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甘面壁读十年书!(1 / 1)
星河浩瀚,人何其渺小? 但人之为人,又万物灵长,可沟通天地,可神游宇宙,又何其伟岸? 他越是接触这世界核心机密,越是修炼到强大无匹的地步,触摸到世界的核心规则,越是感到事情棘手、危机逼近、人族即将陷落万劫不复深渊。 这叫能力越大,责任越重。 当然,杜预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如过往。 但他是否真的能放任不管? “杜案首,公主有请。” 一小黄门谄媚的声音,打断了杜预的思索。 杜预这才惊觉,自己浑浑噩噩,已然过了第三天。 他豁然而起,已然恢复了往日的冷峻与精明,心态也随之调整到平稳状态。 “好,我沐浴更衣,马上过去。” “不着急的。” 小黄门笑容可掬:“公主殿下反复强调,您是我大唐功臣,在书山学海中,鞠躬尽瘁,耗费心力过巨。若今日不方便,她还可再等。” 杜预笑了笑,洗过澡,换了一身干净的青衫,随着小黄门去觐见公主。 他很清楚,玉真公主和大唐朝廷,只怕等急了。 此次书山学海,是大陆一次极其重大的事件。 大唐和圣元十国,太多势力要根据这次力量冲/撞结果,调整态度和策略,太多的不解之谜,需要他来回答。 玉真公主、欧阳正焕、林如海等人,果然翘首以盼。 玉真公主以公主之尊,主动降阶以迎:“杜预,你感觉如何?” 杜预笑道:“多谢殿下厚爱。” 玉真公主开门见山,眉飞色舞欣然道:“杜预,这次书山学海,多亏你力挽狂澜,我大唐竟然名列第一!” 她越说越兴奋,眉飞色舞:“这名次,唯有我大唐太宗全盛时期,才能取得。上次夺魁,已然是百年前。事前,别说朝中宰辅、天下读书人不敢想,连主持此事的本宫,也从来不敢想能取得如此成就!” “你连夺三关第一,斩杀逆种文人,封印魔君,又深/入学海,直达彼岸,如此丰功伟绩,不仅我大唐绝无仅有,连圣元十国都天下震动。” “皇兄多次写信,说你虽然一介秀才,却大振国威、振奋军心民心。” 她压低声音道:“根据可靠情报,暴秦虎狼之国,原本张仪献上【五路大军伐唐】之计,要联络大汉、妖蛮、蒙元等国一起侵犯我国,却被你书山先拔头筹而不攻自破。皇兄龙心大悦。” “我已向皇兄写信,要举荐你直接入朝为官,无需科举功名,直接做六品侍读学士,在皇兄面前行走,你意下如何?” 杜预低下头,默不作声。 玉真公主欣然道:“你不用介意,母后会说什么。事实上,这次你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母后、皇后都对你赞不绝口,后悔上次否决了皇兄征辟你的提议。连执掌朝政的两位宰辅,都异口同声,说你书山学海,已然证明了自己的才学。哪怕不走科举之路,直接入朝做官,天下也无人能说你是幸进!” 她美眸灼灼,走到杜预面前急切道:“侍读学士虽然官阶不高,但就在皇兄身边做事,提拔起来很快,非翰林院三年,不能担任如此要职。怎么样?杜预,马上收拾行装,随我上长安吧。” 欧阳正焕、林如海等人,也纷纷站起来,对杜预赞不绝口。 “杜预,你还有什么可想的?还不赶快谢恩?” “杜预,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难得朝野之中,对你的看法如此一致,无论是皇上、皇太后还是玉真公主,还有朝廷的宰辅,都认为你可不通过科举,直接入朝为官,又无人能非议你乃是幸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两人说着,但眼中却神色各异。 欧阳正焕意味深长,眼底之中甚至闪过一抹寒意。 作为岳麓书院山长,欧阳正焕要重点推的,自然是自己儿子欧阳斌。 他之所以亲自下山,就是为了给儿子欧阳斌站台,希望能得到大唐重用。 谁知,欧阳斌还没出人头地,却半路杀出一个杜预,将儿子的风头全抢了! 岳麓书院本想借助这书山学海的机会,将欧阳斌为首的黄金一代重磅推介,抢出风头,占据大唐未来政坛新秀要害,可惜··· 一个杜预,横空出世,秀翻全场。 不光大唐,连圣元十国、五大书院的天之骄子们统统被他秀翻,全部灰头土脸。 欧阳正焕的心中能好受?他能喜欢杜预? 他恨不得弄死杜预啊。 只是玉真公主在一旁,他只能卖力表演,心中却泛酸,满满不是滋味,巴不得杜预赶快失宠、翻车。 而林如海心中更是酸的一逼。 天下谁不知道,杜预曾经是他有婚约的正牌女婿? 