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小说 >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 第143章 ,组团送物资(求订阅)

第143章 ,组团送物资(求订阅)(1 / 1)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斗罗:我八供奉,千仞雪护道者!  让你看风水,你成了鹰酱国师?  恋爱?重生的我只想爆奖励  在全员恋爱脑小说里当学霸  四合院之这不只是四合院  从强化募兵令开始当领主  斩灵少女:我契约的全是上古神兵  让你打官司,怎么全都无罪了?  别人验尸你起尸,你管这叫法医?  桃李春风一杯酒 

第143章,组团送物资(求订阅) 一九五九年六月下旬,北汽制造厂。 门口站岗的余懋成、王怀水,以及房子里面的付成励、叶茂昌和夏孟远等人,全都瞠目结舌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由一辆吉普车带队,后面跟了十辆大卡车,总共是十一辆汽车的车队,稳稳地停靠在厂区门口。 其中有一辆大卡车上面装了三头大肥猪,那是真的好大一头,怕不是有三百斤重吧? 随着大卡车停下来,大肥猪彼此碰撞,大肥猪身上那肥肉,波浪一滚一滚的,好不诱人。 后面的九辆大卡车,则是全都是钢材。 看车轮胎被碾压的程度,以及马路上的车轮印子,就知道这些大卡车上面装着的货,非常沉。 好家伙,京城钢铁厂,什么时候这么豪气,而且这么主动给北汽制造厂送货来了? 反正眼前这事儿,已经超出了叶茂昌他们这些保卫科职员的理解范围了。 罗树江科长很快也出来了,他亲自跟前来送货的汪兆惠交涉,恭敬道: “汪书记,我刚才已经通知我们段书记了,您先让这位兄弟同志开进来,我们段书记很快就来了.” “没关系,我就等一会儿吧。” 汪兆惠呵呵一笑,直接下车,然后让其他汽车先开进北汽厂区再说。 不过等了一会儿,先来到的却不是段云平和陈国华,反倒是薛亚军和田敬业两人联袂而来。 “原来是汪书记来了呀,欢迎欢迎,您可是我们北汽的贵客啊.老罗你怎么搞的?怎么能让汪书记在这里站着啊?” 薛亚军笑呵呵地一开口,然后话音一转,扭头就朝着罗树江劈头盖脸地骂了起来。 后者十分委屈,但还没解释呢,汪兆惠便已经开口替他说话了。 “薛书记,这可不能怪罗科长,是我要在这里等老段的,哈哈” 却在这个时候,段云平和陈国华两人总算是姗姗来迟。 双方见面之后,免不了一番寒暄客套。 然后便听到汪兆惠指着那九辆大卡车说道: “老段,你也知道,咱是讲究人,这次你们北汽制造厂帮了我们钢铁厂这么大的忙,喏,这就是我们的回报,怎么样?还满意否?” 后面一句,直接文绉绉了起来。 段云平却是听着非常舒服,脸上因为太过高兴,而出现了很多的皱纹。 “老汪,伱这事儿办得地道啊” 可不咋地,这可是九辆车的材料啊,不提那些钢铁材料,就说这三头大肥猪,好家伙,段云平自己都有些口干舌燥了,主要是馋的。 反倒是薛亚军、田敬业、罗树江等人,却有些懵逼了。 他们可不知道之前段云平曾带着陈国华去过京城钢铁厂,所以现在是一脸不解。 “不过老汪啊,你这大肥猪.” 只是很快段云平又皱眉地指着大肥猪,有些迟疑地说道。 众所周知,现在的政策,那可是不能够随意宰杀大肥猪的,否则的话,即便是一把手,那也是说办你就办你。 汪兆惠顿时哈哈大笑,然后从自己的文件袋里面拿出了一份审批文件: “喏,你自己看吧,上面盖了大印章的,可不是我随随便便给你的哦” 文件上面是关于三头大肥猪的审批,上面还有工业部门的盖章。 有了这些手续,那就妥了。 段云平大喜,跟汪兆惠勾肩搭背地往办公室里面走去。 一把手办公室里面,几位领导分主客坐着,陈国华也拉了一张凳子,坐在旁边听着。 汪兆惠此次过来,就是为了感谢之前陈国华拿出来的两份技术。 早在上个月的时候,陈国华就应邀前往京城钢铁厂,当时给出了氧气顶吹转炉和钢包精炼炉这两份方案。 由于陈国华有言在先,只提供技术方案,但不会参与其中。 因此,后续也仅仅只是派人过来找陈国华问过几次关于技术难点的事儿,后面就没有下文了。 