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周昭仪(1 / 2)
214
周言退了一步,“宜妃娘娘,何必呢?”
晚霞下的宜妃越发美丽,嘴角一勾,“本宫说过,你千万别落到本宫手上。怎么,翠竹,还不动手?”
翠竹手一扬,周言举手去挡,没想到翠竹的手掌压根儿没有落下来。
抬眼一看,冬儿拽着翠竹的手腕,身影笔直。
周言震惊,秦武帝给她派的是什么人?
宜妃比周言更好奇,大怒道,“放肆,你是什么人?竟敢教唆主子顶撞本宫?”
冬儿没有答话,只是拽着翠竹的手,眼神越发冷峻。
宜妃冷笑,看向周言,“周昭仪,你就是这样教训下人的?”
周言给冬儿丢了个眼神,冬儿放开了翠竹,站到了她的身后。
周言道,“娘娘,您刚才是故意为难臣妾,臣妾自然要躲。”
宜妃大怒,“本宫就是故意为难你,你又能如何?”
周言正要答话,不远处一道威仪的声音响起,“同为宫妃,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是秦武帝。
周言闻言,立刻退了一步,见礼。
秦武帝缓缓走近,目光落在周言身上,又看向宜妃,一双剑眉缓缓蹙起,“令妃呢?”
内务府总管立刻拱手,“臣这就去宣。”
“不必了,”秦武帝皱眉,“皇后不在,令妃就是这么管教宫妃的?”
周言和宜妃都没敢答话。
秦武帝看向周言,静默了几秒,问,“发生何事了?”
周言正要说话,宜妃上前一步,“周昭仪顶撞于臣妾。”
秦武帝看了周言一眼,“可否属实?”
周言摇头,“臣妾没有。”
“胡说,本宫在这儿好好的钓鱼,分明就是你故意吓走本宫的鱼!”
秦武帝渐渐的失去了耐心,脸色越发难看,望向周言背后的宫人,“武冬,你来说。”
宜妃愣住了。
冬儿一拱手,“启禀陛下,周昭仪只是刚刚路过于此。”
宜妃大怒,“她是周昭仪的宫女,当然会帮周昭仪说话。”
秦武帝看向她,“宜妃,武冬是朕派给周昭仪的宫女,她是周昭仪的人,她更是听从于朕!”
宜妃瞬间无话可说,愣住了。
“御花园你就不必再来了,好好回去面壁思过吧,”秦武帝淡淡看向宜妃,“还不退下?”
宜妃缓缓退下了。
周昭仪看宜妃退下了,也轻轻俯身,“臣妾也退下了。”
秦武帝的脸色愈发难看,没有答话。
周昭仪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他既然没有否定,那就算是同意了。
正要离开,秦武帝突然开口道,“你爹明天要启程回秦淮河了。”
周言愣住了,这么快吗?
是不是回去了之后就又要开始打仗了?
他们周家,向来是马背上刀光剑影里过日子。
她点了点头,“多谢陛下告知臣妾此事,臣妾告辞。”
秦武帝看向她,“你有没有什么东西要带给他们?”
周言摇了摇头,缓缓退下了。
周逢君从帝都洛阳离开之后,凤藻宫忽然来了许多陛下的赏赐。
周言知道他只是想用这种方式笼络在外征战的她爹。
她叹了一口气,战士卫国,本来就是天经地义,他又何必如此?
冬儿看着满宫殿的赏赐,提醒道,“娘娘,陛下既来了赏赐,你也应该前去谢恩。”
周言抬起头,“还有谢恩?”
冬儿点头。
周言叹了一口气,要去见他吗?
她宁可不要这些赏赐,也不想去见他。
凤羽看周言视死如归的样子,投来同情的目光。
周言回瞪过去,正要出发去御书房谢恩,冬儿提醒道,“娘娘,你空手去吗?”
周言惊讶道,“还要带东西吗?”
冬儿点头,“是。其他嫔妃谢恩时,总会带些小玩意儿,或者自己熬些汤做些糕点送过去。”
周言捂脸,“我不会下厨。”
凤羽举起手,“我会,我可以代劳。”
周言握住她的手,“多谢。”
冬儿叹了一口气,“娘娘,尽量自己做比较好。”
周言摊手,一脸无辜,“可是我真的不会。”
冬儿扫视了一圈,突然看到书案上的宣纸,“娘娘给陛下作一幅画吧。”
周言猛摇头,“不。”
为陛下作画这种事应该由画师来做。
她要是一个手抖画得不好,万一被罚怎么办?
冬儿点了点头,:“那还是下厨,去膳房做糕点吧。”
周言认输,“……算了,还是作画吧。”
让她下厨,那也太为难她了。
坐在书案前,她想了想,秦武帝,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瞬间,她甚至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他。
脑海里的他,还是那个秦淮河之上翩翩的少年郎。
那时候他不如现在沉稳练达,相反,那时候的他,脸上多了几分稚气,嘴角常常含笑,意气风发,阳光明朗。
周言想起了橱柜里的那幅画,那副他在秦淮河上迎风而立的画。
可是,她不能把那幅画给他,因为,她总不能说当年他在秦淮河时她就认识他了吧?
叹息了一口气,她开始提笔作画。
作画实际上是一件非常伤神的事情,周言在书案面前一坐,就坐了一整天,天将要黑的黄昏时分,一副完整的图才做出来。
这个过程中,不知道撕了多少张宣纸,浪费了多少墨。
画成之后,凤羽凑上前来,看向书案上的画,赞叹道,“哇,真是画得太像了。”
周言并没有怎么见过秦武帝,印象较深的,除了很多年前秦淮河那一次见面,就数前几天在御花园里碰见他那一次了。
所以这一副画中,他立在亭子旁,锦衣华服,高冠束发,威仪而冷清,与身后碧绿的洛湖与头顶上湛蓝的天空融化在一起,遗世而独立,容颜绝色,气质风华。
他一贯好风华,她知道。
可是他并不属于她,她也知道。
周言有些累,搁下笔之后,径直爬上床睡觉。
冬儿一把拉住她,“现在正是送画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