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恐怖小说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第138章 兰亭雅会

第138章 兰亭雅会(1 / 1)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郡主小心,未来大佬会读心  季总,夫人喊你离婚上热搜了  主母日常  分手当天我闪婚了亿万富豪  带着签到系统穿八零  我才几个词,歌土能怪我?  重塑千禧年代  君卿莫相忘  传承天理维系者,你说这是斗罗?  斗罗:挖宝变强,开局邂逅比比东 

第138章兰亭雅会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暮春之初。 古人有上巳修禊的习俗,也就是在三月的第一个上巳日,临水洗濯,去除不祥。 今年的上巳日,在三月初三,各地公署都已闭门休假。 会稽内史王羲之与宾客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所谓内史,职责与太守相当。 司马昱受封会稽王,会稽郡为其封国,因此当地主官不称太守,而称内史。 参与这场盛会的有名士谢安、其弟谢万、郗超的叔父郗昙、前荆州刺史庾冰之子庾蕴、庾友、右军长史孙绰、行参军徐丰之、前馀姚令孙统等等,以及王羲之的子侄后辈,连带王羲之,共计四十二人。 当然,女眷、随从,不在四十二人名单之中。 如今的晋室,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别看北方大乱,形势一片大好,但桓家父子毫不遮掩的野心,使得江东有识之士,无不为此焦虑不安。 尤其是担负北伐重任的殷浩,固执己见,不纳忠言,更是让人忧心忡忡。 此前,尚书左丞孔严就曾劝说殷浩: ‘观顷日降附之徒,皆人面兽心,贪而无亲,恐难以义感也。’ 希望殷浩不要太过倚重那些胡人,但是殷浩不能听从。 毕竟姚襄在他的北伐计划里,将会担任重要角色,怎可少了姚襄的帮助。 会稽,山阴,兰亭。 王羲之与众宾客道: “今日高朋满座,佳期难得,诸君不妨忘却庙堂之忧,纵情于山水之乐。” 别看王羲之与桓温关系友善,也主张殷浩与桓温缓和关系,但真要论到心底的倾向,自然是希望桓温能够扶保晋室,莫要行逆臣之事。 也正是因为时局艰难,王羲之才会借着上巳修禊的机会,与他们一同排解心中的苦闷。 宾客闻言,纷纷称善。 与旁人携带家中女眷出游不同,谢万的妻子留在了家中,并未随行。 谢万时年三十四岁,与谢安同年生人,并非同母。 妻子王荃执意留在家中,自然因为是其父与王羲之仇怨颇深。 王荃是王述之女,出自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有着共同的祖先,秦将王翦。 王述与王羲之自小齐名,但二人关系素来不睦。 此前王述担任会稽内史,因为母丧去职,接替他的正是王羲之。 王羲之曾数次与人提起,要去吊唁王述的母亲,却始终没有成行。 有一次甚至走到了王述的家门口,但不等王述出门迎接,便转身离开。 王述认为王羲之是在刻意羞辱自己,二人早已势同水火。 而王荃作为王述之女,又怎会参加王羲之发起的这场雅会。 好在谢万并不孤单,有侄儿谢玄与他同席。 谢玄作为谢安最重视的后辈子弟之一,与其堂兄谢朗被一并带了过来。 谢朗是谢安二哥谢据的长子,谢据早逝,因此,谢奕、谢据的子女都是由三叔谢安抚养长大。 众人引溪水,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其次,任由酒杯在顺水漂流,停在谁的面前,就由那位宾客饮酒赋诗。 王羲之抛砖引玉,赋诗道: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欣此暮春,和气载柔。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迤携齐契,散怀一丘。” 众人称赞,王羲之先饮一杯,而后再取一杯,放于曲水之中,酒杯随波逐流,停在了右军长史孙绰面前。 孙绰曾在建康担任尚书郎,在桓熙克复长安之后,上表请求迁都长安,孙绰便曾旗帜鲜明的反对迁都。 