这两份技术是非常详尽的,几乎可以说,只要是大型钢铁厂,有上面的鼎力支持和充足的资金,那基本上都能够造出来。 氧气顶吹转炉这技术的理论,早已经有了,甚至钢铁厂内部本身也已经有了部分技术积累。 然而,还是不如陈国华提供的这份全套详尽到极致的技术资料。 更别说钢包精炼炉了,这玩意儿才是让京城钢铁厂一众技术员、八级工人、工程师们感到震惊的地方。 那些北方来的工程师们,在看到这份技术资料之后,甚至还一度自我怀疑了呢。 并且上报给了北方上面的人,让他们进行自查。 没办法啊,钢包精炼炉这东西,他们也只是刚开始研究,并没有研发出来。 不是他们不想研发,而是没有那么多工程师,上面也不是那么重视。 要知道,北方那边可是资源充沛,不太在乎这些钢铁技术。 反倒是集中科研实力,全面发展军工、航空等层面的技术突破。 至于钢铁嘛,产量够用就行了,慢慢发展呗。 也因为钢包精炼炉的事儿,导致北方那边来一次自上而下的自查。 就这件事,还让北方的那个老赫鲁同志亲自给文津街发来电报咨询此事。 反正后续如何,汪兆惠也不知道了。 只不过,工业部的领导,批准了这些奖励,送给北汽制造厂。 并且汪兆惠还冲着陈国华直言道: “我估计啊,上面很快就会通知你了,到时候记得去一趟工业部衙门领奖” 后者只是谦虚了一下,并没有什么表示。 反正他是没有接到通知,如果真的有奖,那就拿着呗,难道他还怕烫手不成? 聊完这些事儿,汪兆惠便又看向陈国华,再次说道: “小陈,你上次不是说有四种解决办法嘛,当时只说了两种办法,现在能不能告诉我,第三和第四种办法是什么?” 陈国华狐疑地看向对方: “汪书记,难道你们钢铁厂已经消化了我之前说的那两个方案?上面已经拨款了?” 听到这里,汪兆惠顿时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上面确实已经拨款了,目前同意了这两个技术项目同时推进.” 事实确实如此,他们京城钢铁厂,在上个月拿到陈国华的技术之后,就召集技术人才、工程师、八级工人等,开始对这两份资料进行研究。 后面北方的工程师们就被踢出了钢包精炼炉这个项目,全都被转去了氧气顶吹转炉这边。 因为,汪兆惠他们也是在北方工程师们的惊呼声中,才知道,他们也不熟悉这个技术呢。 那哪里还能让他们看啊? 也就是这个时候,汪兆惠才知道,原来陈国华提供的这个钢包精炼炉技术,是那么的先进。 甚至,不到一周的时间,氧气顶吹转炉项目也把那些北方工程师们,全都给踢出去了。 没办法啊,这个项目里面的部分技术,也是非常先进的。 比如烟气净化回收系统这项技术,北方工程师们都没有见过。 这技术包括炉气的冷却、除尘和抽引机械,用以回收炉气的物理热和化学热和去除炉气中的细微烟尘颗粒物。 可谓是相当先进的环保技术,对于五十年代的人来说,当然较为少见了。 而且这个时代的人,也就是部分欧洲那边的人,才会重视。 比如众所周知的雾都伦敦,这地方也是在一九五二年,出现了极为严重的烟雾事件,这才开始治理雾霾的。 可治理雾霾的准备阶段就持续到了一九六零年,之后的二十年时间里伦敦的雾霾情况才得到改善。 所以,环保层面的技术,也是在六零年之后,才慢慢出现的。 而现在是一九五九年,人家北方那边还在忙着搞军工和航空呢,哪有精力整什么环保? 知道了这两项技术的重要性之后,工业部那边的领导也坐不住了。 经过开会讨论之后,这才同意同时推进两项技术的研发工作。 而这两项技术都不简单,光是想要吃透它们,便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在上周,汪兆惠也开了很多会议,连轴转地忙活了一个多月。 现在项目落地了,资金、人员和设备等都会陆陆续续地进场。 也就是这个时候,汪兆惠才有时间来北汽制造厂这边。 而他之所以提及后面的那两个技术,并不是单纯满足好奇心,而是希望能知道一些,然后及早准备。 听完对方的解释之后,陈国华点点头道: “汪书记,不是我不愿意拿出来,而是后面的这两个技术,拿出来了,您也只能干瞪眼,我也一样,因为目前我们的电力系统、技术储备等,都无法支撑我们这么干.” “是资金问题还是技术人才的问题?” 汪兆惠连忙追问道。 