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陛下出的题,老夫为何看不懂?(1 / 1)
做完了检查的士子们神态各异的走出厢房,但距离正试开考,还有一个流程要走。 那就是抽取号舍。 王体乾带着几个太监,就在前面等着他们。 道路中间,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放着箱子,箱子里还有写着不同号码的纸条。 每一个考生,都要从里面抽取座位号,来决定自己的号舍所在。 所谓的号舍,也就是一个个用砖墙隔开的单独空间,每一处都只有一个平方大小。 三面青砖墙,一面半扇门。 虽然已是三月,可天气却始终不见回暖,白天最高也就七八度的样子。 这样的环境,再被小风一吹,那酸爽就别提了。 而就在考生们按照抽号寻找自己位置的时候,温体仁却和朱由检一起,来到了贡院的大殿内。 在这里,有四台活字印刷设备已经做好了所有的调试工作。 工部尚书吴淳夫亲自带队,徐光启、王徵、宋应星以及一众人员早已严阵以待。 温体仁一进门,便把那封着火漆的折子递了过去。 “马上排版!” “一千六百份考卷,必须在半个时辰内印出来!” “是!” 吴淳夫信心满满的接过考题,并没有多想。 此时的印刷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半个时辰,一千六百份考卷,连排版带印刷完全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当他打开火漆封口,看到里面的考题时,脑瓜子瞬间就懵了! 本官操! 怎么这么多字? 他下意识的回到温体仁身边,将折子展开,指着上面的内容问道。 “温阁老,你确定这是考题而不是哪位官员写给陛下的折子?” 温体仁闻言瞅了一眼,也愣在了那里。 然后一把将折子夺了过去,仔仔细细的翻看了一遍。 越看,眼睛便瞪的越大! 这上面的考题,和往年的完全不同! 不是题目不同,而是出题的方式不同! 往年的考题都十分简单洁,大多都只是一句话,或是几个词的提示。 可是现在他看到了什么??? 那折子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其间还夹杂着一条条长长的横线! 不止如此,这些文字之间,还有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他并不陌生,其实早在北宋时期的印刷物上就有出现。 重点是,折子上的文字,他竟然发现自己看不懂! 这就要了命了! 温体仁感觉自己的文才受到了莫大的大击。 “不可能!” “老夫熟读古今典籍,所阅之书,皆能倒背如流!” “可陛下出的题,老夫为何看不懂???” 一抬头,看到周围人都盯着自己,他老脸不禁涨的通红。 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他低下头,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手里的考题,那上面的文字,像是流光似的,一个个从上面飘起,然后在脑海中排列成一个个不同的组合。 蓦然! 他眼前一亮! “老夫看明白了!” “这些文字,应该从左往右,横向去读!” “而不是以往的从右往左,竖向阅读!” “再加上这中间的横线,陛下是想让士子们填补空白处的内容。” 说到这里,他指上考题里的某处,一脸得意的向吴淳夫道。 “看到没!” “陛下已经写明了,这是填空题!” 吴淳夫闻言凑了过来,按照温体仁所说,向考题看去。 改变了阅读方式之后,他很快就直观的读懂了上面的内容。 【填空题:请考生根据提示补全下面的内容,每题三分。】 【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_________________。以旌节辅之,则达之。】 这 这是一道填空填! 温体仁知道这段文字的出处,乃是《周礼》中关于乡大夫的职责、选拔制度。 再往下看。 【乡士掌国中,各掌其乡之民数而纠戒之,_________________凡郊有大事,则戮其犯命者】 又是一道填空题! 这一题同样出自《周礼》,乃是秋官司寇中的一段文字。 继续往下,还是一道道的填空题! 密密麻麻的文字,让温体仁越来越兴奋,他一巴掌拍在吴淳夫的肩膀上。 “老夫明白了!” “老夫明白陛下出题的用意了!” “你发现没,这些题,有七成都是出自周礼!” “如今朝堂上虽然并不明显,但是民间却已处于礼崩乐坏的边缘!” “陛下用之心苦,实在令老夫感到惭愧啊!” 说完,温体仁搭在吴淳夫肩上的大手,一把将他揪到了面前,无比严肃的威胁道。 “这套试题,是老夫认为最符合当今大明的试题!” “若是不能在半个时辰内将一千六百份考卷印出来,老夫弄死你!” “就在这里,弄死你啊!” 吴淳夫被吓的直打哆嗦,连忙接过考题组织人手排版去了。 尼玛的! 一套考题而已,至于给这老货激动成这副德性? 瞅瞅,跟特么谁要和他抢屎吃似的! 这一套试卷上,少说也有一两千字,以及无数的下划线。 文字还好,可那下划线却让一众工匠们抓瞎了。 没有现成的字模! 得亏了吴淳夫机灵,让人送来一些竹子,剖成细条,用胶水沾在字模的另一端,这才得以解决。 一名小吏,站在桌子上,读出考题中的每一个字。 随即就有匠人从旁边的架子上找到相应的字模,然后在印盘上排好。 仅仅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四个印板便已就绪。 紧接着,印刷机发出咣的一声轻响,第一份试卷便被印了出来。 温体仁上前,拿起试送卷检查一番,确认没有错印漏印之处后,向众工匠们大手一挥。 “全力印制!” 一份份试卷在印刷出来的第一时间,被工匠们拿到旁边,用风箱将上面的墨迹吹干,然后再整齐的叠放到一起。 半个时辰后,殿门被重新打开。 守在外面的朱由检见状,当即一声大喝。 “天启八年科举第一科,士科,正式开考!” “本场科考,答题限时一个时辰!” “发卷!” 话音落下,立刻就有一群锦衣卫涌了进去,将试卷抱出,一份份的发到等候已久的士子们手中。 毫无意外的! 接到试卷的士子们,在第一时间,也懵了! 卧槽! 这是什么鬼???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