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各抒己见(2 / 2)
有的讲:“声东击西。”
“哈哈,我觉得应该瞒天过海,偷袭他们。”
一时间,大家纷纷发言,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
聪明如曹操,早已看出了郭嘉的本意。直到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基本不再有人发言了,他才看着郭嘉说:“奉孝,你是不是把大家的意见总结归纳一下,然后来一个最成熟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郭嘉这才慢悠悠地说:“刚才我听了大家的建议,各自都有道理。兵法虽然很好,也很重要,但还要靠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分析对待。”
曹操和众人都点头称是。
郭嘉又接着说:“目前的情况是,刘备和孙权虽然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咱们。但是,他们的同盟是松散的,不牢固的。他们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各自心怀鬼胎。”
郭嘉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众人议论纷纷。大家都认为郭嘉说得很准确,很到位。
“所以,我们要考虑如何利用这些条件和情况,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听到这里,有些人已经按耐不住了:“奉孝先生,你就直说吧,下面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继续收拾刘备那个丧家犬呢?还是先给孙权一点颜色看看?”
“……”
等到众人的议论都平息下来,郭嘉才不慌不忙地说:“大家先不要急。我们前几天经过大战,需要充分休息。大家再想想吧。我觉得再过几天考虑新的作战方案也不迟。”
众人一听,不由得大为唏嘘失望。
“奉孝先生,就别卖关子了,早点说出来吧。”
“呵呵。原来奉孝也没有考虑好啊?”曹操笑道。
董祀心说,以郭嘉那么聪明的头脑,他应该早就有所考虑了,或者他不想过早地说出来?
散会后,曹操问郭嘉:“奉孝,你是不是早已胸有成竹,只是觉得不方便在大众之下把方案说出来?”
郭嘉道:“说的过早,也许之后还有更好的方案。再说了,有些行动应该事先保密好一些,免得走漏了风声。”
董祀问:“郭兄,诸葛亮作为刘备新近入选的重量级军师,周瑜是孙策最好的哥们,是孙权的首席军师。你觉得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谁的智谋更高一些呢?”
郭嘉微微一笑,道:“两个人自然各有千秋。”
“能不能说的具体点呢?”董祀追问。
郭嘉说:“孔明先生据说是治国良才,厚重稳妥谨慎之能人。周公瑾则是所向披靡,锐意进取之英才。”
曹操在一旁听到二人的对话,插了句道:“二人皆为当代智囊,可是,他们都比不了我们的郭奉孝,呵呵。”
“曹公过奖,奉孝也不过是这些人中的一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