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赵公明的推测(2 / 2)
以郑忽的能耐、为人和他中原大国世子的身份,无论流亡到哪里,应该都是不甘居于人下的,这一点从郑忽方入翼时,不断的想办法增强自身的实力就能看的出来。
这也是赵公明之前向小子侯献计,对郑忽示以不臣之意的原因,他原本想借此让郑忽再欠赵氏一个人情,现在看来他的这个算盘似乎打错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赵公明的觉得或许郑忽所图匪小,非如此,不足以解释他的反常举动。
至于嘉父所言的报恩,赵公明也就呵呵一笑,以郑忽的身份地位,无论流亡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的国君还不得把郑忽当大神一样供着。
就像虢公对天子说的那样,天下诸侯除卫、鲁、宋、蔡、陈五国之外,莫非郑党,这话虽然说的有些夸张,但也可以大致看出郑国在天下的强势地位。
以郑忽郑伯爱子的身份,流亡之时尚有高渠弥这样的重臣辅佐,哪国诸侯会不知好歹的得罪郑忽?
所以,报恩之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赵公明现在想来,或许当初郑忽选择晋国翼城作为落脚地,就是带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来的。
不然,根本无法解释现在发生的一切。
若是说郑忽想要为郑国找一个除齐国之外的强大盟友,那么很明显,曲沃比翼城更合适,而且曲沃与郑国有旧,郑忽去曲沃不是更容易成功吗?
赵公明不相信郑忽不知道翼城的实际情况,若是郑忽刚来时还不甚了解,赵公明勉强还相信,若说现在郑忽还不了解,赵公明是绝对不信的。
既然现在已经了解了翼城的实际情况,郑忽在有机会选择曲沃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翼城,这就很值得玩味了。
赵公明现在已经可以确认的是郑忽无意借助翼城或者曲沃两方中的任何一方势力的帮助以归国。
若按照这个逻辑来推,那郑忽入晋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
拼命的发展自己的势力,和曲沃交恶,联合翼城,赵公明心中突然有个大胆的推测,得到这个推测之后,他自己都是陡然一惊。
莫不是郑忽想要鲸吞晋国?联合翼城灭掉曲沃,然后再把翼城给吞并?
转念一想,赵公明又觉得其中有漏洞,若是按照他的这个推测,郑忽现在取得和小子侯平等的地位岂不是更好,这样更能灵活的处理与曲沃和翼城的两方关系,而且与小子侯疏离之后,以后更好找理由对翼城下手。
若以现在的晋臣身份,等灭掉曲沃之后,再行吞并翼城,那么这就是以臣弑君,落入了大逆不道的大坑。
赵公明觉得郑忽肯定不会这么傻。
推来推去,赵公明确实是有些糊涂了,不过,无论怎么说,郑忽一定是在布一很大的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他现在还不清楚郑忽究竟在图谋什么?
看着小子侯和嘉父等人开心的样子,赵公明在心中冷笑不止,果然是一群膏腴子弟。
他才不会去出言劝任何人,翼城已经是无可救『药』了,要不然他岂会在暗中和曲沃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