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第195章 诸党合流(2 / 2)
这帮文官是一刻都不消停啊。
恶人还需恶人磨啊。
心惊胆战的刘若愚,忙作揖应道。
那名随堂太监上前道。
一名随堂太监行色匆匆,来到司礼监掌印太监值房,手里拿着一摞奏疏,“旧太仓、海运仓走水被焚,朝中有不少人上疏弹劾。”
朱由校冷峻的眼眸,闪过一抹杀意,“此案经此变故,户部再插手去查,反倒是不太好了。
“陛下,此案要查啊!”
“喏!”
旧太仓、海运仓被烧,对于国朝造成的损失是难以评估的。
彼时的司礼监。
“召崔呈秀进京见朕。”
在毕自严告退后,朱由校语气冷冷道:“给国舅传旨,着便民社尽快在京畿开起,密赴东南诸省购粮。”
可偏偏就走水了,偏偏就被烧了,事情到这一步反而不可控了。
王体乾囔囔自语,丝毫没在意身边的太监宦官,旋即朝书案跑去,手轻微颤抖着伏案忙碌起来。
“臣~”
“奴婢遵旨。”
“去!!把这些弹劾奏疏,全都搬来筛查!!”
“这是要出事啊!!”
王体乾心下一惊,忙伸手道:“从通政司那边,接收过来多少弹劾奏疏?”
“仓场亏空一案,卿家不必再查了。”
卿家是户部尚书,不能就局限于此事。
司礼监从通政司接收的奏疏,涉及到弹劾或规谏的奏疏,朱由校是不会直接看的,而是着司礼监进行分类筛选,最后以总结性简报呈递,其中若有针对性强的,会特别挑选出来一并呈递御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摞摞奏疏被分类归置,王体乾垂手而立,思绪却变得杂乱起来。
看着跪地的毕自严,朱由校的心底冷笑起来,难怪历朝历代的君王中,有不少喜欢倚重酷吏,用酷吏去查,去压,纵使在朝引起再多不满,待到合适时机下,将迷失于权力下的酷吏砍了,以此来平息长久积压的怨气。
朱由校看着跪地的毕自严,语气平静道。
哪怕两仓的储粮经查没有了,事情都在可控范畴内,毕竟有些事情只要严控,是可以堵住的。
王体乾心里暗骂一声,便翻看起这些弹劾奏疏,看着,看着,王体乾敏锐觉察到不对之处。
在御前服侍这么久,王体乾比谁都要清楚,天子对党争的厌恶,可现在这种情况,却成了毕自严与王纪有不正当联系。
事情太大。
“把这些弹劾奏疏,一封不差,全都搬至乾清宫去!”写完简报的王体乾,一刻都不敢耽搁,捧着奏疏就朝堂外跑去,而司礼监值守的太监和宦官,听闻王体乾所讲,那敢有丝毫耽搁,抱着这些奏疏就紧随在后……
(本章完)