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端午,龙舟诗会!(1 / 1)
杜预愣了一会,笑喷:“这不就是我爱一条柴的加强版吗?只要拿他砸人,对方就会陷入不/可描述状态,无法自控。” 木兰端着一盘粽子走来:“今日是端午节。少爷快吃完,去参加龙舟诗会。” “龙舟诗会?” 杜预想起来:“对了。今年大唐龙舟诗会,在我滁州进行。听说,各州府都派来了大人物,连长安的院君都来了。” 木兰笑容中一丝惆怅:“公子,昨夜我梦见死去的父亲了。” 杜预目光一暖,拍拍她肩膀:“你杀父之仇,离报仇不远了。” 木兰低声道:“今日,我能随公子参加龙舟诗会吗?” 杜预点点头:“出去,解解闷吧。” 看杜预对木兰如此温柔,龙女冷哼一声,踹了奔波儿灞兄弟一脚。 自从这脾气火爆的母龙到来,鱼妖两兄弟就成了受气包,大气不敢出。 一路上,传来了儿童们“端午谣”:“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迎头暖风拂面,满眼春意盎然,杜预、木兰、龙女来到了滁州城南,此地乃是龙舟诗会举办之所。 龙舟诗会,乃是一年中四大诗会,比润泽诗会更隆重。 这节日是纪念南楚圣人屈原。当年南楚与妖蛮作战接连败北,生灵涂炭,屈原忧国忧民、连连劝谏却遭小人谗言,被楚王流放。 而妖蛮趁机发兵百万,攻破了楚国都城郢都。 屈原听闻噩耗,仰天散发,悲歌【离骚】,自沉汨罗江殉国。 离骚出世,圣人捐躯,沉江一刻,屈子封圣! 天地震怒。 长江掀起万丈怒涛。 怒涛上,九神现!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 九位上神,乘龙现世。 光是他们脚下的龙,便让妖蛮惊恐万状,四散而逃。 九神弹指一挥间,百万妖蛮,灰飞烟灭。 郢都和楚国百姓,免遭荼毒。楚国得以复国。 复国后,楚国百姓为感激、纪念圣人屈子,不忍心屈原之体被鱼鳌分食,便纷纷制作粽子,丢入长江中喂鱼,以保护圣人之体。 为了震慑妖蛮,便开启龙舟大赛——五月五,屈子沉江之日,楚国各地造龙舟,赛龙舟,以龙舟震慑妖蛮、插艾叶、戴香囊,以祛除妖气,求得平安。 这本是楚地习俗,但渐渐传遍十国。人族都饱受妖蛮侵害,谁不渴/望平静安宁的生活?于是五月初五赛龙舟、插艾叶、戴香囊,变成了天下共同习俗。 久而久之,各地赛龙舟,夺锦标,甚至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哪个州府龙舟队夺得锦标,哪个州府来年就风调雨顺。不光乡里乡亲面上有光,连地方官都要表彰。 相反,输了的龙舟队,灰头土脸跪祠堂。 大唐也有州际龙舟赛,在长江各州巡回举办。 今年龙舟大赛,轮到滁州主办。 杜预、木兰和龙儿,来到滁河上,被眼前的大阵仗深深震撼。 沿河搭起足足十里的大看台。 蜀锦装扮、五颜六色。 数十万滁州人,还有各地赶来的百姓,早已将沿河十里的观景台,挤得水泄不通。 各石桥、木桥上更是早已挤得满满当当。 连沿河的人家房顶上,都被看客占满。 小孩子们爬上树,翘首以待。 各州的龙舟队,也早已做好竞渡准备,清一色精壮无比的小伙子,古铜色皮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河岸上,舞龙舞狮,锣鼓喧天,助威声震耳欲聋。 “庐州,必夺魁也!” “扬州,连续三年第一!” “哈哈,我荆州龙舟,甲于天下。” “去去去,这是我滁州地盘,强龙不压地头蛇懂不懂?” 连长江沿线、各州知府、地方大员都到齐了,一大帮身穿云雁补服的四品大员,正在最高看台上客气寒暄。杜预震惊了。 这龙舟赛,到底多重要? “杜预,这里!”宋佳霖看到杜预,跑来拉起就走:“大人们指名道姓,要见你。” “哪个大人?” 杜预被扯到看台上。 宋佳霖兴奋道:“杜预到。” 