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春天(2 / 2)
谢尤贴着窗,只听清让在外面说了几句,她就听到了赵约的声音。隔着一扇窗。
“谢姑娘。”
谢尤深吸了一口气,轻声说。“赵九公子,谢谢你来送药。”
“无妨,华大夫今日有些忙。我方才已经吩咐过这位姑娘该怎样换药,所以谢姑娘可以放心。”赵约的声音不大,但谢尤听了后奇异般的平静了。
她问。“赵小公子如何了?”她想赵约前来,定是华大夫忙于诊治赵怀。
赵约说。“好多了。”
谢尤觉得自己有一腔的话,自从她从金家酒楼摔下来,又再见到了赵约,她似乎把一颗心掉落了似的。
一直到赵约离开,谢尤都沉浸在这种情绪里。
划伤脸的第三天,公主婍的内侍官传讯,公主会在午膳后驾临谢府。
谢尤和她倒是许久不见了,清让服侍她换衣服的时候,还一个劲的在说,“公主来了,姑娘就得奉承着,要是说话,脸上伤口可又划伤了怎么办。”
谢尤正往身上穿一条浅蓝色的裙子,穿的时候她从妆镜里看到浅浅的一片蓝色,就想起了赵约,他爱穿蓝色。谢女侠这会儿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好朋友皇后娘娘也喜爱蓝色。她把头发都梳在身后,清让拿了一根金簪子要给她挽头发,谢尤摇了摇头。
她随手拾了桌上一根白玉簪,挽了头发就往外走。公主内侍通知的时间快要到了,她得走快些到门口去迎接。
清让追在后面给谢尤抚平肩上的褶皱,顺便把一顶帷帽戴在了她的头顶。
帷帽垂下两扇长长的浅色灰纱,谢尤惊奇道。“这是从哪里来的?”
清让答道。“是先夫人的。”
谢尤没想到这是沈青青的,她还没想到沈青青会有什么场合会用这样的东西,难道她从前跟着大哥东征西战的时候需要带着这样累赘的东西吗。
想着这些,谢尤走到了门口,公主婍的车驾正好进了巷子,谢尤站在门外,看到两名婢女扶着公主婍走了下来,后面还有数十名捧着木盘的宫婢侍从。公主婍穿着一身粉色宫装,走到谢尤面前,扶起了刚刚跪下的她,笑着说。“小谢,快起来,怎么戴着帷帽?”
“大夫吩咐脸不能见风。”谢尤尽量说话的幅度小一些,但她还是觉得脸扯的生疼。
公主婍忙道,“我是奉了皇嫂之命来看你的,你脸伤了,快少说话,让你的婢女替你说吧,这是……”
清让对着公主磕了头,报上自己的名字。“奴婢清让,回公主的话,我家姑娘脸上的伤口大夫嘱咐不能见风,但公主驾到,姑娘要出门迎接,所以找了此物挡风,不敬之处,还请公主娘娘海涵。”
公主婍点点头,挽着谢尤的手,道。“那我就不留了,同你也说不好话,东西送到了就行。皇嫂听说你脸伤了,忙搜罗了许多祛疤的药,不过我想着小谢你恐怕养伤期间闲不下来,给你带了几本我挑着好看的话本,你看着打发打发时间。”
谢尤瞥了一眼后面侍从们盘子里的东西,可惜的是都用红布盖着,她什么也看不见。
公主婍一挥手,吩咐后面的人,“你们把东西送进去。”
清让对着公主欠了欠身,“奴婢领大人们进去。”
谢尤侧过身,让开了门口,公主婍握着她的手忽然一紧,她压低了声音,靠在谢尤身前,问。“小谢,其实我是有件事要同你打听。”
谢尤点了点头。
公主婍左右看了看,头上的朱钗乱晃。“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去年有一次去三清观,遇到了沈公子?还有他……他的丫鬟,我听说,他有个庶子,一岁多了,我想问……”
谢尤一下就想到了那天在三清观,那天……丫鬟,三彩?不是什么好的回忆,她晃了晃头,含糊不清的问。“公主要问什么?”
公主婍扭扭捏捏的,声音更低了。“沈公子和他庶子的生母,感情好吗?”
谢尤想了想,说。“沈……定国公和三彩并不亲近,似乎那孩子是个意外,我在鸦门的时候,师姐,定国公的二嫂和沈将军,都不大高兴三彩,觉得她是个工于心计的人。”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想到那天在三清观三彩突然冲出来抱着她的腿哭求,又加了一句。“但我看她也是个可怜的女子。”
她说完这一句,抬头看着公主婍,只见她一双眼睛荧荧如烛光,仿佛谢尤说了什么极高兴的事情似的。谢尤不解的看着她,隔着面前的一层灰纱,她还是能看清公主婍的表情。
终于公主婍放开了谢尤的手,这个时候正好进去送东西的侍从们跟着清让又走了出来,公主婍扶了扶腰间玉佩下的穗子,对谢尤说。“那我便回宫了。”
谢尤伴着清让“恭送公主”的声音欠了欠身,她直起腰目送着公主的车驾消失在巷子里,旁边清让小声说。“公主看起来是个不错的人。”
谢尤点了点头。
---------------我是分隔符-----------------
---------------我是分隔符-----------------
---------------我是分隔符-----------------
三月三的时候,程知劲,程茜的父亲从永州回来了,这样一来,程茜和萧固宜的婚事就提上了日程,定在五月初。谢尤听程茜说了许多她从程侯爷那里听到的谢矢的消息,当然还有太元山剿匪的进程。
虽然谢矢和程知劲这两个当世大将都被派去了太元山,但此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就连当年的沈帅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赵家军也没能打下的地方,程知劲和谢矢在山下驻扎了三个月,打过两三次,都是惨败而回,又听说山里大可以自给自足,三四年山匪不出山都可以。
程侯爷向皇帝禀报这个消息的时候,皇帝叹了一句。“悔失沈兄。”又说不管多久,都要荡平太元山匪。而后把二月份新婚的容王派去了永州。
谢尤没收到过谢矢的信,倒是收到过子绪先生的信,他来信仍多是问太平宫的消息,谢尤常常几个字就把他打发了,可看起来子绪先生对这几个字也很满足,信一直没停。
四月份的时候谢矢终于打了第一场胜仗,俘虏了山上的三当家,子绪先生的来信说,此人骨头极硬,而且擅长一种奇怪的功夫,有一天晚上,看守大意了一分,他居然逃了出来,谢矢戒严了整个军营,最后发现他居然藏身于一个大灯笼中,还刺伤了随谢矢前去永州的叶敛叶大侠。
谢尤一看到灯中刺客,立马想到了之前和乔乔去城东米面铺,遇到的灯中刺客,当时追月和她去查,看起来是赤焰人,如何赤焰人会沦落到太元山当山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