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前路(1 / 2)
“电影应该是多样化的。”
“观众观赏一部电影,要怎么来区分它的好坏呢?”
“换句话说,什么样的电影才算是好电影?”
“是影史上引发巨大影响力的作品还是观看人数最多的作品?是思想内容最深刻的电影还是艺术成就最高的电影?是技术上最突破的电影还是票房最高的电影?是最哲学化或宗教化的电影还是最诗意化或感性化的电影?”
“这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标准。”
“电影在艺术、技术、产业以及文化等方面快速而剧烈的变动与革新,令它的本质、样态和特征都具有众多面向与层次。”
“从电影诞生之日起,围绕其本质的争论便一发不可收拾,直至今日也没有固定的答案。”
“电影的发明经过了很多人长时间的摸索,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技术雏型;对于技术雏形的确认决定了对于电影本体属性的认知。”
“一百多年过去了,电影经历了几代人的变革,关于‘电影是什么’的讨论,也有了多种多样的答案。”
“有人说电影根本是一种欺骗人眼睛的玩意儿;也有人说电影是蒙太奇的艺术;还有人认为电影是照相的外延;甚至有人断言电影就是每秒钟二十四格的真理。”
“这还只是就电影的艺术层面而言。”
“时至今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影在内容、艺术、产业、政治、文化、技术、社会以及人文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而国内的电影人,却还依然在执着于对艺术和美学特征方面的探索。”
“偶有几部兼及其他层面因素和标准的作品,也会因为对利益的诉求和强烈的个人化表达,而变得不伦不类。”
“电影是服务于观众的,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满足观众对电影的观赏需求。”
“在全球电影发展普遍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以及专业化的历史背景下,电影类型的多样化就成了一种必然和趋势。”
“而科幻题材的类型片则一直以来都是华夏电影的软肋。”
“当然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
“有人说这是因为国人缺乏想象力,我不认同。”
“华夏民族从来都不缺少浪漫幻想。”
“早在古代,就有墨翟制造木鸢的传说,更有偃师制倡献舞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
“一部《山海经》,更不知囊括了多少奇闻异谈。”
“据《拾遗记》记载,在始皇帝时期,就有自宛渠国而来的外星人驾驶着海螺型的潜水艇到访,这个国家的人平均身高达十丈,以一种可以燃烧的石头为燃料,驱动船体在水底潜行。”
“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幻想的同时,却不失严谨的思维、科学的判断,居然和现代有着诸多吻合之处,可见华夏民族是一个既重想象又重实证的伟大民族。”
“也有人说,华夏在技术层面上相对落后。”
“这一点尤为可笑。”
“荷里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可以拍出经典的科幻作品。”
“华夏的技术即便再落后,难道还比不了那个时期的他们?”
“还有人说,是因为国内缺乏市场。”
“可笑!西方佬每年凭该类型的影片从华夏圈走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