看台上,顿时安静下来。无数目光齐刷刷看向杜预。 杜预处变不惊,微笑拱手:“滁州学子杜预,见过各位大人。” 田洪凤投来目光,示意他大场面、要小心应对。 林如海站在正中,捋须一笑:“各位大人,这就是你们要见的人——杜预。” 一帮云雁补服的四品大员,目光聚焦在杜预身上。 有好奇,有欣赏,有审视,但也有不怀好意者。 “哦,这位就是名动滁州,捷报连登黄甲的杜预啊?” 一个白白胖胖的官员,笑起来弥勒佛一般,眯缝眼睛打量着杜预:“不错,果然是一表人才。” “杜预,还不谢过庐州知府卫大人?” 林如海一指。 杜预这才知道,这胖子就是与滁州相爱相杀的冤家紧邻——庐州知府卫琬,急忙上前见过:“大人谬赞。” 既然庐州知府在,那庐州学政王文昭,还有那个天才伍乔也不会缺席。 果然,一旁王文昭温和道:“杜预莫要过谦。之前他作诗,赢了伍乔。” “哦?” 卫琬一愣,目光复杂许多点点头:“后生可畏。恭喜林知府田学政。这次院试,滁州有望夺魁。” 林如海、田洪凤心中呵呵,脸上谦虚:“过奖过奖。庐州人杰地灵,文气兴盛,我滁州远远不及。” 杜预与伍乔对视。后者面无表情,但拳头攥紧。 可见龟兹坊争风吃醋,啊呸,是文人斗诗输了,对他打击很大。 “这位,是扬州知府黄劭大人。” 林如海又一指旁边一仪表堂堂中年人。 黄劭勉励杜预两句,但谁都听得出来多假。 “还有扬州府案首高翰林、徐士林。你们都亲近/亲近。” 林如海呵呵一笑。 杜预看到黄劭背后,果然站着两个秀才。 这两人,高翰林气质沉稳,温润如玉,徐士林英俊潇洒、儒雅风/流,一举一动,进退有法,都是世家子弟、人中龙凤、天资过人。 只是两人客气寒暄之中,都隐隐带着一丝敌意。 杜预耸耸肩。 科举难,难于上青天。 全国三年才乡试一次! 整个大唐三年才产生一个状元! 所谓文人相轻,同行冤家,不是没有道理。 “这是荆州都督武士彟。对了,你们见过。” 林如海一指坐在最上首一人。 杜预抬头一看,果然是自己险些生米煮成熟饭的便宜老泰山武士彟。 他原本面容严肃,但看向杜预眼神却微微一暖,颔首而笑。 众人诧异,不明白为何堂堂三品都督,十万荆州军统帅,会对区区秀才如此客气。 杜预知道,武士彟只怕为武媚娘而来。 他忙于修炼、考试,也无暇打听武媚娘之事。何况宫闱秘闻,难以传出。 “这位是荆州案首芃芃。” 一位面容清秀、宛如处子的青年站起来,向杜预见礼。 芃芃? 见过诸多封疆、知府后,杜预果断溜到田洪凤身后:“老师,什么情况?” 田洪凤瞪了他一眼:“一天天,不知道你忙些什么。龙舟诗会,何等要紧大事?人家都杀上门,你还搞不清情况。” 杜预皮糙肉厚,面露惭愧,我错了但不改:“老师教训的是。什么情况?” 田洪凤冷哼:“还不是为了赛龙舟?” “就为争口气啊?” 杜预撇撇嘴:“不至于,不至于。” “放屁!” 田洪凤青筋直冒爆粗口:“龙舟诗会,能保佑风调雨顺,更关系州地气运,何等要紧大事?你要是输了,给我跪列圣祠三天,抄六艺五遍。” 杜预:“··” 此时,几乎一模一样的pua,纷纷从各地都督、知府、太守、学政口中喷涌而出,层层加码,狂喷各州学子。 “输了,给我跪列圣祠五天,罚抄六艺十遍!” “跪十天,罚抄一百遍!” “跪一个月,罚抄二百遍!” 各州学子瑟瑟发抖:“···” 杜预直翻白眼,突然冒出一句:“不是赛龙舟?跟我读书人有什么相关?” 话一出口,众人目光齐刷刷聚焦而来。 各种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感情,名躁天下的杜案首,连龙舟诗会规矩都不懂?” “呵呵,有趣,有趣!” “作诗套路千篇一律,有趣之人万里挑一。” 田洪凤一阵青一阵白,骂道:“朱志鑫没给你讲过?各州赛龙舟,但真正决定输赢的,还是龙舟上的读书人!” “宋佳霖,你跟他说!”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