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死无对证(1 / 2)
时值仲夏时节,早上的空气里仍透着分凉意。
大同府衙空落落的后院内,青草半覆的小径上,两条戎装身影一路北行,移入一处花林掩映的独房。
屋内闪出一人,含笑迎向当先那名黑脸戎装汉子,礼道:“哟,林指挥使前来,霍某有失远迎,万望海涵,万望海涵!”
黑脸汉子当即抱拳回礼,“大同左卫指挥使林峰前来叨扰,请霍知府见谅。”
“无妨,无妨,请林指挥使用茶。诶,这不是卓千总么,请卓千总坐下用茶。”
年近五旬的霍暄笑容可掬,好像与林峰是前世老熟人似的,笑容极具感染力,只是那份笑似乎可以随时调节温度,如写文章一般抑扬顿挫,不似平常人那样笑起来就不受控制了。
与霍暄一比,林峰完全是一个应酬场上的菜鸟,表情一点也不生动,也没个深不可测的样子,堂堂正三品武官面对一个正四品文官,居然搞得自己更像是下官,有点hold不住场。
双方的称呼透着分距离感。
这是一个流行奉承的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奉承高,在公众场合抑己抬人,这被许多人奉若圭臬,零成本,有时却比真金白银的投入更管用。
寻常百姓很无奈,见了有权有势者都得叫声爷。家仆一般称主家官员为“老爹”,许多生员也管提学官叫“老爹”,可见,这个时代并不是谁都有认爹的资格的,只有仗着某种特定的关系才能拥有认爹的权力。
至于老先生、大人、先生大人、长官这类对文武官员的称呼,日常生活中还是广泛存在的,不过,在官场上,同僚或上下级之间的称呼则要讲究得多,彼此互称对方官职,这是明规则,圈内人的称呼则要遵循潜规则。
当然,卓轩只须记住明规则就行了,他可不是任何势力的圈内人。
“营兵千总卓轩见过霍知府。”
“客气。请坐。”
霍暄巨能聊。一般而言,军官来到府县公衙,自然是有公事要办,身为一府最高行政长官,霍暄岂会不知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道理?不过,谈正事之前,还是要有所铺垫的,譬如,讲讲今天天气不错啦,某天意外遇见了林峰的某个家人或上官,很有趣啦,林峰的脸越长越白啦,等等。
可林峰完全是个木头人,对这些无聊的尬谈了无兴趣。
见林峰的黑脸越来越黑,霍暄终于收起了热络劲,笑道:“不知林指挥使此来有何贵干?”
“想见一人,就关在大同府牢狱中。”
“谁?”
“一个姓曲的衙役。”
“曲炟!他······”
霍暄脸上的笑意瞬间散尽,不过,彷如装有机关一样,下一个瞬间,当霍暄平视林峰的时候,嘴角微微一咧,笑意又瞬间弹了出来。
“曲炟多罪并究,获刑二十年,不知林指挥使为何要见他?”
“此人与一起鞑子细作案有牵连。”
“这······”霍暄不太淡定了,支吾一番,正色道:“既然如此,便须有大同总镇署的公函,而后由大同府衙会同军方提审嫌犯。”
卓轩在一旁道:“事关机密,军方自可便宜行事,战时无需依循常规。而今瓦剌人伺机越境报复,一旦有人泄露明军动向,后果不堪设想,还望霍知府三思!”
霍暄蹙眉,侧过头去,似在思忖卓轩这番话的分量。
林峰乘机添了把火:“不过是借贵府的宝地问问那人而已,不会有任何的闪失,莫非霍知府担心咱们放跑曲炟不成?霍知府应该清楚,咱们问明白了,日后卓千总一旦入京陛见,天子问起大同的战事,卓千总也就没有多余的话可说了。”
林峰的话含有威胁之意,霍暄听罢微微一震,他当然不相信曲炟是所谓瓦剌细作,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卓轩真的要入京陛见,到时候嘴巴长在卓轩身上,就怕皇帝一高兴什么话都听得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