这个时候,旁边一直听着的段云平、薛亚军和田敬业三人,也是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他们算是听出来了,陈国华很有才华,甚至这个才华,远超他们的想象。 其实段云平之前也早就知道了有这四个技术的事儿。 甚至当初从钢铁厂离开的时候,他还好奇地询问过陈国华呢。 只不过后者没有直接回答他,所以他也不知道后面的那两个技术,到底是什么。 “汪书记,您在钢铁厂也待了很多年了吧?那我问您,你们钢铁厂的那个发电厂,能支撑200t超高功率电炉的运转么?” 陈国华的一句反问,直接让汪兆惠吃惊地站了起来,满脸不敢置信地看着前者,道: “小陈,你真的可以提供200t超高功率电炉的技术吗?” 这可真是小刀拉屁股,开眼了呀。 电弧炉炼钢起源于一百年前的高卢鸡,那个时候是一个高卢鸡人用两根水平惦记在熔池上方发生电弧间接加热熔池熔炼金属。 这项技术,后来就被慢慢改进了,出现了三相交流电弧炉。 由于其工联单、工艺灵活、可用废钢为原料、产品质量高,所以很是被钢铁厂所喜爱。 然而五十年代的京城钢铁厂,目前也只是使用小型电阻炉、中频感应炉、炼钢电弧炉等等,但功率都是在30t以下。 “当然可以,甚至,我还能提供控制气氛电阻炉、真空电阻炉和真空电弧炉等相关技术,以及配套的技术,但汪书记您刚才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陈国华淡淡地点头,道: “并且,据我了解,咱们京城附近目前可没有多少发电厂,应该不足以供应这么高功率的电弧炉” “其实最合适的还是核电厂,只不过,您也知道,别说我们国家,就算了外国,现在的核电厂技术,其实也不太稳定.” 看着侃侃而谈的陈国华,办公室内的众人,齐齐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特别是汪兆惠,心说小陈你可真敢说啊,还核电厂呢? 如果是三峡水电站能够建设出来的话,那么内地这边,在短时间内来说,就不太缺电了。 关于三峡水电站这个方案,早在孙先生的建国方略之二的实业计划当中,便提出了三峡工程的设想。 甚至当时的民国政府还派人前往长江上游进行勘测,并且编写了一份《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测勘报告》,拟定了一番方案。 便是北美那边的设计总工程师萨凡奇也来三峡勘测之后,提出了一份萨凡奇计划。 而在建国之后,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江城城里,当时就有人提议修建三峡水库。 从那个时候开始,直到现在,文津街那边的领导,一直就没有放弃过建设三峡水电站的想法。 并且也是多次前往那边进行调研考察,也有北方的工程师去过。 然而,截至目前,也没有定下来。 汪兆惠便直言道: “小陈,你说的核电厂不太实际,还不如考虑一下三峡水电站呢.” 对方这么一说,话题就更歪了。 陈国华呵呵一笑,把话题给带回来了。 说什么核电厂不切实际? 讲真的,三峡水电站才是不切实际呢! 原时空的历史上,一九九一年的时候,秦山核电厂就已经投建完成,并且并网发电。 而三峡水电站却是在一九九四年的时候,才开始动工。 直到千禧年的第三年,也就是二零零三年,三峡水电站这才开始蓄水发电,到了二零零六年,大坝主体才完工,二零零九年这才全部完工。 而这个时候的秦山核电厂,已经发电快二十年了。 所以说,陈国华提出的核电厂,看似很虚无缥缈,实际上,比三峡水电站这个项目,靠谱得太多了。 然而现如今的五九年,蘑菇蛋都还没出来,大家当然更加期待三峡水电站,而不是什么核电厂了。 汪兆惠表示,他们钢铁厂的发电厂肯定是无法满足200t这么超高功率的电弧炉,但可以先把技术给他们研究一下嘛。 另外就是还剩下的最后一种技术,他也想听一听。 陈国华闻言,心里好笑不已,还真是贪心了。 算了,让你死心吧! “汪书记,您记得前年在人民报上面,刊登关于魔都那边的钢铁公司中心实验室的那一台工业规模立式试验机组吧?” “我当然知道啊,去年京城钢铁学院的徐宝隆教授就亲自设计了矩形坯连铸机,就在重钢三厂那边建成了呢,我可是很眼馋啊.” 