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恐怖小说 > 《论语别裁》 > 挟兵自重

挟兵自重(1 / 1)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漂亮男配只想快活[快穿np]  出师当天,我一头磕死满院亲人  重生高中校园:男神,撩一撩  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穿成豪门后妈上娃综爆红了  穿书女频,大婚当日被女主杀死  好一个乖乖女  只有我知道剧情的轮回世界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我的治愈系御兽 

由此而引出孔子对历史的批评。自周朝王道式微以后,就是霸业的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表面上虽然拥护中央,而中央政府的皇帝,还是听他们的意见摆布,这是春秋战国时候的霸业。如果以中国历史文化来分王道与霸业,则春秋战国以后的汉、唐、宋、元、明、清在儒家思想的看法,并不能称为王道,统统都是霸道。真正达到三代以上,以道德维系的政治,那才是王道。以权术取得而讲事功的则是霸道。所以在春秋战国五霸的阶段,仁义道德,也只是霸主的手段而已,变成口号了。 但在五霸中比较起来,也有好坏,所以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他对晋文公的为人,不以为然。谲就是用诡道、手段。孔子为什么说晋文公谲而不正?因为晋文公家庭遭遇变故,流亡在外十九年,他的高级部下,智囊团之一的舅父,断定他一定能复国:“重耳(晋文公的名字)在外十九年矣,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备知之矣。”因为他吃尽流亡的痛苦,深深了解人心的险恶,所以便懂得如何运用权术。齐桓公就不是这样,孔子认为比较好,而齐桓公与晋文公两个人的遭遇也大有不同。根据孔子这两句话,研究历史上帝王、领导人的心理,与少年时代的遭遇、环境的培养都大有关系。 分类:书名:作者: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冰封末日:邻居都饿疯了,你顿顿肉? 从霍格沃兹开始的魔女 熊出没之熊圣归来 维度启示录之百鬼夜行 美漫之我是主角 奥特之终焉绽放的光芒 从帝骑开始的破坏者 星穹铁道:开局抽到天火圣裁 召唤沙雕玩家后,我躺平了 【综英美】倒霉蛋的自我修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