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1 / 2)
且说郭云瑶自郭老爷那里接过一家绸缎庄,稍作休整之后,就急着走马上任,视察店铺去了。
郭老爷当年和夫人是私奔,出了京城,便是做了与两边家里都断绝关系的想法的。
镇远侯府出身的郭老爷,自小不像兄长一样有一副强壮的身板,被老夫人养的仔细了些,愈成年愈有些小树苗要长歪的趋势。
儿子武学资质平庸,好在偶尔也能静下心来读些各种书籍,老镇远候便动了让他入仕的打算,还给他找来了不少京城名人做老师。
可谁也不想,几年下来,这厮竟气走了无数名儒大师。后来镇远候腆着老脸求了杨赞,也就是郭夫人的父亲,时任国子监的老师头上。
镇远候与杨赞本没有深交,年少的郭老爷在闹腾了几年之后,似乎也懂事了,竟跟着杨赞安稳学了半年。
可半年之后,发生了一件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事情,郭老爷竟然直接将杨家视若眼珠子的女儿给拐走了。
从此,两家彻底交恶,老侯爷气急了,也在外边声称没有郭老爷这个儿子。
到了平城之后,人们都以为这两个怎么都搭不到一起的人,日子会过的乱七八糟。
但另所有人吃惊的是,郭老爷竟是一把经商的好手,他靠着手里的一点银子和朋友的接济,做起了布匹买卖。
人在世上,就脱不开衣食住行四个字。
贩卖布匹,成衣,乃至是一个小小的荷包,这些加在一起,营运的当,也能创下一番不薄的家底。
后来在这方面得了利,郭老爷又扩大了生意规模,在各地开了很多分铺,光是在江浙一带就占据了近乎一半的市场。
有了绸缎庄做第一桶金,他又开起了银号,近几年做起了货运行,郭家的产业也在不断扩大。
虽然与京城那些生意遍布全国的有名的皇商们还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在江浙一带也算是有名的富户。
郭老爷此次同意郭云瑶的请求,有关叔的很大一部分功劳。
此次要是郭云瑶有了事情可做,她也不会偷偷跟着自己跑去须玉山,还胆大的潜进去做内应。
在郭老爷和关叔的印象里,郭云瑶从小就是小孩子心性,对什么喜欢也不长久,这次索性就给她一间商铺,权当是给她找些事情做,或许也能少闯些祸。
还有就是郭云瑶婚事算是定下了,虽然郭老爷心里还有些小心思,但袁承峻此次救了郭云瑶和杨泽远,他心里也对这个未来女婿另眼相看了一点。
仔细想想,这袁承峻文武双全,就算是在京城,一个这般的状元郎,也有不少高官世家抢着想要与之结亲。
而且他家中父母双亡,没有其他兄弟姐妹,只有一个义父,瑶瑶嫁进去没有正经公婆压着,没有复杂的妯娌关系需要应付,就小两口一起过日子,倒也不错。
要是他们俩成亲之后,能住在郭府,那就最好不过了。
近些年他与京城的本家关系有些和缓,如果袁承峻将来待瑶瑶好,为他向上争取一下,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过这些事情,现下倒是不必提。
郭云瑶接了这绸缎庄,一月之后,要做到跟自己保证的收益,几乎是不可能。
但是有了一番经历,以后她自己成亲后,管着府中中馈,也不会作难很多。
郭老爷这些年有了很多产业,但作为他的发家产业,他在平江城里共有十家绸缎庄,拿起这个舍不得,拿起那个舍不得。
最终,选中了位于西市第五道巷子里的这家。
郭云瑶来之前已经让玛瑙跟她爹,也就是郭府的管家,要来了这个绸缎庄的账目和货物来往记录,仔细查看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