他从水中拾起酒杯,稍作沉吟,赋诗道: “春咏登台,亦有临流。怀彼伐木,宿此良俦。 “修竹荫沼,旋濑萦丘。穿池激湍,连滥觞舟。” 众人赞道: “当饮!” 孙绰满上一杯,一饮而尽。 王羲之于是再取一杯,置于曲水,酒杯顺流而下,停在了时年十岁的王献之面前。 王献之少负盛名,但毕竟也才十岁,让他顷刻间得诗一首,属实难为了他。 但规矩就是规矩,作不成诗,就得罚酒三杯。 王献之终无所得,在众人并没有恶意的笑声中,自罚三杯。 王羲之又取一杯,重新放入水中,最终停在了桓温第五子,桓熙的五弟桓伟面前。 桓伟年方十五,生性平厚笃实,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军政才能,但还是颇受桓温的喜爱。 这一次王羲之在兰亭会友,桓伟代表其父,有幸躬逢盛会。 桓伟拾起酒杯,沉思片刻,咏道: “主人虽无怀,应物贵有尚。宣尼遨沂津,萧然心神王。 “数子各言志,曾生发清唱。今我欣斯游,愠情亦暂畅。” 咏罢,众宾客皆道: “当饮!” 桓伟同样斟满一杯,饮下杯中酒水,与众人笑道: “如此盛会,只恨家兄不在,否则定能畅快诗情。” 桓熙此前抄诗不少,但大多是与谢道韫的闺房游戏之作,不曾道与外人。 直到一篇聊以慰藉之作,《代福禄县伯拟节妇吟》问世,被时人传为佳话,在江南诗坛也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王羲之与桓熙虽然未曾蒙面,但多有交集,毕竟桓熙时常派人前来向他求字。 听桓伟这般说,王羲之不由微微颔首: “幼道(桓伟)所言甚是。” 桓温长子桓熙为伯道,次子桓济为仲道,三子桓歆为叔道,四子桓祎为季道,轮到第五子桓伟,桓温就给定了幼道。 说着,王羲之与众人提及一件往事,正是桓熙送来《行路难》一诗,请王羲之题在折扇之上。 王羲之感慨道: “伯道之诗,我更钟爱《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与诸君共勉。” 王羲之仅仅只是咏了一句,众人纷纷求问全诗,无奈,他又只得将全诗与众人吟咏一遍。 听着周围人的赞叹声,谢玄不由挺起了胸膛: 那是他姊夫! 一旁,谢安对其弟谢万道: “仅是耳闻,就让人心生豪迈之感。” 众人说话间,又有曲水送来酒杯,这一次,却是停在了谢安的身前。 稍作思考,谢安便已有了腹稿,他拾起酒杯,咏道: “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 “醇醪陶丹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众人称善,劝其饮酒,谢安一饮而尽。 今日雅会,称得上是群贤毕至,琅琊王氏、龙亢桓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高平郗氏等等江南高门,一方诸侯,都有代表参与,众人饮酒赋诗,共得诗三十七首。 其中,王羲之作为主人,赋诗六首。 谢安,谢万,孙绰,徐丰之,孙统,王凝之,王肃之,王彬之,王徽之,袁峤之等人赋诗二首。 郗昙,庾友等人亦有赋诗一首。 当然,作诗不成,自罚三杯的也大有人在,比如时年十岁的王献之与时年十一岁的谢玄。 众人决定将这三十七首诗装订成册,请由王羲之作序。 酒后的王羲之带着微醺的醉意,挥毫泼墨,写下《兰亭集序》。 没有所谓的落笔惊风雨,序成泣鬼神,但前来围看之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就连王羲之自己欣赏着这幅作品,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他生平以来,最为得意之作。 在座之人,都懂得鉴赏,谢安更是断定,此为天下第一行书。 谢安也是书法大家,其书法深受王羲之的影响,又有自己的风格,与王羲之有师生之谊。 北宋书法家,曾作天下第八行书《蜀素帖》的米芾就曾盛赞谢安的书法,称其: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 可见,谢安也是懂行的。 谢安的判断得到众人的附和,其中就有不少人当场向王羲之索要书帖,其中就包括了王羲之的小舅子郗昙。 王羲之自己也爱这幅书帖,正要拒绝众人的时候,只听桓伟朗声道: 桓伟却道:“诸君,请听我一言。” 