汪兆惠闻言,顿时两眼放光地说道: “小陈,您不会是有比这个更先进的技术吧?” “当然,但是汪书记,您一口也吃不成一个大胖子啊.” 却在这个时候,段云平直接开口道: “小陈,那我们现在就去重钢三厂那边,老汪他们现在肯定是吃不下去了,但三厂那边绝对没问题.” 还别说,陈国华此时确实有些心动。 可是汪兆惠却赶紧拉住了陈国华,“小陈,陈所长,您别走啊,把技术给我们钢铁厂吧,真的.” “老段,你们别这样,我们京城钢铁厂肯定能够吃得下.” 京城这个地界,钢铁工厂的大佬,绝对是京城钢铁厂,没有之一。 虽说重钢三厂并不在京城,而是在遥远的山城观音桥。 但对于段云平来说,这是事儿吗? 再不济,津城、东北、魔都等地,也都一样有钢铁厂,要去这些地方的话,绝对不是什么大问题。 甚至都不需要这么麻烦,只需要拍一封电报出去。 津城等其他地方的钢铁厂领导,绝对会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北汽制造厂这边拿技术的。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去地安门大街附近的工业部衙门,把技术资料往领导办公桌一放,就可以等着领取奖励了。 至于说京城钢铁厂嘛,大概率是没办法在短期内内拿到这份连铸机的技术方案了。 “老汪,小陈说的没错啊,你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段云平好笑地指着汪兆惠,道: “你们京城钢铁厂,现在可是手握两大技术项目,等你们消化之后,绝对会远超全国其他钢铁厂的.” “这个时候,你还盯着其他技术资料?还真吃不下呢你们!” 后者哪里会放弃啊? 经他的手提交给到上面工业部的领导,那么上面领导肯定会考虑一下他们京城钢铁厂啊。 如果只是北汽制造厂这边,直接提交过去的话,那就跟他们钢铁厂没什么关系了。 “不是,老段,你真见死不救啊?” 段云平闻言,顿时被气得吹胡子瞪眼: “我说老汪你好歹也是京城钢铁厂的书记啊,讲讲道理好不好?怎么就见死不救了?” 就在此时,办公室门口出现了罗树江的身影。 他是来汇报情况的,因为外面又来了不少汽车,而且这次不仅仅是送资料来了,还有技术人员、设备等等。 陈国华闻言,已经站起身来,段云平也同样如此。 只有薛亚军和田敬业两人还一脸懵逼:今天什么情况?咱们北汽什么时候这么受欢迎过? 就是大家伙组团来给北汽送物资送人才,难道上面领导有安排? 此时的汪兆惠,也是好奇不已,都顾不上惦记陈国华手里的那两份资料了,跟着就出去了。 厂区里面,物理研究所二部的车队已经抵达了。 程孝刚亲自带队过来,看到陈国华之后,便询问后者,接下来怎么安排? 陈国华只能看向段云平了。 后者当然明白是什么事儿,直接让陈国华自己安排就是了,他自己则是拉着程孝刚回了办公室。 罗树江已经安排人清理仓库了,但现在并没有清理好。 只能加派人手,抓紧时间清理了。 不过,陈国华并没有让那些技术员、研究员傻乎乎地站着。 而是让他们直接先去十二号仓库这边,因为这边原本就是给那些军工企业培训用的场地。 反正前段时间刚把那些军工企业的技术员送走,现在也用不上。 霎时间,十二号仓库就来了不少人。 望着乌泱泱的人群,陈国华让高福赶紧把资料发下去。 “诸位同志,现在给到你们手中的资料,就是接下来咱们需要生产的控制器等计算机元器件的技术方案.” “大家先熟悉一下这些技术,等设备安装好之后,我们就开始生产.”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任何技术问题,你们可以先相互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可以直接来找我” 他们这群人都是物理研究所二部那边找来的研究员,一个个都是人才。 所以关于技术层面的事儿,并不需要陈国华担忧太多。 安排好之后,陈国华也知道,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他还是会很忙碌的。 过了没多久,王树迎也过来了。 他的到来,也带来了不少设备和原材料。 “小陈,设备和人员都安排好了吧?” 十二号仓库门口,王树迎和陈国华站着闲聊工作的安排。 “嗯,下午下班之前,应该没什么问题,明天就可以正式开始培训了” 陈国华点点头,接着继续说道: “如果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那么三天之后就可以开始尝试生产了” “对了,领导,运算器、晶体管等其他元器件,您能不能帮我要来一份?到时候直接在北汽制造厂这边组装,然后编入程序之后就可以进行运算测试了.” 王树迎沉吟着问道,“不能在物理研究所二部那边进行组装测试么?” 对此,陈国华默默地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我才不去二部那边呢! 二部有很多单位,如果是计算机的单位,很有可能是保密级别更高的实验室或研究所。 跑去这样的地方编程和测试,他吃饱了撑着,才不会去呢。 见陈国华沉默着不说话,王树迎只好点头同意了前者的要求。 其实在哪里测试,对王树迎来说,问题不大。 关键是能研制出晶体管计算机,而且速度还不能太慢,毕竟他们二部可在等着计算机呢。 现在最大的希望还是看陈国华这边,至于中科院的计算机研究所? 算了,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在干吗。 现在有了陈国华的加入,希望他们能幡然醒悟,早点解决问题吧。 傍晚,王树迎和程孝刚两人都被段云平三人拉着留了下来。 即便是陈国华也被迫留在食堂小隔间,一起吃饭。 “老高,回去的时候,帮我跟我家里人带句话,就说我今晚不回去吃饭了,让他们先吃吧。” 高福闻言,点头答应了。 作为助理,尽管只是兼职的,但高福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 有高福帮忙,陈国华就不担心他二妹做饭的时候,又多做他的那一份了。 之前好几次,都是因为来不及提前跟她说。 导致这些剩菜剩饭,只能留到第二天早上才吃。 虽说有堪称冰箱的地下室,过夜菜什么的,并不需要担心它变质发臭。 但毕竟是过夜菜啊,肯定没办法跟新鲜的食物相提并论啊。 夜幕降临,食堂小隔间处,段云平招呼着王树迎和程孝刚,薛亚军他们作陪。 一边听着他们聊过去打仗的事儿,陈国华一边干饭。 至于说喝酒这件事,今晚是避不可避了。 因为段云平直接拿出来五瓶竹叶青和三瓶汾酒,虽说被王树迎吐槽前者小气巴拉的,五粮液或者茅台都舍不得。 可这毕竟是酒啊,有得喝就不错了,不能太挑剔。 段云平趁机诉苦,表示自己这个一把手当得委屈啊,这也不行,那也不能干,唉 就说喝酒嘛,现在是还没什么限制喝酒的命令。 然而粮食份额都下调了,哪还有那么多粮食拿来酿酒啊? 几乎可以预见的是,不止现在,下半年和明年,恐怕都不会有什么好转了。 这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一瓶多的酒,直接被灌进肚子里了,让陈国华多少有些难受。 毕竟这是七百五十三毫升的酒瓶子,一斤半装的白酒,一瓶多的话,几乎可以说是两斤了。 王树迎和程孝刚两人一直拉着他喝酒,只因为中午那顿饭,根本没有怎么喝。 并且还说,下次他们会再准备五粮液,不醉不归! 对此,陈国华是敬谢不敏了。 虽说五粮液是好酒,但如果贪杯的话,对身体就不那么友好了。 晚上是一把手的警卫员小李,驱车先送陈国华回翠花胡同的。 到家的时候,他都脚步虚浮了。 主要是吹了风,这盛夏的风,带着三十度的气温,并不冷。 但跟三十六度八的身体一碰撞,陈国华下车之后,就直奔墙角,狂吐不止。 闻讯出来的于沫离和陈小月她们,看到这一幕,都心疼坏了。 老段也没敢多待,丢下一句场面话就赶紧溜了。 毕竟他是领导,要是被云婉裳臭骂一顿的话,只怕面子上挂不住。 屋内,此时的陈国华已经吐得七七八八了,也醒了一大半。 饶是如此,坐在客厅里,即便隔着两三米,还是能从他身上闻到酒味。 陈恭禄有些酸,关心式问了几句,比如几个人,多少瓶酒之类的。 反正他是闻出来了,并不是茅台酒,应该也不是五粮液。 云婉裳则是瞪了老陈一眼,旋即心疼地冲陈国华说道: “国华你还那么小,以后别喝那么多酒了,你看看你,不能喝就别强求,那些酒有什么好的?” 旁边的于沫离也附和着表示支持,这个时候陈小月已经端着醒酒汤过来了。 