但林如海一波操作猛如虎,直接逼的杜预退婚,做主将女儿送入荣国公贾府。 他当时还信誓旦旦,当众鄙视奚落杜预:“人家贾府,几代王侯,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 可是。 谁想到,杜预书山学海,一飞冲天! 大唐一路逆袭,黑马到底,干到十国第一,杜预至少贡献了六万分! 他一人,能顶一万秀才。 更不要说,他连过三重山,都是勇夺头筹、斩获头名! 还深/入学海,貌似连学海都渡过了。 听说,年轻的皇帝非常赏识杜预,拍案叫绝:“如此人才,乃天赋大唐。朕若错失,岂非昏君?” 可想而知,简在帝心的杜预,未来势必前途似锦,平步青云。 林如海越想越是心中发苦。 他狗苟蝇营、苦心经营大半生,不就为了能升官发财嘛? 这么好的金龟婿,主动送上门来,可自己呢? 竟然嫌贫爱富、棒打鸳鸯、将他赶出门去? 这几天,谁见了自己,不是笑得合不拢嘴? 他们是恭喜自己吗?分明是在嘲讽自己啊。 林如海劝杜预也没按好心——他见杜预得到皇帝公主的赏识,大势不可逆转,索性见风使舵、锦上添花,为将来留个退路余地。 谁知,面对公主等人的盛情邀请,杜预却坚决摇头:“公主殿下,请恕我不能从命。” “什么?” 玉真公主满脸笑容,一时半刻没反应过来。 杜预沉声道:“我是说,我决定不接受皇上这次征辟!我要返回故乡,闭门读书,等秋闱、考科举!堂堂正正取举人功名!” 玉真公主蒙了。 欧阳正焕、林如海、温山等人,都一时间无语凝噎。 大胖子温山,更是被噎地直翻白眼。 每个人心中,都有万头神兽狂奔而过。 死心眼三个字,从心头飘过。 “啊这···” 玉真公主万万没想到,杜预会如此回复,俏脸愕然,妙目看向一众卿家。 林如海咳嗽一声,公主有难,他这金陵礼部尚书自然分忧解难,哈哈干笑两声:“杜预啊,你听老夫说。这天下的道理,此一时彼一时。你要走科举之路,自是人间正道。但皇命不可违。” “皇上这次亲自下旨征辟,要你入朝为官,又有公主作保,你若不去,岂非伤了圣心,又别了公主面子?” “以我南朝礼部尚书看来,你在书山学海中,斩获颇丰,连镇国诗也做出来了,为大唐立下大功,哪怕最重视出身的朝中清流,也挑剔不出你什么毛病,对你未来名声绝无损害。你只管放心大胆去吧。” 林如海苦口婆心,规劝杜预。 欧阳正焕眼中一转,也极力劝说:“林尚书所言极是。皇上如此爱重人才,特旨征辟,你不从皇命,抗旨不尊,多有不便,还是速速启程进京去吧。” 他一是挑拨离间,挑拨杜预与玉真公主关系,二是希望杜预尽快做官,不再与儿子欧阳斌争夺科举机会。 毕竟,秋天就要到了,一年一度的秋闱就要开始。 欧阳斌书山中,被杜预完爆,若与杜预科考场对决,多半也是讨不得好去。 还不如将这瘟神赶快送走,送入朝中,由各位老狐狸、老油条揉/捏捏圆、让他经受社会毒打。 欧阳正焕非常清楚,皇帝和玉真公主兄妹征辟杜预,或许出自真心,但皇太后、皇后、两位宰辅,可就未必怀着好意。 自古以来,有才有德之人,在地方上科举中一路养望,万人敬仰,去了朝廷后却泯然众人、甚至不明不白、获罪贬斥的不知凡几,蒙受奇冤掉脑袋的也数不胜数。 杜预在诗词上,在考场上,或许是无敌的。 哪怕在书山学海这种个人战场上,他也能独占鳌头、称霸天下。 但官场上呢? 摸爬滚打、明枪暗箭、龌蹉下流···· 毫无根基、人脉,甚至连正经功名还没有的杜预,能比得过那些宦海沉浮大半生、利益盘根错节、背后还有诸多世家支持的老狐狸精? 还不被人啃得骨头都剩不下半根? 欧阳正焕内心阴笑连连,与林如海、温山极力劝说。 可惜,杜预态度非常坚决。 他站起身来,拱手道:“在下此次书山之行,九死一生,深感学识浅薄、能力不足,更诸多领悟、感悟、顿悟,需要回去闭门读书,请公主恕罪。” 玉真公主不悦道:“可本宫已经向陛下夸下海口,定要将你这千里驹带回去,你若不去,本宫如何向陛下交代?” 杜预早已想好,沉声道:“公主请放心。我必不会让公主为难,我亲自向陛下书信一封,请他理解。” 他大袖一挥,文房四宝已然出现在面前案牍上。 杜预聚精会神,一笔一划,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副对联。 玉真公主娇躯一震,想不到杜预如此决绝、如此坚决,更有如此定力,能拒绝这唾手可得、破天而来的荣华富贵。 她走到杜预身边,静静看着杜预书写下一副对联,花容渐渐惊异,看向杜预目光更凝重、尊敬。 “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