众人的目光看向桓伟,桓伟向王羲之躬身一礼,说道: “家兄曾为家父献上曲辕犁,造福江南亿兆百姓。 “家父不知该如何赏赐,偶然听闻家兄钟爱王右军的书法,遂在桓某临行前,特意叮嘱,命我向右军求要墨宝。 “今日见右军所书,桓某初见,即惊为天人,窃以为,非此贴,不能酬家兄造福黎庶之功。 “童子无知,冒昧向右军求取此贴,还请右军成全。” 一番话说得声情并茂,尤其是把索要此贴,与桓熙献上曲辕犁造福百姓联系在了一起,就算是郗昙也不好意思与他争抢。 而王羲之自己虽然也有珍藏之意,但桓伟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又怎能拒绝。 况且,桓温以王羲之一幅墨宝,赏赐桓熙进献曲辕犁之功,也能被后世传为佳话。 王羲之强忍心痛,在众人面前欣然应允。 墨渍早已干涸,王羲之命人将《兰亭集序》当场裱成卷轴,包装后,郑重的交到了桓伟手中,笑道: “只盼桓征东(桓熙)再接再厉,继续造福天下苍生。” 桓伟小心地接过,向王羲之表示感谢。 一旁的谢玄也很高兴,三叔谢安称赞这是天下第一行书,如今成了姐夫的收藏,等他去了长安,岂不是想看就能看到。 当然,最开心的还得是桓伟。 桓温确实是让他向王羲之讨要墨宝,但哪怕是王羲之自己的作品,也从未达到过这般高度。 桓伟是看过兄长那把折扇的,当时桓熙还小心翼翼,生怕他们毛手毛脚,毁了自己的珍藏。 但在桓伟看来,折扇上的行路难,论书法功底,还真就不如这幅《兰亭集序》。 桓熙此时并不知道桓伟替他讨要来这么一件珍宝,此时,他也正带在家人在渭水之畔洗濯,以去除不祥。 当桓伟带着《兰亭集序》回到江陵,桓温见识到这幅墨宝之后,心生悔意,想要自己珍藏。 翌日,在征西大将军府的时候,桓温就与众人炫耀起此事,他笑道: “《兰亭集序》当为王右军书法集大成之作。” 与梵高死后,作品才被世人推崇不同,王羲之的书法,是公认的当世第一,甚至就连前人,也难以企及。 众人闻言,心痒难耐,都希望能够见识到那幅王羲之的书法集大成之作。 尤其是郗超,他已经从叔父郗昙的信中听说了此事,好不容易等到桓伟昨夜回来,却临时有事,没能登门拜访。 郗超同样也是一位书法家,唐代书法家窦臮(jì)将他与祖父郗鉴、父亲郗愔、叔父郗昙、堂弟郗俭之、堂弟郗恢并称六郗,尤其擅长草书。 王导的玄孙,王羲之的族孙,刘宋书法家王僧虔就认为,郗超的草书仅次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当然,这也是王僧虔生在刘宋、南齐,不知后世还有张旭等人。 好不容易熬到下值,桓温架不住一众将佐的请求,答应带着他们回府欣赏墨宝。 众人兴致冲冲的离开军府,郗超还特意让人回家,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美酒送往临贺公府与众人同饮。 然而众人在前厅等候,桓温在后宅却始终找不到那幅《兰亭集序》,急得满头是汗。 他倒不是着急今天拿不出《兰亭集序》,不能与众人交待,毕竟尊卑有别。 桓温担心的是家里遭了贼,把那么珍贵的墨宝给偷了去。 翻找许久,司马兴男进门,问道: “老奴,你在作甚?” 桓温翻找之余说道: “或是府中失窃,幼道带回来的书帖被人盗走了。” 司马兴男摆摆手道: “别找了,是我收了起来,准备让人给熙儿送去。” 桓温闻言一怔,恼道: “何不事先与我商量!” 司马兴男凤眼一瞪,桓温瞬间蔫了。 只听司马兴男训斥道: “我昨夜见你爱不释手,就知道你想要据为己有。 “这是幼道为他兄长求来的,岂能容伱老奴染指!” 桓温只得搬出将佐们都在外头等着,就借来给众人瞧一瞧,明日立即给桓熙送去。 司马兴男见状,前往偏厢将《兰亭集序》拿了出来,叮嘱桓温道: “可得小心些,莫要弄脏了我儿的宝物!” 实际上,天下第一行书这个概念是米芾提出来的。 明天第一章在下午一点。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重生艾泽拉斯 飓风战魂之毁灭与创造的双生子 斗罗大陆:开局挖妻小银龙 末世:开局无限资金,我物资爆库 轮回乐园之摧星者 黑科技从整活主播开始 雪中之公孙神射 HP暖阳送霜 当超凡降临于世 快穿之黑月光洗白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