喝了一口醒酒汤的陈国华,摇头苦笑,道: “娘,您以为是我想要喝啊?您都不知道,今天那两位领导是谁” 他只说了两个名字,陈恭禄和云婉裳两人顿时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好家伙,这俩还真不是凡人啊。 部队里面,有不少领导,那是出了名的喜欢喝酒。 把工资都交给了茅台酒厂的老许就不说了,还有不少领导,那也基本上都差不多的状态。 当然了,王树迎和程孝刚两人还算好,并不是那么酗酒。 即便如此,今晚这样的饭局,也只是小场面罢了。 老陈老两口没话说了,毕竟陈国华现在接触到的层次,已经非常高了。 尽管陈国华平时还是骑着他那辆二八大杠上下班,但偶尔已经坐上车了。 比如今天,除了早上他是骑着二八大杠去上班之外,期间的出行,那都是坐车。 所以老两口只能叮嘱陈国华注意身体,别硬扛硬撑着。 还是老生常谈的那句话: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呐! 转过天,陈国华刚起床没多久,便看到了他七姐。 “七姐你什么时候回来了?” “今天凌晨六点刚到,火车晚点了,唉,累死我了” 陈梨花吐槽了一句,然后捂着鼻子嫌弃地看着他: “你怎么一身酒味啊?昨晚喝酒了?” 两姐弟有段时间没见面了,现在也就是简单寒暄了一下,陈国华就得去上班了。 主要是他现在挺忙碌的,实在没办法。 他七姐回来了,也只能晚上再聚一聚咯。 北汽制造厂,今天又是繁忙的一天。 十二号仓库、十一号仓库、配件研发车间和纤维科研所这四个地方,是陈国华一直来回转悠的地方。 下午的时候,他还得抽时间去运动场训练。 小李这家伙还真是一丝不苟,每天雷打不动地喊他来训练。 真的就是把老段的命令当军令来执行了。 刚结束训练没多久,陈国华就被叶茂昌给喊走了。 “段书记找我干嘛?” 他刚换了衣服,正准备回车间办公室继续工作呢,就被带走了。 不过去的并不是一把手办公室,而是厂区门口这边。 因为老段已经在车上等着了。 “小陈,快上车,刚才领导来电话了,走吧。” 带着疑惑上了车,陈国华这才知道是什么情况。 电话是北汽的直属领导单位,也就是汽车工业管理局,老张打过来的电话。 反正是让段云平带着陈国华来工业部一趟就对了,具体什么事儿,目前还不知道。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件好事儿。 工业部? 不是什么机械工业部? 反正有不少衙门都在地安门大街一带,去了就知道了。 到地方之后,陈国华很快就看到了不少领导,其中吕进雄和张逢时已经在等着了。 一看到这个阵仗,陈国华就知道了,领奖啊。 上次就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况,而且这一次也来了不少领导。 其中一位领导,看到陈国华之后,还拉着他的胳膊,嘘寒问暖了起来。 尽管是唠家常,但陈国华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果然,领导很快就突然朝吕进雄开口了: “我说老吕,你们是一点都不重视人才啊,小陈这么好的人才,你们居然只给他十一级技术员的工资?” “还有啊,他这样的人才,就应该给他配车啊,你还让人家天天骑自行车上车,多耽误事儿啊?” 后者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段云平不好贸然插嘴,但张逢时还是站出来赔笑道: “领导,您不知道,小陈今年才十八岁,四月份的时候,我们已经给他涨过一次工资了” “放他娘的狗屁!”周祖同直接爆粗了,唾沫横飞: “咱们当年走长征的时候,好几位十八岁的营长呢,抗战时不也有这样的小英雄嘛” “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句话,你小张没听说过么?” 被喷的张逢时,尴尬地笑着,没敢回应。 吕进雄此时插嘴道: “老周,你就别说这件事了,想要挖人也不带你这样挑拨离间的,咱们都有一套流程和规章制度,可不能乱来” “再说了,伍先生也知道小陈,并且多次跟小陈聊过天” “所以真不是我们不给小陈高工资和高职位.” 