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传到洛阳的风声(2 / 2)
“既然是交给你的人,你就放心用。”袁隗边看密信,边说道。
袁隗怎会不知道袁术的心性,但不管怎么说,袁术的态度还是让袁隗很受用,不像那出奔而逃的袁本初,还要耗费袁隗如此多的心力。
“公路可知你兄长去了何处?”
“侄儿虽不知,但可猜测一二。”
袁术不仅要借此事表忠心,还要趁自己叔父提问展现自己的能力。
“哦?你说。”
“侄儿猜测,其人必定是去了青兖之交。就是不知他是去见了鲍信,还是直接往青州走了一趟。”
此事并不难猜测,从知晓袁绍往正东走,袁隗与袁术就知道他必定是想动青徐黄巾。
而青徐黄巾分散在两州之地,而袁绍的任命是在渤海,所以他更可能想在青州做谋划。也正因为此,如今在袁术手底下的那几个密探也是在兖州北部诸郡刺探消息,并发现了经由漕运西行的袁绍。
虽说从济北国经梁甫道直插泰山亦可入徐州的琅琊、东海,但徐州刺史陶谦与袁绍并无旧谊,不大可能听从袁绍的筹谋。
“你猜的不错,本初的确去见了鲍信。”
密信中言明,袁绍是由谷城上船,沿济水直下。而且能确定的是,袁绍应该没有到达青州。济水穿济南国至兖州,若袁绍真去了青州,该不会在东郡辖内的谷城才上船。
那袁绍此行北上的目的地就只有一个——济北国,见鲍信。
“那侄儿是否该做些应对?”
听到袁术此问,袁隗没有回答,而是说道。
“公路。”
“侄儿在。”
“你与本初都姓袁,本初虽过继给了你伯父,但你们毕竟同是你父亲的血脉。”
袁术不敢回答,只听见袁隗又道。
“袁绥已经离开洛阳去往徐州,此去会消弭本初祸端。你只需让那几个密探看好本初,不要让他做出有辱宗族之事便可。”
袁隗放下了钓竿,起身将密信递回到袁术手里,然后说道:“你的目光还是要放到朝堂之上。”
虽然袁隗针对袁绍的行动进行了种种谋划,但那些举措只是为了限制袁绍,并不是真的放弃袁绍。倘若他的谋划成功,袁绍比袁术更像是能辅佐他血脉的人。
袁绥虽是去了徐州,但他此行的重心并不是在袁绍身上。
谁又知晓袁绍的筹谋不能为袁隗所用呢?
待袁隗走了两步后,袁术才跟上来,问道:“叔父,南阳有封奏章送到了尚书台,是何苗举荐郡丞之事,不知...”
“他举荐了何人?”
袁隗虽然在董卓的推动下,半推半就地放弃了尚书台的掌控,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办法插手尚书台经手的奏章。
“此人名叫娄圭,字子伯。”
“娄子伯?好像曾听过这个名字。”
想入中枢、位列公卿,博闻强记是最基本的能耐。
“此人曾到过洛阳游学,小有声名,只是家世不显,未能在南阳求个孝廉之身。”
袁术的效率很高,在知晓了何苗的奏章后就派人去查了有关娄圭的消息。南阳与洛阳毗邻,娄圭又曾在洛阳留下过声名,是故袁术很轻松地就搜集到了想要的东西。
“南阳娄氏?随他去吧。”袁隗回答道。
若何苗举荐的是南阳排得上号的世家子,袁隗倒是会有所行动,将何苗举荐之人调到京中,给其一个比郡丞要高的千石官。这既能对其家族施恩,又能对其警告,让南阳世家豪强知道,袁氏从不会眯着眼。
但只是一个末流豪强,族中亦无公卿,他何苗想要拉拢就随他去吧。亲近了娄氏,放弃的却是李、邓、阴等大族,袁隗乐见其成。
记住叔父的答复后,袁隗又问道:“今日有传言,说是南阳铁场出现祥瑞,还传出了几句谶言。”
“是何谶言?”
相较于何苗举荐的郡丞,袁隗倒是对这谶纬之事颇感兴趣。
是哪家大族有了什么想法?想入朝堂?亦或是争抢南阳事权?
亦或是...
意在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