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2 / 2)
“诺!”
甄家已经与韩馥深度绑定,尤其是在甄姜产子之后,韩馥直接将其立为世子,对于一个商贾之家而言,这份荣耀是甄俨在之前想都没敢想过的。故此,对于韩馥的一应安排,甄俨无不遵从,哪怕是倾尽甄家所有。
“元直,我听闻你在游学之时,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等人为友,我亦知这三位乃是大贤,皆有一郡太守之能,不如书信一封,将这三人诓……请来冀州如何……”
韩馥愁啊,若是论顶级的谋臣武将,冀州已经是天花板的存在了,只是这中层领导一直缺少,王凌、令狐邵、郭蕴都已经打包扔到了青州,分任各郡太守。
并州的王宏一直以年事已高为由,告书韩馥,欲辞去太原太守之位,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员,故此又让王宏硬撑了这两年。
自从雁门之行见到徐庶之后,韩馥哪里舍得让其离开,便用冀州书院将其诓骗到了冀州,而后为了避免再出现历史上曹老板以徐母为要挟,将徐庶诈往曹营的事情发生,第一时间将徐母也接到了冀州。现在又打起了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三人的主意。
颇有一番梁山诈取好汉上山的成功经验在里头。
“庶代三位好友先谢过主公赏识,这便书信与他们!”
徐庶的眼睛都亮了,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自己在琐碎政事中被压榨,怎能眼睁睁的看着好友在外逍遥自在,不行,必须要将他们三人诓骗过来。
毕竟,人不能太闲,闲了容易出事儿。只有看到他们也每日忙的焦头烂额,徐庶的心情才能好起来。
“公达,我欲发布求贤令,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来我冀州,或为将、或为商、或擅农、或擅器,不论出身,一旦录用,俸禄从优。可否?”
韩馥庆幸,自己身边的皆是如荀攸、郭嘉等能容人、能提携后辈之人,若是如袁绍麾下的逄纪、郭图等人,万是不可能提出这等决策的。
君不见,陈登、辛毗如今也都与众人其乐融融吗?
“主公英明,如此天下英才,尽可入我冀州。主公有如此胸襟,何愁天下不定?”
荀攸、审配等人虽然也是世家出身,却是以诗书传家,自幼受到的教养,让这些人不似朝堂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只顾及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与天下群英一起共事,不好过被一些弱智队友拖后腿?
又是一番计较之后,荀攸等人才纷纷告退。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知道韩馥心中已有计较的众人,神色间难掩喜色。
……
而此时其它诸侯,当听说天子驾崩的消息后反应不一。
董卓、李傕、郭汜、王允,这几位长安之乱的始作俑者都在乱军之中丧命,待皇甫嵩前往郿邬捉拿西凉余孽之时,发现早已经人去楼空。
皇甫嵩又想到带领禁卫军进宫之时被张济、张绣叔侄带兵阻拦半晌,再去寻张济时,又被告知在宫中起火之时,张济已经逃离长安。
为天子报仇?找谁报仇?
首恶者皆死,其它人不知踪影,即便是有报仇之心,也无报仇目标啊!
众人只能感叹,刘协这一死,算是白死了。
而后刘焉率先在益州自立,以成都为都,国号蜀,年号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