背后具体的原因,当然是不需要说出来的。 引人瞩目并不是什么好事儿,尽管陈国华已经有了这么多的科研成果,但毕竟只是十八岁的年轻人。 何况,吕进雄他们也不是没有讨论过这件事,暂时来说,还是先按兵不动吧。 领导们之间的对话,陈国华听在耳朵里,却没放在心上。 只不过,他现在是挺想拿了奖励之后,赶紧回家。 似乎是听到了他的心声,领导们也不吵架了,开始颁奖的事儿。 搞笑的是,这次是工业部这边给的奖章。 跟之前差不多,都是先进生产者奖章,所以他目前总共有三枚这样的奖章了。 工资等级给他上调了一级,到了十级技术员的等级,目前是每月八十六点五元的工资。 再往上的话,就是工程师级别了。 前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又再次升级了。 工资提高了,陈国华对这个并没有很惊喜,但也高兴地咧嘴直乐。 至于配车的情况,还是吕进雄考虑了一下,表示会让段云平这边进行协调一下。 到时候北汽制造厂自己进行安排,在保卫科这边的公用汽车当中,多增加一辆。 这多出来的一辆车,目前挂靠在北汽制造厂名下,平时由保卫科进行保管。 实际上的使用人,则是陈国华。 由于陈国华目前的级别还不够,不仅达不到配车的标准,更达不到配备警卫员的标准。 要知道,薛亚军这位二把手,目前也只是一个助理罢了,还不是正式的警卫员。 于建川的岗位,其实有点类似高福这样。 但人家于建川的待遇和工作什么的,肯定都比高福好太多了。 听到吕进雄的安排,陈国华也没有拒绝。 毕竟刚才周祖同都已经那样说了,想必也有不少领导会因此打这方面的主意。 短时间内来说,陈国华需要用车的地方,可能不会太多。 但,马上就是七月份了,往后可就真说不准了。 而且目前这个方案,无疑是最合适的办法。 只不过,可能需要麻烦保卫科那边了。 领了奖章之后,陈国华便跟段云平一起回去了。 临上车之前,张逢时还叮嘱了陈国华几句:你还年轻,要稳重一些,希望你能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当时陈国华在心里默默地来了一句:咋没有给我一把来福呢? 什么骄傲之类的心理,陈国华肯定是没有的。 所以他十分平和谦虚地回应了一下对方。 回北汽制造厂的时候,段云平就表示,昨天汪书记拉过来的三头大肥猪。 其中两头会杀了给全厂分,剩下的一头则是交给陈国华,分配给到纤维研究所、配件研发车间等科研同志。 对于老段的这个安排,陈国华表示没有问题。 昨天车队进厂的时候,不仅仅是保卫科看清楚了,便是其他工人也都看到了。 三头大肥猪啊,谁不眼馋? 只是其中两头杀了给全厂分,估计大家伙也就是能分到很小的一块肉? 反倒是陈国华下属的这些科研人员,嗯,设计部第一小组组员除外。 纤维科研所总共有十三名大学生和三十名中专生、工人,配件研究车间是九名大学生和十二名技术员,最后是刘永芬、王宝柱他们这最后加入进来的八名大学生。 因此,目前总共加一块儿是七十二人。 当然了,陈国华可没有忘记成时若他们这五十名北大学生。 一头三百斤的大肥猪,按照百分之七十五的出肉率,可以获得两百二十五斤的猪肉。 当然了,算上猪下水、猪血等,肯定是超过两百五十斤的。 就按照两百五十斤猪肉,按照一百二十三人来分的话,那么每人能分到两斤的肉呢。 “领导,到时候分猪肉的时候,还是需要考虑一下我那五十名北大同学啊.” 听到陈国华的话,段云平呵呵笑道:“你自己安排就好了,你现在大小也是一个领导了,还要我来操心这些小事儿么?” “那也不行啊,这种事儿可不是小事儿,而且那可是五十名北大学生呢.” 段云平错愕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了起来。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风水之祖 玩命闯关 神印狂欢 地狱戏鬼人 逃生游戏:NPC是我的守护神 前路人 阿塔卡玛落雨 惊!这姑娘能处,抓鬼她是真敢上 开局一张大墓分布图 僵尸:刚成酒剑仙,九叔请我下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