内币,先把今年熬过去再说吧。
就在朱友建打算让退朝的时候,时任户部左侍郎的毕自严出列奏道:“皇上,臣有一策,可使我大明数年内都能粮食充盈!”
关于毕自严这个人,朱友建还是比较了解的,是明末数得上的理财高手,可以说要是没有毕自严的打理,崇祯时期大明朝廷的财政早几年就得崩溃了。大明能在崇祯一朝坚持十七年,可以说,毕自严也是功不可没的。
其实原本在天启六年的时候就已经升任了户部尚书,只不过因为他和魏忠贤不对付,所以做了户部尚书没几天的毕自严就被迫称病致仕,以避开魏忠贤的打击报复。
而朱友建继位后,对于毕自严这样的大才,自然也是不会放过的。这样的人才,不拉到自己的阵营中为我所用,那自己岂不是脑子进水了?
不过人家郭允厚在户部尚书的位子上干得好好的,还颇有政绩,这两年也是呕心沥血,不但没捅出篓子,还总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这样一来,自己也不好让人家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人。所以朱友建仔细考虑了一番,就先让毕自严做了户部左侍郎,他们两个再加上一个程国祥,可以说把户部打理的是井井有条,少让朱友建操了不少的心。
“毕卿有何良策,速速道来!”朱友建心中大喜,不禁把身子向前探了探,双眼巴巴的望着,就等着毕自严的这个答案了。
“回皇上,在安南之南有一国,名曰‘占城’,占城境内土地肥沃,粮食可一年三熟,因而盛产稻米。天启五年时,其国曾派使者入朝,向先皇提出,愿岁贡稻米数万石,只希望我大明能制止安南对其国的紧逼。”毕自严开口说道。
不过这番话朱友建却听得是一头雾水,有关于越南那边的情况,他虽不是一无所知,但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像占城这种小国他更是只听过一个名字,具体情况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甚至可以说他都以为现在的越南已经被安南统一了,根本没想到竟然还会有占城这样的一个小国存在着。
毕竟明仁宗朱瞻基在位时大明放弃了对越南的统治,明军全部北返,撤回了国内。安南已经取得了越南的统治权,按照自己的思维,他们又怎么会放弃统一越南的机会?所以刚刚毕自严说的这些,他是真的不怎么清楚的。
从朱瞻基时到现在,差不多都快两百年了,安南都还没把占城完全吃掉,这真的是有些无法想象。不过反过来想,占城给自己岁贡几万石稻米,就想让自己替他们出力对付安南,这也太天真了吧?
正在朱友建思绪有些跑偏的时候,只听毕自严接着说道:“不过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朝廷并未答应,至于他们后来又提出的以稻米换兵器马匹丝绸等条件,也就这么搁置了。臣以为,如今我大明缺粮,完全可以与占城进行互市。可先勒令安南不得再进犯占城,之后并用丝绸瓷器茶叶等去换取占城的稻米。如此一来,数年之内,都能解决我大明缺粮之困。”
毕自严说到这里,朱友建立刻醒悟过来,心中顿时一喜:对啊!自己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大明是缺粮,可中南半岛不缺啊!别看那些国家都不大,可一个比一个粮食多。只要自己跟他们进行国际贸易,那还怕没有粮食吗?大明现在可是不缺茶叶瓷器,一旦能够大规模进口粮食,也可以抑制、打压国内的那些粮商,让他们无法随意抬高粮价,这也是一箭双雕啊!
“诸卿对此有何看法?”不过朱友建面上还是不露声色,看向众人。
“皇上,依老臣之见,这安南虽为我大明属地,但终究不服王化已久。若要令其不得再次进犯占城,安南未必就会听从。我大明若为占城的些许稻米再与安南交兵,这又是一笔开支,只怕是入不敷出。再者,占城来使已是天启五年的旧事,如今已过去三年,占城现今的情况如何,尚未可知,还需先派人打探才是。”韩爌这是老成持重之言,他对于海外藩国也是不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