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卫渊此人,必为我大夏之祸!(1 / 1)
杨守素乃是西夏国主李元昊的重要谋臣之一。 在嘉佑帝登基之初,此人曾参与过西夏建国大业。 之前,西夏不过就是一些割据一方的族群势力。 当年,李元昊建国这事,据说都差点将嘉佑帝气昏头。 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个所谓的大辽,就已经让嘉佑帝很头疼了。 结果又来了个李元昊建立夏国。 让嘉佑帝恶心至极。 后来,大周因抹不开面子,接连向西夏发起好几场大型战役,结果都以失利告终。 兴许也是将西夏打疼了,毕竟他们刚刚建国,底蕴尚浅,于是就向大周称臣。 两国互市,也是从那时开始。 此后,西夏渐渐不再对大周用兵。 这么多年过去了,西夏在李元昊的治理下,渐渐有了些底蕴,估计这会子,就是想不当人臣了。 嘉佑二年,六月初旬。 西夏使者一行人,正式抵达代州雁门。 史宪之、卫渊亲率千骑出关迎接。 西夏与辽国都有着强于大周的骑兵,其关键原因,在于大周失去了天然养马场——燕云十六州。 所以此行,西夏大将野利旺荣并不是很瞧得大周边骑。 但是当见到上千骑,策马奔腾之际,还能维持数排兵阵不乱,便是收起轻视之心。 眺望大周边骑赶来处,向身旁的杨守素沉声道: “如此快速的行军,还能维持军阵不乱,可见,大周的将领,并非是一些酒囊饭袋。” 杨守素年过花甲,胡子花白,持重老成,在西夏朝廷里,享有极高的威望, “天下英雄辈出,不可小觑。” 说话间。 卫渊与史宪之已经率先来到使团身前,陆续下马。 后者抱拳问道:“可是西夏使团?” 杨守素笑着点头道:“正是。” 史宪之不卑不亢道:“在下代州刺史史宪之。” “使团舟车劳顿,一路辛苦,还请速速入关休整。” 杨守素应声道:“有劳。” 期间,卫渊与野利旺荣皆是一言不发。 不过,二人火药味可谓十足。 只因那正值壮年的野利旺荣,在见到卫渊时,目光一直凝聚在他的身上。 待众人前往雁门时。 野利旺荣终是忍不住了,向史宪之询问道: “刺史身旁的这位少年将军叫何名讳?” 卫渊自报官身名讳。 野利旺荣笑道:“你就是仅靠着三千人,就守住耶律义先五万大军进攻的卫渊?” 卫渊反问道:“你是何人?” 坐在马背上的野利旺荣孤傲不可一世道: “吾乃野利旺荣,早些年,似与你这般大的时候,与你周军在三川口有过一战,大胜。” 史宪之脸色难堪,对方纯粹哪壶不开提哪壶。 卫渊点了点头,“原来只是个啃老本的庸将。” 那西夏将领在三川口一战后,确实就没有太大的建树了。 此话一出,随行的上千大周边骑,皆哈哈大笑起来。 野利旺荣深深皱眉道:“黄口小儿,竟在我面前放肆,哪怕是你老师张辅在我面前,也不敢造次!” 前来代州时,他早就将代州的一众大小将领身份背景,查了個清楚。 卫渊轻笑道:“据我所知,当年你在文正公那里吃过大亏,而文正公在我大周,是个文人。” “伱连个文人都斗不过,还是少大言不惭的好。” 这里的文正公,指的是范仲淹。 当年,范仲淹任安抚使,坐镇与西夏接壤的边境,野利旺荣遣部下诈降于周,被文正公识破,吃了不小的亏。 野利旺荣性子本就孤傲,在大周说是不识礼数也不为过,当年,他对范仲淹都多有出言不逊,更何况,卫渊只是个边将, “黄口小儿,乳臭未干,若当初是本将军攻打雁门,此刻,你早已是我的阶下囚,焉能在此废话?” 还未等卫渊说什么。 杨守素便故作咳嗽一声,道:“野利将军,慎言,我大夏与大周之间,乃是友好领邦。” 野利旺荣冷哼一声,才就此作罢。 很快,众人来至雁门关前。 三千边卒,站在城关前两侧,各个身着甲胄,佩刀兵刃,英武非凡。 论神色,哪怕是西夏最为精锐的士卒,也不过如此。 野利旺荣看着这些边卒,眉头逐渐深皱。 就连杨守素的神色,也是有些不正常。 这时,卫渊大手一挥。 顷刻间,三千甲士,齐声道:“嚯!嚯!嚯!” 声势震耳欲聋。 代州近万边卒,在卫渊的锻炼下,已经成为一支虎狼之师。 精神面貌,远非昔日可比。 尤其是那整齐划一的身形,给人带来的震撼感,绝非一星半点。 接连几声示威,将不少胯下马匹都给惊动了,显得有些躁动不安。 野利旺荣脸色不悦,他如何能不清楚,这是大周边卒,在给他们下马威。 进关时,史宪之向杨守素大笑道: “有我代州边卒在,贵使在代州的安危,无忧矣!” 后者莞尔笑道:“但愿如此。” “在下之前倒是来过几次代州,可那时代州守卒,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 “不知这支军队,经由何人操练?隶属何军?” 史宪之道:“我代州边卒,自然是有我代州团练使卫将军亲自操练。” 卫渊趁势道:“代州边卒,只是我大周军队一支而已,要说我大周真正的精锐之师,还是要看驻扎在我大周京都的百万禁军。” 不算各地驻守的禁军之外,驻扎在京畿重地的禁军,满打满算不过六十万,再除去冗兵问题,可战之兵也就四十万,哪有百万。 杨守素笑着点头,暗地里牢牢记住卫渊二字。 心想。 当初此人守住雁门,是侥幸的话。 那么,能将军队面貌焕然一新,训练如此程度,就绝不是侥幸了。 足可见,此人有真才实学。 进关之后。 他详细地观察驻扎在关内的士卒。 赫然察觉,每十几人当中,就有刀盾兵、弩兵、枪兵、甚至骑兵的存在。 似乎是有意如此。 相互驻防间,互为犄角之势,且面露肃杀之气,堪称虎狼之师。 不由得,又对卫渊此人重视三分。 被史宪之安排在驿站歇息之后。 杨守素特意找来野利旺荣,问道: “代州的边卒,你也亲眼看了,有何想法?” 后者先是沉默片刻,又不得不承认的开口道:“精锐。” 杨守素又问,“代州境内,有一万守卒,若你率领万人,与之野战,有几分胜算?” 野利旺荣彻底沉默了。 他虽然孤傲,但是却不自负。 一万人对一万人,还是亲眼目睹的这支虎狼之师,怕是...难有胜算。 杨守素从他的神情变化上得到答案,喃喃道: “三年前,因我大夏商贾在代州遇到麻烦,未免事态扩大,我亲来解决。” “那时的代州边卒,根本不可与今日边卒相提并论。” “卫渊...精通练兵之道。” 顿了顿,他吩咐野利旺荣,“请野利将军联系我大夏密探,多多搜集有关卫渊此人的情报。” 野利旺荣皱眉道:“他只是个边将,大周的边将,没有实权。” 杨守素笑问道:“野利将军觉得,老夫看人如何?” 野利旺荣直言道:“杨先生看人自是极准,这些年,您为我大夏举荐了很多人才。” 杨守素突然神情一变,不苟言笑的正色道: “那今日,我向野利将军说一句话,还请野利将军牢牢记在心里。” “不出十年,卫渊此人,必成我大夏与辽国心头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